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以林
“黨權”VS“軍權”
在國民黨內,蔣介石的地位本不高,他起家就是靠黃埔軍校。通過黃埔建軍,他當上北伐軍總司令,依靠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華,完成北伐。從此,他成為國民黨內無可替代的軍事領袖,牢牢掌握軍權,終此一生。但是,在“黨權”高于一切的黨國體制下,自孫中山逝世后,汪精衛(wèi)、胡漢民被視為當然的繼承人,成為“黨權”的代言人。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雖然蔣介石一度出任國府主席,可他并沒有建立起一個鞏固的南京政權。在國民黨的訓政體制下,他主要仍是依靠軍權打擊汪精衛(wèi)、西山會議派等公開挑戰(zhàn)他的黨內反對派和地方實力派。因此,在先后爆發(fā)的蔣桂戰(zhàn)爭、中原大戰(zhàn)期間,他基本無暇顧及中央政府的政權建設。而幫他料理后方的主要是行政院長譚延闿和立法院長胡漢民兩人。與此同時,他還重點扶持以陳果夫、陳立夫為首的CC系,寄希望于依靠CC系的勢力控制“黨權”。
1930年9月,就在蔣介石取得中原大戰(zhàn)勝利之時,行政院長譚延闿去世,11月,蔣介石兼任行政院長。盡管蔣介石一時擊敗了汪精衛(wèi)代表的“黨權”和閻錫山等地方實力派的聯(lián)合反抗,但很快又同南京的另一位“黨權”代表胡漢民矛盾激化,一度將胡漢民軟禁在南京湯山。這件事引起國民黨內更大的分裂——寧粵對峙,最終導致蔣介石二次下野。
考察蔣介石兩次下野的最核心因素,主要是來自國民黨內的反對派,可見在南京政府成立后的最初五年,他對黨權的控制是非常有限的。而他兩次復出的主要因素,則是依靠他所掌握的“軍權”,這在國民黨內無人能比,也是國民黨的需要,因為第一次復出是要靠蔣介石的軍權來完成北伐,統(tǒng)一中國;第二次復出是面對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要依靠他對抗外侮。
干部隊伍建設
1932年初,蔣介石成功分化了汪精衛(wèi)、胡漢民的反蔣聯(lián)合陣營后,再次與汪精衛(wèi)合作,重掌政權。此后,國民黨內公開的武裝反蔣運動告一段落,蔣介石開始關注政權建設。他在反思此前自己兩次下野的教訓時總結道:“無干部、無組織、無情報”是“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而對“智識階級”的忽視和“教育界仍操于反動者之手”,更是上述因素造成的惡果。此前,蔣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兩批年輕人,即替他打江山的年輕軍事干部黃埔系和負責鞏固他在黨內地位的CC系。此后,他開始重視干部隊伍的建設,逐步將目光擴展到國民黨以外的社會精英中,特別是教育界學有所長者和有一定政權管理能力的舊官僚,從而改變了國民黨政權的政治生態(tài)。
然而,在“以黨治國”體制下,南京中央政權仍擺脫不了胡漢民或汪精衛(wèi)代表的國民黨正統(tǒng)“黨權”,蔣介石必須在汪、胡之間選擇一個合作伙伴。蔣介石再次復出后,將行政院院長的位子讓給汪精衛(wèi),自己只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因此對中央政府的人事任免和政權建設,不得不對汪精衛(wèi)有所依賴或妥協(xié),唯有軍權和財權(汪精衛(wèi)內閣的軍政部長是何應欽,財政部長是宋子文、孔祥熙),他牢牢掌握,絕不退讓。此外,他在軍事委員會之下成立國防設計委員會,以此名義延攬一批黨外人士,特別是教育界的精英,以此儲備干部,隨時為己所用。
此后的三年間,南京的行政院大致由汪精衛(wèi)做主,蔣介石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剿共”和對日交涉兩方面。蔣任命楊永泰和黃郛分別擔任南昌行營秘書長和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協(xié)助他解決當務之急。在這兩個領域,汪精衛(wèi)主管的行政院很難插手。
政學系要角組成新內閣
1935年11月1日,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上,汪精衛(wèi)意外被刺,不久即出國養(yǎng)病,胡漢民又遠在歐洲游歷,南京中央政府暫時出現(xiàn)了由蔣介石一人控制的局面。在不久后召開的國民黨五全大會上,蔣介石將象征最高“黨權”和最高“政權”的國民黨中常會、中政會主席分別讓給胡漢民和汪精衛(wèi),自己僅兼兩會副主席,但卻再次接掌了負責實權的行政院。
這時,蔣介石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政權建設中人才匱乏。針對國民黨五全大會上的選舉,蔣在11月23日的日記中痛苦地寫道:“此次選舉,幼稚者爭名,老病者腐敗,卒使名實相反,似此選舉,使本黨不僅亡國,必招滅種之罪,思之苦痛悲慘!”12月4日,五屆一中全會期間,蔣“為黨政人事,幾使腦筋刺痛”。蔣所稱的“幼稚者”,大都是指他年輕的部下CC系和黃埔系,雖然他們對蔣的忠誠無須懷疑,但能力不足以負責政權建設;所謂的“老病者”則大都是與國民黨有深厚淵源并多次參加過反蔣運動的黨內大佬們,包括西山會議派、汪派、胡派。他們此前在“黨權”方面都是蔣介石的競爭對手;而黨內支持他的元老,又都不為蔣介石所信賴。早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初,蔣介石就曾在日記中對支持他的戴季陶、張靜江、譚延闿評價道:“季怯,而靜硬,組默,皆有病也”;特別是“與靜江兄談天,格格不入,為之心碎”。無奈,蔣介石只能將目光擴展到那些不可能挑戰(zhàn)自己的黨外人士。這些人不但有一定的執(zhí)政經(jīng)驗和專業(yè)才能,還暫無派系糾葛。
1935年底組成的新一屆內閣的成員,幾乎清一色是被視為政學系(和CC系及黃埔系的形成相對照,政學系全是首腦而非小卒;它的成員個個都是顯赫人物,在政權的基層沒有追隨者。它沒有組織,或明確的領導層,而是非正式地由一群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組成的,但一般具有相似的政治見解)的要角,如翁文灝、蔣廷黻、張群、張嘉璈、吳鼎昌,還有繼任不久的王世杰,此前他們同國民黨的關系都相對疏遠。留任的閣員,也只屬于此前汪內閣無法掌控的軍權和財權部門。這自然引起黨內反對派的不滿,也令絕對忠誠于蔣的CC系、黃埔系的年輕人不服。但蔣介石對來自黨內的諸多反對之聲并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