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立龍 史德琴 仲啟媛
摘 要:針對4+1任職培訓的特點和崗位任職需求,提出了全過程多元化的考核新模式,分別從組訓能力、優(yōu)化創(chuàng)新能力、故障分析與排除能力和出勤表現態(tài)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核,采取現地考、操作考和口試答辯等多種考核方式,考核涉及教學全過程、多個方面,有效促進了學員主動學習的熱情,起到了以考促學的目的。
關鍵詞:任職培訓;考核方法;多元化;全過程;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4+1)是指為了使受訓對象獲得適應某一軍事崗位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或獲得具備從事某種軍事工作崗位的能力而進行的培訓模式,是一種面向軍事崗位需求的職業(yè)教育和能力教育。目前任職培訓的考核模式大部分采用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式,以對知識的記憶能力考核為主,考核結果不能真正反映學員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員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教學效果,必須對現有的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建立能客觀評價、科學檢驗教學效果的全過程多元化考核體系。
一、考核的指導思想
建立合理規(guī)范的考核體系,要堅持這樣的指導思想:即培養(yǎng)學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成為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員成為主動學習的主角,能利用學校教學資源主動求索,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考核能客觀地檢查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員的學習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
二、多元化全過程考核體系的建立
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一直采用綜合設課,專題教學的模式,多名教員參與專題教學。因此,綜合課程考核體系的建立需要所有專題教員的參與,根據各專題的性質和特點制定考核體系,在明確考核標準的前提下,制定考核項目、考核方法、考核內容、評分標準等若干內容,并將該考核系統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
2014年秋季學期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課程“XXXX裝備技術與指揮”,共50學時,有三大模塊,分別是“故障分析與技術決策案例”、“規(guī)程分析與優(yōu)化”和“指揮訓練”,每個模塊又包含多個專題,共安排了3名教員講授,三個模塊3名教員都參與教學。其中,“故障分析與技術決策案例”和“規(guī)程分析與優(yōu)化”這兩個模塊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位于課程前段,且是交替教學,“故障分析與技術決策案例”模塊教學時數要多于“規(guī)程分析與優(yōu)化”模塊,前者是26學時,后者是16學時,后面的8個學時是“指揮訓練”模塊的教學。
課題組根據三個模塊的特點、教學內容的重要程度以及各模塊間的內在聯系,以促進能力提高為主要目標,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考核體系。
三、多元化全過程考核模式的實施
(一)故障排除考技能
對于“故障分析與技術決策案例”模塊,采用實踐操作的方式,對設置的裝備典型故障能進行分析和排除,對典型案例能給出具體的技術決策,這是考核學員綜合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課題組講授的班次有20名學員,準備的典型故障和典型案例近10個,將下一次課要講授的案例在上一次課結束時下發(fā)給學員,學員根據案例數進行分組,每組2~3名學員,每個組負責分析一個案例,鼓勵學有余力的學員分析其他案例。學員在課后進行準備,在下一次課上每個組針對自己負責的案例進行分析和排除,主動發(fā)言的學員有加分,其他組參與討論??荚嚨牡攸c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實驗室或訓練場。這種考核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口試答辯考創(chuàng)新
對于“分析與優(yōu)化”模塊,采用口試答辯的方式進行考核,主要考核學員對既有系統和流程的分析與優(yōu)化能力,在闡述現有系統或流程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能針對具體情況提出優(yōu)化方案,提高訓練效率??谠嚳己诵枰獙W員在課后進行適當的準備,查閱相關資料,主要考核學員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分析與優(yōu)化”模塊結束時,進行口試答辯考核,其他學員也可以對某個學員的優(yōu)化方案提出自己的觀點,鼓勵學員盡情發(fā)揮,暢所欲言,形成一人答辯,多人受益的考核氛圍,有利于啟發(fā)思維,開拓思路。只有做了準備的學員才有可能參與到討論中,教員要對答辯和參與討論學員的表現及時記錄,為最終考核提供依據。
(三)現地訓練考指揮
對于“指揮訓練”模塊,采用現地教學訓練時進行考核,主要考核學員的指揮和組訓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學員首先要熟悉指揮訓練的流程,還要具備訓練場上對部隊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這部分能力是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學員畢業(yè)后,下到基層連隊馬上就需要用上的能力,是作為一個指揮員必備的能力。
(四)出勤表現考態(tài)度
這部分主要考核學員的出勤情況、上課學習態(tài)度和發(fā)言討論質量、操作訓練時的表現和實踐操作的態(tài)度,尤其是課堂發(fā)言討論的質量最能反映學員在課外是否做了準備以及準備的程度,將這部分列入考核范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員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四、考核反饋反思機制的建立
(一)課前座談,征求考核意見
授課教員在課前與學員進行座談交流,將準備采取的考核模式與學員交換意見,征求學員對考核模式的看法和建議。根據學員的建議,課題組重新進行討論,優(yōu)化考核模式,制定考核方案。
(二)依托校園網隨時反饋
“口試答辯考核”和“故障排除考核”在上課過程中完成,這在課程介紹時要向學員說明白。學員可以通過校園網將個人想法和建議通過辦公自動化發(fā)給授課教員,也可以電話溝通。教員隨時關注辦公自動化,并根據學員的建議隨時優(yōu)化考核項目和考核方式。實際考核結果表明,該考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要求學員對知識的掌握應用程度要高于傳統的理論閉卷考核,更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
(三)現地考核,現地交流
在“指揮訓練”模塊結束時,即最后一次課上進行現地訓練考核,3名授課教員同時到場,學員要輪換擔任指揮員,完成指揮訓練流程,教員要事先準備與指揮訓練流程有關的題目,題目數不能少于學員人數。考核時隨機提問,根據該學員的表現打分。考核結束時,立即與學員交流,獲得學員對該考核項目和考核方式的看法和建議,以便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通過這種現地考核,大部分學員都認為,該考核項目和考核方法可以檢驗學員組織訓練的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四)“出勤表現考核”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經過座談交流反饋,該考核模式基本得到了學員的認可,沒有出現缺勤的情況,答辯和討論有利于碰撞智慧的火花,沒有傳統閉卷考核死記硬背的壓力,靈活的考核方式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員發(fā)言更加踴躍。
五、結語
教學不僅要“因材施教”,考核也要“因材施考”,將全過程多元化考核模式應用于初級指揮生長干部任職培訓,從故障分析與排除能力、優(yōu)化創(chuàng)新能力、指揮組訓能力和出勤表現態(tài)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核,分別采取現地考、操作考和口試答辯考核等多種方式,考核雖然涉及教學全過程、多個方面,但沒有了傳統閉卷考核死記硬背的壓力,而且考核內容都是畢業(yè)后進入基層部隊崗位任職急需的,學員自然主動參與、主動學習,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崗位任職能力也會大大提高,實現了考核的最終目的。
全過程多元化考核模式能讓學員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能有效促進學員主動學習的熱情,由“學會”變?yōu)椤皶W”,從而學到更多“活”的知識、更快地提高綜合素質,為部隊培養(yǎng)更多具備過硬專業(yè)素質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勇,宋萬年.改進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考核辦法提高學生實驗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4).
[2]劉義,孫文斌,李海金.大學物理實驗考核體系的研究和實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趙仁德,王艷松,張加勝.“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的內容與考核方法探討[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1(33).
[4]程恭,吳杰,張麗萍.導彈技術保障人才培訓與考核機制[J].四川兵工學報,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