杜鵑
《我不是潘金蓮》今天公映之前,傳聞有“九九八十一難”,制片發(fā)行的新聞都夠寫一本電影災難神話,歸其原因有二:電影檔期的一拖再拖,以及范冰冰“宣傳電影時遭到舉辦方驅逐離場”。這些娛樂消息真?zhèn)坞y辨,頂多是吃瓜群眾茶余飯后的談資。待電影上映時,觀眾一股腦跑到影院發(fā)現(xiàn):這是升級版的《秋菊打官司》嗎!馮導,您是要致敬張藝謀,還是PK張藝謀?
《我不是潘金蓮》18日公映前,圈內(nèi)試映時贏得不少好評,甚至有人評論“它可以列為年度最佳華語片”。遙想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也曾獲得多個有分量的電影節(jié)獎項,一度還被外媒描述為一部“能表現(xiàn)亞洲人性格”的電影。從人物形象來看,《秋菊打官司》和《我不是潘金蓮》都是講述法盲村婦前往大城市“討說法”的故事,女主角都是內(nèi)地響當當?shù)呐?。細品之下,兩個人物各有千秋:鞏俐飾演的秋菊是變革中的迷失者,性格成分中有逆襲色彩,有些倔強;而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如圖)則是變革中的堅持者,其外表雖然是鄉(xiāng)下人裝束,但從骨子里透露出“這個女人很難纏”的感覺。范冰冰把村婦的潑辣刁蠻演得入木三分,這次有力度的表現(xiàn)足以回擊那些曾質疑她演技的聲音。
《秋菊打官司》意在傳遞人物對情與法的認知,電影突出農(nóng)村人在社會變化中的心理和成長?!段也皇桥私鹕彙酚梅綀A框架的視效構圖增加觀眾的“偷窺欲”,使劇情分分鐘“出戲”。中國傳統(tǒng)上早有“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之說,馮小剛的這部電影大膽傳遞“男人要守自己圈子,女人要跳出社會框框”的寓意,突出法制社會下合情與合法的較量。
與《秋菊打官司》相比,《我不是潘金蓮》更傾向反映當下中國人的世相百態(tài)。在筆者看來,后者也是這么多年來真正屬于馮小剛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