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玲
摘 要:“黑芝一號選”經(jīng)多年栽培試驗,雖然適應性強,但在土壤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上種植更能表現(xiàn)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秋播較能避開臺風為害,更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芝麻;栽培
2007年筆者從江西宜黃興華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引進藥食兩用高產(chǎn)芝麻新品種——黑芝一號,經(jīng)多年來的栽培觀察,從中選育出生育期適中和綜合性狀好的“黑芝一號選”。其主要表現(xiàn)抗性強、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比黑芝一號芝麻的經(jīng)濟效益更高,更具有推廣價值。
一、特征特性及產(chǎn)量表現(xiàn)
黑芝一號選是從黑芝一號中單株選育的,全生育期夏播92d左右,秋播100d左右,株高150cm左右,夏播略高一些。始蒴部位都為第4—5對真葉,夏播高約40cm,秋播高約45cm;蒴果長3.5cm、4棱,每蒴種子69粒左右,種皮烏黑油亮,千粒重2.71g,出油率高達48.5%,富含鐵、硒及多種優(yōu)質(zhì)蛋白等營養(yǎng)素。莖稈粗壯四棱,抗倒伏強,葉綠色無毛,互生,節(jié)短蒴密,一般有16—18個有效結蒴節(jié),每節(jié)可結6個蒴果,收獲時只見蒴果不見稈。管理好的每667m2產(chǎn)量可達130kg,我種植的最高產(chǎn)量達143.3kg,比當?shù)厥庵ヂ樵霎a(chǎn)35.7%。黑芝一號選增產(chǎn)的主要因素是蒴果多,開裂度高,籽粒飽滿,秕粒少。
二、主要栽培技術
黑芝一號選生長勢旺,花期對水分敏感,要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栽培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土壤選擇。應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層深厚,肥力中等且土質(zhì)較疏松,PH值在5.7—8.0之間的沙質(zhì)土壤。
2.種子處理。播種前1—2d先曬種3—4h,然后用55℃溫水浸種5min,以利殺滅一些病菌;隨后浸種8—10h后晾干表面水份即可播種,可提前出苗1d。
3.適期早播。多年的種植經(jīng)驗總結,在當?shù)仄骄鶜鉁剡_21.0℃即可播種,黑芝一號選在我地從4月中旬至8月下旬均可播種,但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為適期,適期內(nèi)愈早愈好。夏播適期早播有利于秋作安排,并能避開或減少7月底臺風的為害。
4.整地播種。南方紅壤坡耕地多屬酸性土壤,每667m2先撒施100kgATMO土壤酵素或石灰粉(如有殼灰更好)40—50kg后翻犁耙平,再撒施20kg硫酸鉀三元復合肥(16-16-16,下同)和50kg過磷酸鈣,然后按畦帶溝寬85—95cm起壟整畦(畦高10—12cm),按行距35cm用鋤頭拉1.0—1.5cm深的播種溝,每畦播兩行每667m2澆施750—1000kg廁水,隨后播種(播種量200g左右),蓋1.0—1.5cm厚的(漚制的火燒土最好)細土壓實。
5.合理密植。芝麻喜溫暖濕潤的天氣,耐高溫和強光照,忌漬怕浸。在栽培中可以發(fā)現(xiàn),種植密度過高使結蒴節(jié)位升高,植株節(jié)間長、易掉蕾、結蒴少,秕粒多、產(chǎn)量不高、品質(zhì)下降,且易倒伏。一般667m2定苗8000—10000株,肥水條件好、地力較肥沃的留苗8000株,反之可留9500—10000株。夏播可密些,秋播的可疏些。
6.田間管理
(1) 苗期管理。一般種后2—3d即可出苗,齊苗后先間除過密的小苗,一般情況下出苗后6d(秋播)和9d(夏播)左右即可長出第1對真葉,此時可以再次間苗,每667m2約留20000苗,隨后澆施50%的廁水1000kg;約再過5d,小苗即可長出第2對真葉,此時應定苗和補苗,然后用10kg復合肥拌4—5kg尿素撒施于行間后中耕除草。此時芝麻已進入旺長期,本次中耕除草非常重要,一是可以除去雜草;二是可以將部分撒施的肥料拌入土中有利吸收;三是可以除斷芝麻的部分側根,抑制節(jié)間伸長,使植株較矮壯。整個苗期(即現(xiàn)蕾前)應控水,有利于植株矮壯。
(2) 花期管理 。此期是植株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旺盛期,對肥水的反應最敏感,特別是水分。在始花期(第6對真葉全展開),每667m2施20kg復合肥加7—8kg尿素施于行間,隨后清溝大培土,使溝深達20—22cm,植株四周盡量都堆上土至第1對真葉下,以防倒伏。始花后4—5d即進入盛花期,此時已封行,葉面積快速加大,易因缺水引起落花落蕾。“黑芝一號選”一般是上午7:00-8:00開花,下午15:30-18:00落花,如發(fā)現(xiàn)提早落花即表明缺水,應馬上灌跑馬水,否則會導致落蕾而產(chǎn)生結蒴斷層,嚴重影響產(chǎn)量。栽培中常會看到植株結蒴斷層,是缺水造成的(如果肥水管理得好,黑芝一號選從第7對真葉起每對真葉都能結6個蒴果)。在始花后12—15d灌半溝水,然后于溝中追施6—8kg尿素。
(3) 后期管理。芝麻是生長、開花、結果同時進行的,如果不打頂,下部蒴果已黃熟開裂,頂端還在長葉和開花,造成養(yǎng)分浪費。打頂要適時,太早會降低產(chǎn)量,太遲則空秕粒及白籽增多,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黑芝一號選一般在頂端形成麥穗尖(始花后25—28d)掐去頂端生長點1.0—1.5cm(即留16—18對結蒴葉)。適時小打頂能夠防止芝麻下部葉片早衰,增強抗倒伏能力,增產(chǎn)10%左右,并可提高 品質(zhì)。在打頂前先灌半溝水再施入5kg硫酸鉀加8kg尿素于溝中,然后進行打頂,可振落葉上的肥料,防止肥料灼傷葉片。
(4) 病蟲害防治 。苗期常發(fā)生蚜蟲、夜蛾及跳甲為害,依害蟲發(fā)生量每667㎡掛15—20片黃色粘蟲板,發(fā)生嚴重時可選用1500倍70%蚍蟲啉顆粒劑15000倍,1.5%苦參堿水劑1500倍或25%噻蟲嗪顆粒劑5000倍液噴霧;中后期若發(fā)生吹棉蚧或紅蜘蛛可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加80%的敵敵畏700倍液噴霧防治,主要應噴濕葉背。在現(xiàn)蕾后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應噴濕莖稈可有效防治莖葉點枯病與葉斑病。在防蟲治病的同時可加入0.2%磷酸二氫鉀(上海產(chǎn))和有機葉面肥。
(5) 化控。在苗3對真葉和5對真葉時,每667m2分別噴1次7—10mg多效唑,可降低“腿位”10—20cm,有效防止倒伏。
7.適時收獲。芝麻在葉片黃化脫落乃至收獲后,籽粒的灌漿仍在進行,過早收獲是影響芝麻產(chǎn)量的一個重要人為因素,適當晚收能夠減少白籽,提高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最佳收獲期是在下部蒴果開始微裂時,一般應在清晨至上午10:30收獲,每20株左右捆成一小把架曬,防止悶垛,促進蒴果充分裂開。因該品種蒴果只有4棱,又重施鉀肥,蒴果開裂性好,脫粒容易且較完全,能達到豐產(chǎn)豐收。
三、探討
2013年4月28日種的黑芝一號選芝麻施用的是氯化鉀復合肥,感覺那一茬芝麻易得莖葉點枯病,后期莖稈腿部干腐引起早衰較為嚴重,有待今后用硫酸鉀復合肥和氯化鉀復合肥進行施用對比試驗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