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的魅力
德國出色的眼鏡品牌很多,比如PROKSCH、IC!BERLIN、MYKITA、FREUDENHAUS等等。而在這些設計師品牌當中,BYWP應該不算名氣最大,但絕對是相當出色的一個。
品牌設計師普羅斯徹在德國完成經(jīng)濟學課程后,就單槍匹馬地加入世界各地的品牌負責眼鏡設計開發(fā)工作,積累了各國設計與管理的經(jīng)驗。1989年,他獨自創(chuàng)立了同名品牌PROKSCH,并于1990年推出第一副眼鏡作品。除了主線品牌之外,也推出了副線產(chǎn)品,主打年輕人路線。在次年的巴黎SILMO展上,他的眼鏡設計進一步得到了各方的肯定。1995年,PROKSCH品牌受到了日本“金子眼鏡”社長金子直也的賞識,達成合作協(xié)定,并成功地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站穩(wěn)了腳跟。
雖然普羅斯徹同時身兼幾個品牌的主腦,但依然不能抑制他對眼鏡創(chuàng)作欲望的追求,所以才有了以全金屬為材質(zhì)開設的全新品牌——BYWP。
普羅斯徹有些像時裝界的Marc Jacobs。兩人同樣精通一套美式管理技巧,對一盤生意的運作了然于胸,由物料、設計到推廣都一手包辦。兩人同樣得到大牌集團的垂青,Marc哥有LV,普羅斯徹有“金子眼鏡”與IC!BERLIN。當然這兩位的相似之處還在于都有自家品牌,Marc哥有同名品牌MARC JACOBS、MARC BY MARC JACOBS,普羅斯徹就有BYWP。
很多時尚中人都比較清楚Marc哥的風格,在擔任LV與MARC JACOBS設計總監(jiān)時,兩個表達手法明顯有別。可是,對與金子眼鏡合作的PROKSCH,與獨立發(fā)表的BYWP,兩個品牌在定位上又有什么分別呢?
其實,要分辨BYWP與PROKSCH這兩個牌子很簡單,BYWP的款式是趨向三維結(jié)構,即整個鏡框的結(jié)構由鏡臂、鏡框、鉸鏈十分立體化地組成,而材質(zhì)的選擇更顯得非常多元化。而PROKSCH的眼鏡哲學就是由美學角度出發(fā),鏡框、鉸鏈、腳套……全部由美感而生,眼鏡在這一刻已經(jīng)變成一件雕刻品,將妨礙眼鏡美感的多余部分統(tǒng)統(tǒng)剔除。
BYWP如今在國內(nèi)的推廣力度并不算強,但這并不妨礙它的優(yōu)秀品質(zhì)在眼鏡愛好者心中的認同度。品牌創(chuàng)立多年來,普羅斯徹一直都在為改良它的每個細節(jié)而不懈努力,我們在本文圖中見到的就是普羅斯徹制作的半成品手稿,從中能感覺到他對細節(jié)塑造的執(zhí)著態(tài)度。
有個問題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那就是PROKSCH品牌已經(jīng)比較成功,為什么設計師還有興趣創(chuàng)造BYWP這樣一個新品牌呢?對此,普羅斯徹先生坦言:“我心中的完美設計,不單是一副將普通鏡片固定的儀器,我的理想是糅合現(xiàn)代潮流元素及舒適于一身。”BYWP的概念由此誕生。這個品牌所有款式的設計都是屬于二維設計,明明是立體的眼鏡又怎樣成為平面呢?設計師解釋說:“BYWP是由一長條金屬枝切割及屈曲而來,所以鏡框較為平面化,也就因為鏡框平面化,所以就可以造出一種平滑的效果。BYWP最特別之處就是圓柱型鉸鏈,用上力學及杠桿原理做出金屬與金屬間的機械摺曲,而這個圓柱型鉸鏈的摺曲及順滑能力更強于一般常見的‘螺絲鉸鏈’,最重要的是BYWP的圓柱型鉸鏈無需用任何一顆螺絲,這將完全改善眼鏡因螺絲勞損而破爛的缺點。”曾經(jīng)一度品牌也出現(xiàn)過這樣的疑問,圓柱型鉸鏈會不會容易產(chǎn)生金屬疲勞?但經(jīng)過不斷的測試,現(xiàn)在已經(jīng)順利克服這個障礙了。
關于選擇金屬為主要材質(zhì),設計師則表示,要做膠框眼鏡,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好品牌,他列舉了ALAIN MIKLI和CHRISTIAN ROTH,所以BYWP選擇用金屬作為原材料,避開這些膠框大牌的鋒芒,應該是一個比較正確的選擇。
在很多人眼中,眼鏡產(chǎn)品來來回回款式都是大同小異,那么BYWP究竟從哪里獲得靈感呢?對此普羅斯徹解釋說:“BYWP就是一個簡單線條營造出來的。更重要的一點,BYWP的眼鏡是為大眾設計的,所以設計之初我也考慮了節(jié)約成本,令它能夠雅俗共賞,而不是絕對的高檔名牌。”
雖然進入國內(nèi)的時間不長,但BYWP很有信心可以受到市場的歡迎,最新的一個系列只推出30個款式及6種顏色(金、銀、黑、灰、玫瑰金等)。但普羅斯徹表示,好的設計,自然會有捧場客,所以他對自己和品牌的信心,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