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蕙蘭
轉讓項目退出市場可能是這輪調控下一些中小房企的結局。
樓市還沒真冷,開發(fā)商就已經打算“冬眠”了。
不出頭,緩出盤
樓市是一下子轉冷的。
人們感覺到,仿佛就在一夜之間,那群打了雞血一樣熱情如火的售樓小哥都消失不見了。原來還嫌售樓電話不堪其擾,現(xiàn)在客戶主動打過去,經常還接不通。甚至有一些開發(fā)商干脆把售樓處一關了之——他們關上的似乎是自家的糧倉,存著過冬的糧草。
10月8日出臺的“滬六條”,一劑藥將上海樓市的熱度降了下來。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僅86.9萬平方米,環(huán)比減少16.3%,同比下滑42.5%。全市成交均價為43838元/平方米,環(huán)比下跌2.2%。
10月的市場數(shù)字可以用“價平量縮”四個字概括,人們不禁感嘆“靶點”打得精準。
“滬六條”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預售管理。政府嚴格控制開發(fā)商申報的預售價格和網上備案數(shù)量,并且查處了一批以電商等各種手段,突破備案價格漲價銷售的違規(guī)房企。國慶節(jié)期間出臺調控政策的19個城市,祭出的法寶都是限購,從需求端調控房價,而上海的政策直接瞄準了供給端。
房價被套上了“金箍”。業(yè)內人士透露,現(xiàn)在房企報批的預售價格,管理部門會有幾個衡量標準?!叭绻侵巴七^的盤,新批的預售價格不高于之前的價格;如果是新推的盤,之前沒推過,那么以周邊在售新盤價格為衡量標準,不高于周邊最高價;如果周邊沒有在售新盤,那就以周邊二手房價格為評估參考。”
而對于開發(fā)商來說,不漲就意味著跌。按照一般的推盤套路,開發(fā)商拿到一個項目,會像切薩拉米香腸那樣一段段銷售:先推整個項目邊角的樓棟,預售價格低一些,攢個人氣,再推核心位置,每次加推預售價格會水漲船高。
“如果今年加推的價格和去年一樣,那么對開發(fā)商來說就等于是降價了,因為一年的資金成本擺在那里,晚一年回籠資金,就要多付銀行10%-15%的利息。所以開發(fā)商每次加推都會漲一些,覆蓋融資成本?!币晃粯I(yè)內人士分析。
樓市躥升時,一些開發(fā)商以“團購費”、“電商費”等各種名目加價,輕易跨過了備案價格的紅線。當調控來臨,電商等各種加價渠道被管控住,開發(fā)商不敢“頂風作案”,有些又不愿認真執(zhí)行備案價格銷售,干脆在售樓處唱起了“空城計”。
也有開發(fā)商按照備案的預售價格正常銷售,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就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艾F(xiàn)在客戶比較多,我們原打算讓全款付清的購房者先選房,這樣能快速回籠資金也好。結果一下子100多戶都全款付清,那只好搖兩輪號,先讓這100多戶搖號,排好順序,再讓其他購房者搖號?!币晃婚_發(fā)商高管透露。
以調控為分水嶺,如果說今年樓市的前半程,開發(fā)商們爭當賽跑中那只兔子,在后半程比賽中,大家都以烏龜?shù)牟椒碜咄耆獭?/p>
在受訪過程中,大部分開發(fā)商表示已經做好準備,短時間內上海房地產市場不會太大波動?!敖衲甑臉鞘行抡雠_比較迅速,力度比較大。其中,加強商品住房預售銷售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預計會直接管控住銷售價格、銷售數(shù)量、銷售速度。預計產品的供應、需求都會受到抑制,今年第四季度明年第一季度,上海樓市總體而言是價平量縮的態(tài)勢。”東渡國際副總裁金浩杰表示。
那么房企的冬天將會持續(xù)多久?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做了一個預測:“調整周期最少還有18個月,任何指望放松的想法都要放到2018年二季度了?!?/p>
“所謂深度調整,并不意味著房價的大幅下探,而是周期較長,考驗房企的是駱駝隊在沙漠中的耐饑渴能力?!睔W陽捷說。而房企和政策博弈的結果將會是,明年市場價格平穩(wěn),供應量萎縮。他認為,上海批準上市面積、新開工面積、土地成交面積均小于銷售面積,意味著眼下、明年、后年供應量都是嚴重不足的。明年的土地供應量還會下降,如果房企現(xiàn)在賣盤回籠資金,也未必能在明年買到同樣面積的土地。所以在目前限價政策下,一些房企已經在考慮調整建設進度、延緩開工開盤、實行保價策略,慢慢賣。
對市場來說,這就意味著明年新開工面積和土地購置面積都將下滑,房地產銷售量會有一定幅度下降。去年商品房市場銷售量在1300萬平方米左右,今年在1400萬平方米以上,明年可能會回落到1000萬-1200萬平方米之間?!?/p>
雖然市場上的房源會減少,但從樂觀角度來看,購房者有可能在明年“撿漏”。在博弈中處于下風的開發(fā)商,可能會加大推盤,甚至給予一定的議價空間?!敖】?、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是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和保證。通常而言,房地產行業(yè)是資金密集型的,階段性的墊資、融資、配資等等,歸根到底還是需要銷售回款來抵沖的。一些企業(yè)明年熬不住,銷售為首也有可能?!苯鸷平苷f。
良幣驅逐劣幣
四季度過了一半,如果說小房企在發(fā)愁調控對全年業(yè)績的影響,排名前30的大開發(fā)商則顯得頗為淡定。
“對于我們這樣的房企來說,調控反而是一件好事。”仁恒置地上海公司總經理周軼群在采訪中反復強調這一點?!霸跇鞘醒杆偕蠞q的情況下,大家都加快推盤,追求高周轉,房子推出來就賣得掉,像我們這樣精工細作,打磨品質,做高端住宅的房企,就變得沒多大優(yōu)勢。而在調控期,市場冷靜下來,大家就會關注樓盤的品質附加值。”
仁恒的底氣來自銷售數(shù)字,今年在上海市場有仁恒公園世紀、仁恒東郊花園、仁恒西郊花園等幾個項目,銷售額已達到120億,預計今年銷售額在上海市場排到第五或第六位。
事實上,仁恒并非個例,由于今年樓市的一輪猛漲,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大房企都已在前三季度完成全年銷售指標。
歐陽捷做了一個分析,“我們做過一個壓力測試,即便今年最后三個月20個熱點城市房價同步下降30%,非熱點城市下降10%,全國銷售面積基本與去年持平,銷售額依然增長12%。不過這種極端情況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也就是說今年的市場完全不必擔心?!?
大房企今年收成很好,銷售已經遠超預期,20強房企僅上半年就增長了80%,比全國平均銷售額增速高了40個百分點,因此有更多的周旋余地。
另一方面,這輪調控的一個重要方向是降低金融杠桿,這也給了大房企更多的博弈籌碼。
金浩杰表示,“根據(jù)‘滬六條的規(guī)定,銀行貸款、信托資金、資本市場融資、資管計劃配資、保險資金等不得用于繳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定金及后續(xù)土地出讓價款,總體而言就是‘去杠桿??刂平鹑陲L險,會直接影響開發(fā)商特別是中小型開發(fā)商在上海的拿地節(jié)奏,大型、品牌開發(fā)商,可以在競爭相對比較緩和的市場環(huán)境里,獲得比較理想的土地儲備?!?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1/22/xmzk201644xmzk20164411-2-l.jpg" style="">
周軼群也認同,“政府嚴控房企拿地資金來源,對我們這樣自有現(xiàn)金比較充裕,低杠桿運營的房企是比較有利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拿地開發(fā)?!?/p>
在房價躥升時,中小企業(yè)帶著巨大的金融杠桿,以賭徒的姿態(tài)進入土拍,扛回一個個地王,大房企對“門口的野蠻人”束手無策。而當潮水退去,裸泳者就陷入了窘境。
捂還是不捂?對于一些以高周轉率、高杠桿率運營的房企來說,就成了一個痛苦的選擇。上海房地產項目平均周轉率在18個月,也就是說房企從拿地到開盤在一年半左右。負債率高的房企迫于資金成本壓力,往往會加快建設周期,迅速將項目推向市場,以期盡快回籠資金。在樓市快速上漲時期,“唯快不破”是行之有效的游戲法則,但在調控節(jié)奏下,快節(jié)奏房企陷入了兩難:放緩建設節(jié)奏,每天一睜眼就是不斷加碼的利息;繼續(xù)快速推盤,房價短期內肯定沒有上漲空間。
尤其是那些“地王”的持有者們,項目的樓板價已經和周邊房價比肩,面粉和面包一樣價格,在房價平穩(wěn)發(fā)展的當下,這筆財務賬會有些難算?;蛟S管理部門在用另一種方式在提醒市場的參與者,搶地王不是個好玩的游戲。
“樓市降溫、市場規(guī)范之下,最焦慮的還是中小房企,銷售越發(fā)艱難,資金越發(fā)緊張,融資渠道越來越窄,現(xiàn)金流隨時可能斷裂。消費者、基金、銀行、供應商、地方政府都在拋棄中小房企。”歐陽捷指出。
轉讓項目退出市場可能是這輪調控下一些中小房企的結局。歐陽捷舉出一個數(shù)字,“2012年-2015年期間,在上海有項目的房企有295家,今年1-8月,還有2萬平方米以上可售項目的房企只有46家了。市場資源向大房企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趨勢?!?/p>
當然,中小房企可能已經錯過最佳的退出時機?!坝形煌信笥言谏习肽暾勔粋€并購項目,馬上要簽約了,一個地王出來,小房企心態(tài)變了、價格漲了,只好重新談判。好不容易又談成了,又一個地王出來,再次重談?,F(xiàn)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小房企良機不再,談判條件沒那么好了。”歐陽捷說。
上海市場仍是“天鵝肉”
調控讓中小房企感受到寒意,但只要有一絲機會留在上海市場,沒有人會輕易撤退。
“過去是上海50強房企在上海拼殺,現(xiàn)在是全國50強房企在上海拼殺?!币晃粯I(yè)內人士感嘆。樓市幾番起落讓開發(fā)商達成一個共識,只有在一線、強二線城市發(fā)展才有更多機會,而上海是全國房企眼中的“天鵝肉”。
易居上海區(qū)域總經理黃曉云說,房企一旦面臨資金壓力,如果在全國好幾個城市都有項目,那一定會有保有壓,寧愿先賣其他城市的項目回籠資金,也要保住上海的項目慢慢賣。“特別是在上海只有單盤的房企,如果把上海的項目賣光了,那么上海的團隊就散了,大本營就丟了,他們不可能等到樓市轉暖時再去重新招募,培養(yǎng)團隊也來不及。所以要留住上海的陣地,就要手上有項目?!?/p>
開發(fā)商普遍對上海市場“短期看空,長期看多”。金浩杰分析,一個城市的樓市景氣度情況,主要取決于具體的政策和市場環(huán)境,從市場環(huán)境而言,主要是各類房地產產品的供需關系。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全國的經濟中心,經濟基礎比較扎實,優(yōu)質人口的導入比較順暢,商品住宅市場值得長期看好。
“外環(huán)以內的住宅產品,基本上都是比較稀缺的資源,《上海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2040)》確定的中央活動區(qū)(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主城副中心,地區(qū)中心),都是十分有價值的板塊?!?/p>
要在上海市場站穩(wěn)腳跟,房企之間可能會“抱團取暖”。黃曉云認為,明年上海樓市的關鍵字是“合”,合縱連橫,幾家房企捆綁在一起拿地做項目?!耙驗楝F(xiàn)在地價動輒過百億,單獨一家房企開發(fā)壓力很大,所以房企會合作開發(fā)。當然,合作只會發(fā)生在強者和強者之間。優(yōu)勢互補,拿出不同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