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誰都想成功,當一個成功人士??沙晒κ窃趺匆换厥履兀繘]有多少人知道。
在國人的心目中,大多數人認為,凡是官比別人大的、錢比別人多的、學歷比別人高的、這就是成功的標志了。于是,從古到今,想當官的人如若要排隊,可以從海南島的天涯海角10人一行排到北京的故宮;想擁有錢財的人,你隨便在東北的馬路邊,在南海村莊,在建筑工地,在四川的麻將桌旁問1000個人:“您想當一個有錢人嗎?”大約有95%以上的人說:“去!問這么傻的問題,誰不想當有錢人呢!”
讀書的事就不用說了,全國的孩子,從讀小學開始,就被家長、老師灌輸一個“成功”的夢:必須贏,必須不輸在起跑線上(盡管他們也搞不清什么是起跑線),必須交1份滿意的答卷,考上大學!而且,不少地方還出臺了獎勵標準,凡是考上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大學的,獎勵現(xiàn)金幾十萬元!決不食言。
這些成功的標準,幾乎家喻戶曉,幾乎是國人的夢。你要說“這夢是不對的”,人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你,覺得你才是瘋子。你說這夢是“代表了我們的心,人就應該這樣”。于是,有識之士冷漠地看著你,認為你太膚淺了,人應該有崇高的理想,有多種成功的標志,成功要有豐富的內涵。所以,很難表達什么是成功,不同的階層人士有不同的看法。
近日,筆者看到一個朋友轉給我的一個視頻,是一個美國女教師,對了,是黑人女教師的演講,這個演講十分成功,感動了許多人。當然,也包括了筆者。她這個演講為時7分鐘,十分簡單,整個演講內容就是說1個道理: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成功人士,關鍵是你怎么塑造他,關鍵是你怎么理解“成功”兩個字。在她的眼里,一個調皮,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只要有一點點的改變,一點點的進步,都屬于成功的標志,不必用一個很高大、難以做到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學生。
聽了這個演講,筆者很感動。筆者的感動來自于這位教師對教育深刻的理解,但又通過十分自然的細節(jié)、小事釋放出去,很感人。筆者認為,這才充分表現(xiàn)了一位教師的責任感,把真正愛的教育落實在每個不同的學生身上,是愛的感染、傳遞,是閃著人性之光的大愛的傳承。
我們的先賢孔子就是這樣的人,有教無類,能來上學的人即便沒有錢,交幾斤臘肉干肉也可以上學。而且,他的教育、教學理念就是培養(yǎng)人認識自己,向別人學習,認識社會,知道規(guī)矩,懂得禮儀,做好人,做善事,為天下??鬃拥某晒驮谶@里,他講授愛的教育,禮的教育,律己的教育,寬恕別人、理解別人的教育。因此,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敬重他。當然,也有人不同意孔子的學說、觀點,這也是正常的。就像有人從小被父母親打罵,長大后他說“打是親,罵是愛”。也有人從小成長在講理、講人情的環(huán)境,長大后他說感謝父母給予我這么好的人文環(huán)境。
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觀點,為什么我們的教育非要把人往幾個狹隘的標準上靠呢?如果都想著當官、當有錢人,學歷高,那么,全世界大多數的學校都是不及格的,基本上所有的中專、中技、職業(yè)學校都是不大成功的,基本上大多數的工人、農民、體力勞動者都沾不上“成功”的邊。這種傳道,這樣膚淺的評價人的氛圍,正常嗎?這是十分愚蠢的行為和偏見。
我們有些地方教育的不成功,就是因為拋棄了孔子那一套教育規(guī)范,不是孔孟的教育的本意,是另搞什么“應試教育”、“文憑教育”、“英才教育”,大搞一些愚人之見的分數、排名、機械記憶以及批量生產尖子生。這其中有些學校,有些家長,有些培訓機構,他們高喊:“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彼麄兺ㄟ^訓導在暗示你、明示你:“你要成功,而且你要把別人打下去,不能讓他成功?!边@種聲音天天灌輸進學生的耳朵,使他們慢慢成為一個只關注自己、仇視他人的人。最終,每個人都難以成功。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都想自己好、自己成功,去打壓別人、控制別人。結果誰都是這樣想的,誰都忙著窺探,忙著打別人、打對手,天下便不可能太平,心里便容易糾結,人生的目標全搞錯了,大錯特錯!這是教育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謹記!
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提高自己,并助人為樂,你助人成事了,人家忘不了你,便會親近你,推崇你,一旦進入良性互動,大家便都“成功”了。如若只想自己成功,想別人不成功,容易“互斗”,結果都忙于內耗,那是難以成功的。即便有個別被別人認為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人,也已傷痕累累,風光不再,只能捂著傷口往前行。
(李孔薦自《品格是你最硬的背景》)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