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符實學校:長沙市第二十一中學
?
旅程散記
作者:符實
學校:長沙市第二十一中學
一覺起來,只覺太陽高照,心中甚覺不妙,一拍鬧鈴:“北京時間七點三十分?!蔽倚闹信鹨宦?,立馬從床上彈了起來。
出門就跳上了電動車,一路狂奔來到了學校,無奈我們班的車子已走多時,失望之余我猛然發(fā)現(xiàn)了還有“十號車”,車上坐著吳主任以及各班富余出來的同學們。吳主任示意讓我上車,我一個箭步上了車。這時車子啟動,出了校門,出城,加大油門在高速公路上疾馳。一路馳駛,我們已來到了韶山。下了車后,我們這路雜牌軍加快速度抄近道來到了東方紅廣場,然后各覓各班,各找各組。我在廣場上“巡邏”了幾圈,也不見我們五班的影子,索性就邊尋隊伍邊看看風景了。
廣場上毛主席銅像的腳下被花團錦簇著,就像一朵開放著的花一樣,毛主席銅像就是處于花蕊的位置,而直通花朵的寬敞大路是由白色的石板配上朱紅色的石地板,莊嚴卻不失精致。我放眼望去,道路盡頭出現(xiàn)了一排人影,漸漸地,越來越近了,終于可以看清臉龐了,那不正是我尋找已久的五班么?
排頭的幾位同學首先看見了我,便出乎意料地大呼小叫著朝我走了過來,一邊問候我一邊窺視著我書包里的零食。當然啰,我的零食很少,隨便問候一下就沒了。
當他們把我的零食都問候了一個遍以后,我們就離開了廣場,去參觀博物館和毛主席故居。毛主席故居是米黃色的房子石灰色的瓦,原先安靜的鄉(xiāng)村,是當下最熱鬧忙碌的地方。故居古舊,經歷了這么多年的風雨已日漸滄桑,我們排成長隊,好一會兒才可以進入到房屋內部。
屋子里是不變的木床,不變的書桌,不變的門欄。它們在訴說和平的由來的故事,也在告誡我們幸福很寶貴,更在警告我們競爭很激烈。離開故居時,高高的大樹搖動著枝葉與我們揮手道別。
在前往公園的路上,閑得無聊的我們對導游一口一個:“阿姨,你走快點?!薄鞍⒁?,你好年輕?!薄鞍⒁?,你好漂亮……”導游氣不過,卻也不好發(fā)作,把我們帶到公園就如釋重負地離開了。我和郭洋,陳志偉以及鄭暉琦進門左拐就找了一張四人桌子坐下,然后各自把各自的零食倒了出來,剛好導游們所坐的位置離我們并不遠,見了我們坐下就過來打招呼,也就是順一點零食走。呵呵,也沒有那么惡劣啦,都是經過同意的。導游走的時候,不知怎么落下了導游旗,郭洋根本就沒看見或者視而不見,鄭暉琦還沒有反應過來,我正打算辨認這是什么東西,陳志偉卻躍起了一百四十多斤的胚子一把奪過導游旗然后往書包里塞,還害得我在心里夸他做好人好事呢。實際上這幾秒鐘里有動靜的只有陳志偉一個人。不多時導游回來問:“誰看到了我的導游旗?”我們一個個死不承認,至于郭洋全程黑著臉拆他的包裝袋,導游見罷就要搜書包,我舉起空書包示意隨便查,鄭暉琦把書包拉鏈拉到了最開,陳志偉裝模作樣地把書包抬起來,不知道是因為陳志偉是班長還是我太丑了,導游執(zhí)意要看我的書包,不信任我?我強壓住怒火還是讓她檢查。至于郭洋,我就不想多說什么了,思想者似的同一個姿勢,不過他手里拿的是手機而已,而未來一小時也是這個姿勢。
接下來導游很快把目標鎖定在了陳志偉身上,于是與陳志偉開始重演一場諸葛亮舌戰(zhàn)群雄的故事。鄭暉琦見他們兩個“演戲”演得挺入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反手摘了幾片樹葉就往導游的長筒靴里塞。也許導游辯論得太入迷了,一時間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良久之后覺得哪里有些不對,低頭一看,鄭暉琦正專心致志地往她的鞋子里塞樹葉。鄭暉琦見勢不妙便抬頭傻笑:“阿姨,我錯了?!彼自捳f伸手不打笑臉人,導游只好恨恨地罵了一句。
也許經不住導游軟磨硬泡,或者陳志偉玩累了,終于把導游旗交還給了導游,條件是讓導游收拾桌子,導游覺得沒這個必要,說:“環(huán)衛(wèi)工人會收的?!庇谑俏覀冸x開了吃飯的地方。我順手抄起桌上的一堆餅干跟了上去:“你們好浪費!”結果他們一見我手上捧一堆東西,撒開蹄子就跑,我心中怒吼:“業(yè)界良心呢?”沒辦法,只好一個人瞎逛。路過一個亭子的時候,碰巧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也上來了,口氣頗有不滿:“這是哪個班的垃圾?”桌上堆積如山的薯片袋子與水瓶仿佛已經密集得不允許任何一只螞蟻進入,工人長嘆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尚有余溫的石椅上。
我走過亭子,回頭發(fā)現(xiàn)她正望著我,仿佛想說什么,可她沒有說出來。我頭也不回地走了。
離開公園時,我特意去看了我們坐過的那張桌子,走過去對陳志偉說:“垃圾還在!”他點了點頭,繼續(xù)清點人數(shù)。
點評:文章散,以時間為線,似如流水帳,卻又有亮點如星散布。好在文辭自然暢快,將一群同學言行動態(tài)寫活了,略有小說的手法。讀到這篇文章的同學是否會反省,隨手清理垃圾是應該養(yǎng)成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