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也是世界首個以牦牛為主題的專題館——西藏牦牛博物館開館兩周年之際。兩年來,這里接待了國內(nèi)外觀眾10萬余人,被譽為雪域高原的文化地標。
來自河北的參觀者廖新華之前對牦牛了解不多,觀展后驚呼“大開眼界”。為何要建一座博物館?博物館“感恩牦牛廳”墻壁上的兩句話,詮釋了藏民族與牦牛的關(guān)系。一句是“沒有牦牛就沒有藏族”,十世班禪大師生前如是評價;一句是“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這是藏族的一句民諺,它反映了牦牛與藏族的地理分布關(guān)系。
西藏牦牛博物館館長吳雨初是建設(shè)牦牛博物館創(chuàng)意發(fā)起人。四年前,北京出版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吳雨初以援藏干部身份二次進藏,籌建了以牦牛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西藏牦牛博物館。2014年5月18日,收集展品、建設(shè)場館歷時近三年后,牦牛博物館在拉薩落成開館試運行。
吳雨初表示,他與牦牛的結(jié)緣要追溯到20余年前,一次被大雪圍困在阿伊拉山上的危險經(jīng)歷。那時,車不通、馬不行,近四米深的大雪,五天四夜被困的人們只能吃運送的救災(zāi)飼料,而當(dāng)最近縣里的人們帶著家家戶戶烙好的餅子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吳雨初激動之情難以言表,他認為,“是牦牛趟出了一條路,好似從天而降的‘天神。”他還表示,牦牛和藏民是一段傳奇的關(guān)系,牦牛和藏民的故事從神話中的蓮花生大師開始一直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牦牛成就了高原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并且深深地融入到了他們的精神生活中。吳雨初說,牦牛是青藏高原上最適合代表藏族文化的象征物。
吳雨初感慨:“牦牛作為高原之寶,幾千年來與高原人民相伴相隨,成就了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運、燒、耕,涉及高原的政、教、商、戰(zhàn)、娛、醫(yī)、文,并且深刻地影響了高原人民的精神性格,承載著高原人民的善良與勤勞、堅韌與厚重,成為青藏高原一個獨特的象征和符號。”
吳雨初認為,牦牛已成為一種文化象征,在博物館大堂墻壁上書寫著“憨厚、忠誠、悲憫、堅韌、勇悍、盡命”,而這正是高原上人的形象。
西藏牦牛博物館當(dāng)天還展示了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為該館用藏漢文題寫的館名以及西藏牦牛博物館吉祥物“嘎嘎”亮相儀式;大型畫冊《牦牛:高原之魂》《最牦牛:西藏牦牛博物館建館歷程》首發(fā)、紀錄片《牦?!肥子车染彭梼?nèi)容,還發(fā)布了西藏牦牛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最牦牛:西藏牦牛博物館建館歷程》是一部記錄西藏牦牛博物館建館歷程的長篇紀實文學(xué)。北京出版集團前董事長吳雨初自1976年大學(xué)畢業(yè)起便加入了援藏隊伍,在西藏一待就是16年,把自己的生命無保留地融入到這片高原,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與文化之中,對西藏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認為牦牛對于西藏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有牦牛就沒有西藏”,夢想著為牦牛建一座博物館。他的這一構(gòu)想得到了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最終把這一項目納入北京援藏項目。
作者懷著真摯的情感,以樸實的筆法記錄了西藏牦牛博物館從構(gòu)想到落成的這一歷程中的種種興奮、挫折、機遇,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朋友們的無私幫助等。
牦牛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扎西平措說,自從開館后,來參觀的人絡(luò)繹不絕,特別是旅游旺季,每個講解員說得嗓子都沙啞了,但是看到這么多游客喜歡牦牛文化,覺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