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瑪
讀者來信
現(xiàn)在二孩政策出來,好多人都不想生二胎,因為壓力很大,其實我理解他們?,F(xiàn)在我老了才看清楚,養(yǎng)育子女的個數(shù)和子女養(yǎng)老,真的沒有正比的,子女越多養(yǎng)老回報還越少。我和我同事都退休了,她只有一個兒子,但她比我幸福得多,他兒子兒媳婦隔段時間就來看他,生病了也會來照顧,特別窩心。而我有兒有女,我的情況卻糟糕多了,因為我的兒子女兒們都怕吃虧,總是相互比較和推脫,覺得多盡孝就劃不來一樣。兒子給一千塊錢,女兒就只給一千,如果給多了就會把一些體力上的照顧扔給兒子。我發(fā)現(xiàn)好多有兩個子女的父母都面臨這種情況,有一個子女的反而更孝順,因為獨生子女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可指望,就完全承擔(dān)了孝順的義務(wù),有兩個子女的反而你推我我推你。唉,一聲嘆息!我這晚年該怎么辦才好?
專家回復(fù):
確實聽過這樣的說法:孩子多了,容易攀比、競爭,這種攀比、競爭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父母愛與關(guān)注的爭奪,二是對家庭資源的爭奪——一個家庭,如果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層的話,能夠提供給孩子成長和發(fā)展的資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孩子占用了家庭大部分資源(金錢、機(jī)會等等),那么另一個孩子的利益勢必受損。
所以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看到那么多視頻——關(guān)于一個小孩聽說自己即將有一個弟弟或妹妹的反應(yīng),有的簡直是如喪考妣,還有的直接對父母下了最后通牒:“我把話撂在這兒,有我沒他,有他沒我!”錄視頻的人大概是覺得孩子的反應(yīng)有趣、可愛,但我看了卻感到憂慮:這么小的孩子獨占意識就這么強,不能分享、接納和共度,實在是家庭教育的失敗與悲哀。
完全可以想象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兄弟姐妹之間會在利益面前爭多論少斤斤計較,在贍養(yǎng)孝敬父母方面比較和推諉,為人父母者,攤上這樣的子女,不能不說是一種不幸。
但我們也看過許多好孩子,比如我的朋友,老家是寧夏山區(qū)的,家中五個孩子,家境貧困,但兄弟姐妹之間卻彼此友愛相互扶持,大的讓小的,小的聽大的。五個孩子里面有一個妹妹一直身體不好,哥哥姐姐們都很心疼她,成人之后不但在金錢上接濟(jì),妹妹的孩子幾乎都是幾個舅舅和姨拉扯大的。兄妹幾個對父母都很孝順,爭著搶著接父母去自己家住……
我問我的朋友:“人家都說子女多了矛盾就多,但你們家兄弟姐妹感情真好,對父母也好。你父母生了你們這幾個孩子真值!”他脫口而出:“我父母教育的好?!?/p>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不是生幾個孩子的問題,而是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問題,好孩子兩個都嫌少,壞孩子一個都嫌多——而每個孩子降臨,都像一張白紙,父母是在這張白紙上留下第一筆的人,責(zé)任不容小覷。
愛孩子,而不是溺愛;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而不縱容;讓孩子擁有完整的自我,但不自私……做父母是一門學(xué)問,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所以在許多適齡男女為生不生二胎而糾結(jié)、患得患失之前,首先要問自己的是:你具備教出一個好孩子的智慧和能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