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興華
?
有的紅,在艷麗中藏著毒
桂興華
這一朵朵罌粟花:在艷麗中藏著毒,準備加工成鴉片、海洛因。
早些年,我并沒有發(fā)現(xiàn)-----
炫耀的袖章是那種紅。呼啦啦喊著口號的是那種紅。忙著改姓名、店名、路名,甚至改市名的,是那種紅。最流行的瘋從一塊塊布開始,把整疊的書扔進熊熊火堆,那么多字,在那種紅中跌倒……
因此,現(xiàn)在當滿眼晃動著紅的時候:
我,不會馬上激動。
(選自《詩潮》2014年9月號)
[陳志澤 賞析]
著名詩人、散文詩作家桂興華先生這些年來詩作與散文詩作品的數(shù)量相當多,其中的佳作、力作也很多。他是一位激情澎湃、思緒飛揚的詩人。詩人寫散文詩,有得天獨厚的憂勢。我這里要賞析的是他的散文詩,他的散文詩與詩難分難解,譬如短小精悍,譬如詩意濃郁,起伏跳躍、思想的深刻,他的散文詩就別具個性。
這里,只從我所能看到的選出一首,但我想這不影響我們領(lǐng)略他散文詩創(chuàng)作的風姿。
這一首《有的紅,在艷麗中藏著毒》是他眾多短小哲理散文詩中的一首近作,但它又糅合了抒情散文詩的特點,可以說是二者的相融,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以小見大的佳作。
作品一開頭就提出一個自然界的現(xiàn)象:“這一朵朵罌粟花:在艷麗中藏著毒”,這是不爭的事實,用它來象征某些具有欺騙性的社會的現(xiàn)象非常形象,罌粟花“加工成鴉片、海洛因”就是觸目驚心的罪惡,也是長久以來人類痛下決心禁毒而阻力巨大的難題。
毒,有時披著最艷麗的外衣,達到欺騙的目的。下面的一系列現(xiàn)象,因為有了罌粟花作為參照,其思想內(nèi)容的揭示與表達,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jīng)歷過史無前例“文革”時代的人都很清楚,“炫耀的袖章是那種紅。呼啦啦喊著口號的是那種紅。忙著改姓名、店名、路名,甚至改市名的,是那種紅。最流行的瘋從一塊塊布開始,把整疊的書扔進熊熊火堆,那么多字,在那種紅中跌倒……”這是作品最垓心的段落,承接作品一開頭所提出的在艷麗中藏著毒的罌粟花形象,以最簡練的筆觸,完成了作品題旨的深刻表達。
“炫耀的袖章”,“炫耀”表現(xiàn)出那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心理特點,入木三分。
“呼啦啦喊著口號的是那種紅”,“呼啦啦”有聲有色且傳神地表現(xiàn)那種可怕的氣勢。
而“忙著改姓名、店名、路名,甚至改市名的,是那種紅”,則不言而喻把名的內(nèi)容與實質(zhì)以“那種紅”的色調(diào)表現(xiàn)出來。最精彩的是“最流行的瘋從一塊塊布開始,把整疊的書扔進熊熊火堆,那么多字,在那種紅中跌倒……”一塊塊布的紅,指的是宣傳、煽動的游行之類的群眾性活動,“整疊的書”在“熊熊火堆”里“跌倒”,揭示出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毀滅?!暗埂保且环N形象的表達,避免直白。
“因此,現(xiàn)在當滿眼晃動著紅的時候”這是十分富有警示效果的詩句,說明那種有毒的欺騙的紅,并未與壽終正寢的“文革”一同消失,一去不復返,而是還會以各種形式的欺騙出現(xiàn),有時甚至還很強烈。作品的深刻意義就在于此。
而“我,不會馬上激動”,很微妙、含蓄地表達“我”應(yīng)有的警惕。妙在“我”在轟轟烈烈的本應(yīng)激動的事物面前,“不會馬上激動”,這是對于國民劣根性的警惕與拒絕。
吸取一種慘痛的歷史教訓并非多余,作品啟人心智,耐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