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然
2016年的暮春,我來到河南的林州市(原林縣),在紅旗渠干部學院駐留了3天2夜,追尋半個世紀前與水有關的那段往事。薄霧晨曦,站在林州東山腰上一眼望去,南面的殷墟古都如夢如幻,西面的太行山綠裝濃抹,名揚中外的紅旗渠就在峻嶺之中。
以今天的視角看,紅旗渠是詩篇和畫卷;但若回到當年,紅旗渠則是悲壯和犧牲。幾天里,看了很多、聽了很多、想了很多,希望能找出深藏其中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品質,以不辜負漸行漸遠的崢嶸歲月和為此流汗流血的幾十萬林縣人民。
將要離開林州的那個夜晚,我找到一本厚厚的內部資料——《紅旗渠日志》。這本日志,從1960年1月16日到1966年10月13日,7年里有時天天記,有時隔數(shù)天記,有的日子記幾千字,有的日子僅記十來個字。個別地方由于字跡無法辨認,不得不用空白小方框代替。
捧起這本日志,我一夜沒有放下,第二天接著讀,第三天繼續(xù)讀。閱讀中,感慨萬千,領悟頗多,內心充滿了對那段歷史的敬畏,對群眾力量的敬意,對共產黨的敬仰。
一
1959年一場大旱,河渠斷流,水庫干涸,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跨省尋找水源。800多年前,姓謝的知縣帶領林縣百姓修了一條僅有1尺寬的小水渠,當?shù)厝烁屑げ槐M,為其建了“謝公祠”??箲?zhàn)時期,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群眾修了一條“抗日渠”,至今傳為佳話。1959年一場大旱降臨林縣,前幾年新建的幾座水庫都見底了。收完麥子后,楊貴和他的同事們翻山越嶺找水源。那時的調查研究實在是深入細致,他們披荊斬棘,風餐露宿,本縣境內找不到,就到鄰縣找,省內找不到,就到省外去找,不達目的不罷休。終于在進入山西省幾十公里時,發(fā)現(xiàn)這里是引漳河水到林縣的最佳位置。
陶魯笳在太原聽取林縣的匯報,山西省委決定支持林縣跨省引水。1960年1月16日,紅旗渠的首篇日志只記了一件事:“林縣人民委員會正式向新鄉(xiāng)專署和省人委寫了‘引漳入林工程的請示報告?!钡诙斓娜罩旧蠈懙溃骸耙院幽鲜∥拿x向山西省委去了信,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省委秘書長戴蘇理,又以個人名義向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書記處書記王謙去了信?!?月27日,也是1959年農歷臘月二十九,林縣農工部部長王才書和縣水利局副局長石玉杰到太原,向山西省委提出在平順縣筑壩開渠引水的請求。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聽了匯報后,同意從山西境內引水。用日志中的話說:“至此,揭開了‘引漳入林的序幕。”
1960年元宵節(jié)那天,林縣3萬多民工上工地,“引漳入林”工程高調開工。1960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十四,林縣“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全縣廣播誓師大會,40余萬人參加收聽?!耙宦暳钕拢椒鍝u撼,大地沸騰,當天夜里,全縣便轟動起來了。”第二天是元宵節(jié),3萬多修渠大軍陸續(xù)到達工地。工地總指揮部提出5點要求:一要做好物資供應,保證民工生活;二要大搞突擊,搞好上渠公路;三要做好工程分段工作;四要搞好勞動定額,五要加強民工思想領導和安全教育。接下來,工程真刀真槍干了起來。
黨委擴大會議及時調整工程部署。誓師開工雖然熱鬧,但起初還是搞人海戰(zhàn)術,打了一陣子亂仗。熱火朝天干了20來天,暴露出效率低、質量差、安全事故多等各種問題。楊貴及時在盤陽村召開黨委擴大會議:“立即找見渠底平線,然后往里挖”,“大搞工具改革”,“領導少,線路長,可采取分段突擊的方法”,“以不計劃渠內過船的打算”,“6公尺高的洞可分別改為4公尺”,“放炮大量運用代用品,如食鹽、牛糞等”。楊貴在會議上提出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為“紅旗渠”,與會者一致同意。
省委、地委的領導們來了,記者們也來了:“這工程真要氣死拍電影的”。3月8日,“今日晴空萬里,春光四射,人們感到格外清晰涼爽?!薄爸形邕^后兩輛小汽車沿著林平公路過來了,這是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同志帶領的省委、地委、《河南日報》社龔總編輯和十多位記者,以及縣委辦公室同志一同來工地進行參觀?!薄坝浾邆兿嗷フ務f著這工程真是十分險峻呀!你看民工們腰系繩索在這半山崖有多么危險呀!”“接著不知那位記者這樣說了一句話,他說,這工程真要氣死拍電影的?!奔t旗渠開工不到一個月,即得到了省委、地委的高度重視,引起了各路記者的熱切關注。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來推動紅旗渠建設,這是很管用的一招。
紅旗渠動工的消息傳到北京,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要拍一部“人民公社的威力”的電影。記得小時候看紀錄片《紅旗渠》特別興奮,覺得河南人真的了不得,在太行山上修出一條紅旗渠,改變了干旱缺水的貧困面貌。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拍紀錄片幾乎是天大的事,這件事極大鼓舞了民工們的志氣。3月19日,“今天午前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技師趙華和程中義二位來到了工地?!薄摆w華同志說:民工干勁很大,工程真是十分險要,這真是人民公社的威力。所以我們從今日起要從紅旗渠工地攝影一部‘人民公社的威力的電影。喜訊迅速傳播,全工地民工為迎接攝制電影到來,展開了沖天干勁。”如今真得感謝拍電影的同志們。
當年的《紅旗渠》是怎么拍出來的?“三點鐘的光線最好”。3月26日,“上午10時,前來參加拍攝電影的有: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書記處書記李運寶、李貴、秦太生、秦志華、周紹先和李英武副縣長……”“午飯過后,根據(jù)電影廠同志的提議,‘三點鐘光線最好這是拍攝的好機會,鏡頭已選好,要求參加拍攝的同志按時到來?!薄瓣犖榕藕煤?,大家萬分高興,個個拿著鋼釬、老錘,在陽光的照射下,紅旗飄飄?!薄斑@時候一聲號令:注意啦,現(xiàn)在即要開始了?!薄白钋懊娴臈顣泝墒执髶u大擺,腳抬得高高的,一步緊接著一步走得勁挺大,后邊李書記、秦書記、周書記一個賽似一個?!鄙鲜鑫淖钟涗浟恕都t旗渠》電影拍攝的細節(jié),有激動人心的宏大場景,也有事先設計好的“擺拍”,還有大家的喜悅心情,當年的紀錄片就是這樣拍出來的。
上海影片廠來工地拍電影,當日工地上有兩名民工光榮犧牲。前面的日志寫的是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來拍電影,這次記錄的是上海電影制片廠來拍電影,場面規(guī)模相對小一些,重點放在了“12姐妹”的宣傳上。8月8日,“12姐妹在半山腰掄錘打釬,其余同志都準備掀石頭,個個都是勁頭沖天?!薄耙宦暽陧?,接著號聲長鳴、釬聲、掀石聲、滿山掀起了灰塵滿天征服自然的景象,不多時哨聲又響,大家停止,這個集體鏡頭即算完成了。接著又照了12姐妹和領導人的‘鏡頭。”就在同一天,發(fā)生兩起死亡事故?!叭未宸种笓]部杓鋪大隊馮胡德背石頭300余斤,從壩上過去而悶倒壩下河中,光榮犧牲。”“澤下西澤下村劉旺生,因人行空運線未使繩捆住,結果空運線一斷,摔到山下50余米高的下邊,也光榮犧牲?!睆倪@兩起事故可以感覺到,當時民工的勞動強度和危險程度都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險。endprint
二
紅旗渠一期工程基本竣工,這段渠總投資668萬余元,社隊投資545萬元。一期工程建1個攔河大壩,打通7條隧洞,架起14座大渡槽,斬斷45道山崖,搬掉13座山峰,填平58道溝壑,共用工448余萬個。10月1日,這一天的日志沒有說工地上如何過國慶節(jié),而是記下了工程投入的明細賬?!斑@段渠總投資6685000元,其中國家投資685000元,縣投資547300元,社隊投資5452700元,全部用于材料與物資的購置,本年度沒有工分及生活補助。”記錄者可能無意,但閱讀者應該有心,具體分析一下,社隊投資實際上也就是老百姓的投資,占了總投資的81%。這些投資全都用在了材料和物資的購置上,工分和生活補助沒用一分錢。
實行包工定額,調動民工的積極性,成為紅旗渠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工程開工以來,經過短短一段“大幫轟”后,紅旗渠建設探索了不少有效管用的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實行包工定額。到了第二年,這項措施已相當成熟了。7月9日的日志說:“今天召開了各營營長會議,會議開了一天時間,非常緊迫?!痹缟?點多鐘各營長就來到工地,既檢查了質量好的工地,也檢查了質量差的工地,然后回來開會,圍繞質量、安全、干勁各營長發(fā)表意見,并交流了工作經驗,下午王才書做了總結, 講了三種包工定額方式?!?、地里包工,家里憑票吃飯;2、地里包工,家里不憑票吃飯;3、地里沒有包工,家里沒憑票吃飯。這應很好研究改進?!?/p>
王才書部長病重得無法走路,馬有金副縣長開始到紅旗渠工地一線指揮。9月16日,“王部長雖身患重病,每日進行治療,但因其一心為工程著想,每日總是帶病工作,他抽時間用電話聯(lián)系指導,中午趁吃飯時間和晚上人們在家時,總要召集在家人員談談工作,了解各公社工程進展情況,并從了解中提出指導意見?!薄巴醪块L回去了,我們所有同志表示要以最大的努力搞好工作,希望他到縣里檢查身體治療痊愈?!比罩局羞@些樸實無華的話,生動描寫了王才書這位紅旗渠上的關鍵人物,此后他雖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在關鍵問題上仍繼續(xù)為紅旗渠做著貢獻。隨后,馬有金副縣長就出現(xiàn)在工地上了,他對問題看得準,抓工作力度大,親自帶頭干。一到任就召開指揮長會議,要求干部都要上工地,依托重點帶領民工生產。干部上工地要帶墊肩,帶領大家背石頭,當天任務一定當天完成,指揮長要親自包工。
紅旗渠經常搞檢查評比,兩次檢查評比間隔9天,標準大不一樣。通過檢查評比推動施工是一個好辦法,紅旗渠的檢查評比務實管用,不搞虛的。11月份的第一次檢查評比?!阿偕鐣髁x教育30分;②干勁30分;③質量20分;④安全節(jié)約20分?!?天之后,又進行第二次檢查評比,早上4點各指揮長們就吃飯了,然后即動身到各工地檢查,中午11點才回來開始總結評比:“①工效40分;②質量30分;③安全30分?!边@次把“教育”和“干勁”兩項都取消了,加上了40分的“工效”,“質量”和“安全”也分別增加了10分。這些變化很有意義,標準更實在,針對性更強。
參與紅旗渠建設的近六分之一的民工被評為勞動模范,一等勞動模范獎勵墊肩一個。12月2日的日志記載,“全工地共有人數(shù)6800人,共選出模范1652人,其中一等617人,二等655人,三等480人?!薄肮勃劷o墊肩617個,獎狀1272張?!币簿褪钦f,將近六分之一的民工被選為模范,一等模范每人獎勵一個墊肩,一等模范和二等模范有獎狀,三等模范什么都沒有。一等模范和二等模范相加,正好是1272人,獎狀也只有1272張。時代賦予的這種非凡榮譽,今天的人們可能不大理解,但這就是在物質極度匱乏年代激發(fā)精神力量的有效方式。
馬有金副縣長的問題意識很強,重視干部作風建設,喜歡動真格的。這里我把馬有金在12月22日晚上召開的指揮長會議強調的事情做一個縮寫,能夠看出他的領導風格。馬有金說,個別領導對任務不摸底,說什么通水不成問題,但他有多大任務都不知道。領導指導工作一般化,抓不住主題,怕艱苦,上工遲。馬有金要求,民工完不成任務的,干部幫他們完成。年底前誰完成誰先回家,堅決不協(xié)作。干部要做到上工在前,下工在后,發(fā)現(xiàn)問題要隨時解決。在紅旗渠紀念館,我看到了馬有金在隧洞里掄錘打釬的照片,他真的是有這么一股較真拼命的勁頭,紅旗渠精神在他身上體現(xiàn)得非常充分。
領導干部親自推車抬筐抓定額試驗,施工效率大幅度提高。說實話,我們從紀錄片看到的熱火朝天場面,還不是紅旗渠的全部,它還有另外的一面。(1962年)3月4日日志:“郭家窯大隊對來挖方抬筐每人每天挖1.8方,用小車每人每天推2.5方,這樣有些偏低。在這種情況下,馬縣長、王文全、宋廣忠等同志就給他們試驗,三人用小推車推,在三個小時內就出9方,抬筐也是三個人,就抬了3、4方。通過試驗后,民工們一致認為自己的定額偏低,提高到推車每人每天8方,抬筐抬3方?,F(xiàn)在大家生產很積極?!边@一天馬有金和他的同事,起碼在工地上干了6個多小時,用試驗來證明原來的定額偏低,但又沒有因此把定額搞得過高。
召開連長以上干部會議,主要解決工作方法問題和明確一些規(guī)定。以往總指揮部只召開營長以上的干部會議,3月7日這天召開了連長以上干部會議,共有350人參加。工地上的連級干部大多是生產小隊干部,身份都是農民。馬有金直來直去,講話不拐彎抹角,他對連長們說:“今后規(guī)定一條,連長不能換,營長不能換,技術員不能換,搞安全的不能換,因為我們不是住店的,我們是來搞社會主義建設的。”“勞動定額是按照中央60條,按勞取酬的政策原則,我們如果在這方面做不好,就會傷害群眾生產積極性。”“定額就是克服平均主義。領會如何,也就是你執(zhí)行中央政策的好壞問題,如不執(zhí)行,這是違背中央指示的一種指導方法?!薄敖窈笠?guī)定一條,干部哪一天不參加工地,向總指揮部請假?!薄案鳡I都要刻碑,”“刻碑時必須把指揮長、連長寫上,以后誰出了問題誰負責?!瘪R有金口氣粗獷嚴厲,要求嚴格苛刻,又能把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他有一個口頭語——“今后規(guī)定一條”,說明不是講完就完了的,是要在規(guī)矩上明確下來執(zhí)行下去。連長們的“刻碑”,如今已成紅旗渠的一景。endprint
病中的王才書部長為紅旗渠又做了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王才書帶領有關同志,到山西平順縣協(xié)商解決紅旗渠建設有關問題。從7月19日開始用了4天,工作很深入,協(xié)商的內容很豐富。23日下午4點王才書從平順縣回來,晚上開會介紹了到山西的情況:“林平兩縣就有關紅旗渠問題寫了協(xié)議,并互相通過:一、分水的問題;二、渠道存在的問題;三、退賠問題(另有協(xié)議書)?!痹诩t旗渠紀念館,展示了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書,不但把分水和補償事宜都寫清楚了,而且對紅旗渠通水后的問題也考慮得很周全。兩縣簽訂的協(xié)議書,表明了山西支持林縣引水的積極態(tài)度,也看出了王才書一行的遠見卓識。
三
紅旗渠各工程竣工通水的時間,實際完成情況與原計劃有很大不同。最初,林縣縣委提出大干80天,建成紅旗渠的口號。當時對工程時間的計算方法很有意思,他們以農戶蓋房子所用時間為依據(jù),用上工地的勞力數(shù)乘上工程的長度數(shù),粗略算出80天就夠用了。很快,工程的艱難使他們明白可不是這么簡單,僅一期工程就搞了200多天,1960年9月30日,“第一期工程放水成功。約6個流量的水從渠首進入,流經20余里,從王家莊泄水閘放出?!敝档米⒁獾氖?,這個“王家莊”在平順縣,即一期工程在山西地段。據(jù)說,二期工程于1962年9月30日建成,但日志對此沒有記載。1963年2月7日“三期工程正式放水。”“到九日下午因漏水嚴重關閘停放?!苯酉聛砣€修補治漏,同時實施四期工程。1964年12月31日,“下午兩點正式從總干渠渠首放水?!薄斑@是總干渠竣工和一干(五公里)渠竣工以來第一次全線試渠放水?!奔t旗渠前后四期工程,也就是當初提出要大干80天完成的工程,實際用了5年的時間。
1965年4月5日,舉行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紅旗渠通水慶典大會。紅旗渠通水慶典大會,“參加會議的約有二萬人以上?!薄斑M行大會第一項,鳴炮奏樂開會(五鳴大炮)。進行大會第二項:向主席鼓舞致敬。三項:向在工地犧牲了的干部民工致哀。四項:縣委第一書記楊貴同志作報告……”“發(fā)獎后有安專豫劇青年演員宋貴琳唱南海長城一段。周香連唱朝陽溝一段,又對唱朝陽溝一段。宋貴林□□一段。孫記明唱□羅筐一段,張□菊唱朝陽溝二大嬸一段,全體演員演紅軍飛奪瀘定橋。”第一項,大炮放了5響,現(xiàn)在看來主要是為了節(jié)約炸藥。第二項,向主席“鼓舞致敬”應該是“鼓掌致敬”的筆誤,這一議程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第三項,向犧牲的干部民工致哀,這是特別重要的議程,——必不可少的哀悼!“紅軍飛奪瀘定橋”作為通水慶典大會的壓軸戲,體現(xiàn)了革命寓意。
一年后紅旗渠全線竣工,后面的工程就是干渠加高加固和支渠配套了。1966年上半年,紅旗渠一、二、三干渠相繼建成通水,縣委書記楊貴在這前后頻繁出現(xiàn)在日志里。4月20日,在全縣分五個地點同時舉行通水典禮,12萬人參加。此后的紅旗渠建設,轉入總干渠加高加固和支渠配套,其日志斷斷續(xù)續(xù)時有時無,到1966年10月13日,日志記完最后一篇:“指揮部召開第五次會議,經過大家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分配任務合理,不再重分?!敝链耍都t旗渠日志》平平淡淡畫上了句號。
1969年6月,紅旗渠加高加固支渠配套等全部工程完工,但沒有日志記載。史詩般的紅旗渠,給后人留下一項苦難輝煌的水利工程,給今人留下一筆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我們應當十分珍惜。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