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課上,斑馬老師講了“池塘群落”,可是池塘里的居民到底是怎樣生活的呢?大嘴兔子很想了解一下。
放學后,她在池塘里撈到了鯽魚、烏魚、小蝦等水生動物,帶回家里養(yǎng)在了一只大玻璃魚缸內(nèi)。她天天從池塘舀塘水,又在水溝里撈紅蟲,還拿來豆渣、麩皮喂它們。對這個“人工池塘群落”,她仔細觀察了一個多月,明白了不少事情。
大嘴兔子把小紅蟲投入水中,鯽魚特別愛吃。只見它的小嘴巴一張一合,一會兒就把小紅蟲吞進去了。有時,鯽魚還吃水草。它在草邊輕輕擺動著尾巴,把草一點兒一點兒地啃下去,怪有意思的。斑馬老師說,它還吃水中的微生物。大嘴兔子把缸內(nèi)的水取出一滴,在顯微鏡下觀察,果然看見水中有些奇形怪狀的小東西在動。鯽魚也吃麩皮、豆渣,可見它是雜食性的動物。
烏魚最兇狠,它游到哪里,哪里的魚就都躲著它。這樣,大嘴兔子只好把它單獨養(yǎng)到一個大瓶子里。麩皮、豆渣它都不吃,沒法子,她就在養(yǎng)它的瓶子里放了5只蝦。第二天,她發(fā)現(xiàn)少了兩只蝦,水中又不見死蝦,猜想大概是被烏魚吃了。5天后,大嘴兔子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蝦?!斑@只烏魚大概不需要天天吃東西吧?”大嘴兔子這樣想。
人們常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青泥。”原來大嘴兔子也以為是這樣,但經(jīng)過觀察,證明這句話是不科學的。魚是否吃別的魚,不在于它的個頭大小,而在于它的類別。如果它是草食性的魚類,個頭再大也不會吃別的魚;如果它是肉食性的魚類,個頭再小也要吃魚蝦。至于蝦,并不是吃泥巴的,只不過它生活在水的下層,貼近泥巴,而它的食物又多在泥巴表面或泥巴中,所以給人一種“蝦米吃泥巴”的錯覺。
通過調(diào)查,大嘴兔子知道了:水生植物的生長,為水中以植物為生的魚蝦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而小魚小蝦的生長又為一些肉食魚類,如烏魚、鱖魚、鱔魚等提供了食物。水生動物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自然死亡,它們死后,遺骸在水中被細菌分解、腐爛,或被其他生物吃掉,變成糞便,又成了肥料,存在于水底淤泥中。這些肥料又為水生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池塘里的生物就是這樣循環(huán)的。
嘿,這下子,大嘴兔子可以寫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調(diào)查報告啦!
作文筆記本:
通過觀察池塘群落的生活,大嘴兔子增長了許多知識,她還可以通過自己寫的調(diào)查報告,把知識傳給大家。沒有知識,又不肯下功夫觀察生活的人,是寫不出像樣兒的調(diào)查報告的。
(責任編輯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