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11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的“一帶一路”可是大事。那中國軍隊將會充當什么角色? 盡管貿(mào)易、金融、國際關系類的刊物充斥有關海上絲綢之路的文章,中國的軍事出版物對此卻向來謹慎含蓄,反而更愿關注相對直接的戰(zhàn)略問題,如海上爭端。因此,為數(shù)不多的相關文章更顯得重要。
《中國國防報》一篇評論表示,中國海上絲路的目的是打開航行自由,促進合作安全……文章稱,美國長久以來一直尋求通過島鏈戰(zhàn)略來牽制中國,隨著中國崛起為海洋大國并積極推進海上絲路戰(zhàn)略,將難以避免美國的強烈抵制甚至反制措施。此外,海上絲路還面臨諸多挑戰(zhàn),包括“不斷加劇的大國角力、海上爭端、治理問題和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
《軍事文摘》的一篇文章顯得較為尖銳。作者是解放軍海軍軍事學術(shù)研究所的大校,因而從此文可一定程度上看出中國海軍對海上絲路的坦率看法。這名海軍大校一針見血地指出:“海上絲路戰(zhàn)略是打破美國封鎖扼控的需要……美國不斷擠壓中國海上方向的戰(zhàn)略空間,以致東出海峽水道的危險加大”。作者還說,印度是對中國海上貿(mào)易通道的潛在威脅。文章多次使用“封鎖”一詞,觀點顯而易見。作者還提到其他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比如,“世界五大恐怖海域”中四處就在海上絲路沿途。有意思的是在文章結(jié)尾處,作者認為陸軍和空軍難以遠征,而海軍可隨心所欲,因為“在國際水域……沒任何限制”——美國海軍規(guī)劃者可能對此會心一笑,因為他們提出相同理由。作者呼吁中國加快建造大型和中型航母及打造遠征能力。
上述文章給出一些初步證據(jù),顯示解放軍確實在認真思考其在“一帶一路”大倡議中的角色。盡管認為軍事戰(zhàn)略是海上絲路主要動機的看法目前似乎牽強,但這些文章顯然都觸及到對威脅的評估。實際上,這些分析得出的共同主題是,存在與安全困境有關的強烈對抗態(tài)勢。這意味著,對于海上絲路“新角色和任務”可能帶來的機會主義游戲,中國軍隊并非不屑于玩。就這方面而言,他們的行為可能與擁抱“再平衡”的美軍相似?!?/p>
(作者萊爾·戈德斯坦,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