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艾
初中老師究竟怎樣引導學生學好數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既教給學生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呢?課堂前的導入技藝是整堂課能否取的成功的關鍵。在此談談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的技藝的幾點認識:
教學的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能否主動地投入成為教學的成敗的關鍵。
一、用故事導入新授內容并注重知識的遷移。例如在教學“分式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時,我一上課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神算“小精靈”嗎?一天,“小精靈”去小歡家玩,見他正在做一道題:1500÷25=?“小精靈”看了后馬上答道:比值等于60。小歡用約分方法果真也是這個得數,他驚訝極了,問道“你怎么會這么快知道得呢?”“小精靈”笑著說:“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質呀?”同學們,你們掌握了這種本領嗎?我們在此基礎來看看類似的這種題應該如何解決呢?例如: 在教學中應用觀察和類比來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分式的基本性質是分式通分、約分的根據,是學好本章內容的關鍵。通過用故事導入,新穎、自然,能立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造成懸念,讓學生因好奇而要學。一位教育家說過:“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庇薪涷灥睦蠋煶3O忍岢瞿芗ぐl(fā)學生積極思維的問題,然后引導分析、思考、探究問題。例如:教學整式乘法前,可以出一道設疑題:“不用計算,誰知道1002×998的積是幾位數?”讓學生從驚訝中產生懸念,在急于探求問題的情境中興趣盎然地學習新知。
三、揭示事物,在觀察中引起思考,因探究而要學。例如,教學完全平方公式時,讓學生觀察思考:把一個邊長為a+b的正方形按圖分成4塊,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它的面積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即a2+2ab+b2=(a+b)2,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進行新授課。
四、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親切感,因貼近生活受到關注而要學。例如:教學“圖形的認識”。出示實物飲料盒、茶盒、罐頭盒、排球等等。問:“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東西,你們看,是什么?”出示幻燈片問:“你們能從這些幅圖中,能看出哪些圖形嗎?”這樣的導入新課,既近學生生活實際,又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此外,還可以用其他方法,無論是好奇、求知、還是情感,關注的需求,都促其形成一種努力去探究的心理,這種探究心理的形成,對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學生來講,本身就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這就保證學生在接觸新課時帶著熱烈的情緒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生主體的地位,增加學生學習前的導入技藝,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