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
到羅馬一定得去的地方有很多,像是梵蒂岡、圓形競技場、意大利比薩和面館,不過最最重要的當數(shù)許愿池,它在萬神殿附近,1629年的教宗覺得這個水池太平凡,便要貝尼尼重新設計,不久這位教宗死了,計劃跟著停擺,直到1732年,此時的教宗重拾舊案,找了薩維(Nicola Salvi)來負責,據(jù)說他的設計圖參考了貝尼尼的前作。
池子中央是海神普塞頓(羅馬神話中則稱尼普頓,Neptune),他很好色,也愛搞地震,古希臘的水手為了討他老人家歡心,經(jīng)常將活馬扔進海里去獻祭,因此許愿池的海神旁有兩匹馬,一匹很暴躁,代表海的兇險;另一匹則很溫馴,代表海的平靜。
由于是巴洛克式的華麗雕塑,走進小巷尋找許愿池時,先聽到水聲,接著抬起頭見到壯觀的池子。
也不知道誰在什么時候喊出“扔個銅板進去,就會再回羅馬”,這絕對是史上最佳的宣傳之一,因為真的每個到羅馬的人都非得去扔枚銅板不可。小時候有部電影叫《水池里的三枚銅板》(ThreeCoins in tile Fountain),在1954年獲奧斯卡最佳攝影和最佳原著音樂獎,演的是三個美國女子在羅馬發(fā)生的愛情故事,可能就是這部電影造就了全民扔銅板運動。
每次在羅馬,我都會好奇地坐在池子邊看游客們爭論怎么扔才對,例如一般都是說要背對著水池把銅板扔進去,也有人要求得更精準,得用右手將銅板扔過左肩后掉入池子,上述那部電影走紅后,新的說法是,第一枚銅板會使你重回羅馬(忍受歐元的高價),第二枚銅板會使你陷入愛河(讓你生不如死)。要是你夠勇,而且身上有不少銅板,那么扔進第三枚就會讓你順利地結(jié)婚,但切記,如果你已婚,第三枚銅板會帶給你離婚(嗯,別到處扔錢)。
怎么扔不重要,這是旅游中的一種活動儀式,既然參加,當然得按照儀式去進行,才能得到集體的快樂。
最耐人尋味的是,這么多年下來,池子內(nèi)的銅板沒有溢出來,那么都到哪里去了呢?意大利朋友路易吉歪頭斜腦地回答我,他說在2002年之前,許愿池附近的確有個“濕口袋幫”,到晚上便潛進水池去撈銅板,每個口袋都裝得濕淋淋的,據(jù)說發(fā)了不少財。當?shù)貓蠹堄X得這樣的行為如同盜竊,社會壓力使警察從此之后開始巡邏,嚴格取締“濕口袋幫”。
現(xiàn)在每天晚上會有人來清理池子內(nèi)的銅板,錢都匯集后捐贈紅十字會和提供窮苦市民食物之用,一天可以撈出三千歐元,真是樁好生意。
扔銅板吧,扔幾枚呢?能不能祈求感情之外的?
好,扔第一枚,希望能重回羅馬,表示我的心情沒有隨歲月蒼老,依然保有許多年前初到羅馬時的興奮。
扔第二枚,希望努力賺錢的目的是享受人生,不是享受房屋貸款的壓力,不是享受工作時的無奈。
至于第三枚,一定要祈求另一半的健康與快樂,因為她若不健康不快樂,遭殃的必然是和她最親近的,我。
古人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太崇高,不是升斗小民的我能做到的。那么從我身邊開始,如果我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老婆一定高興,女兒一定高興,朋友見到我高興,岳父、丈母娘更高興,推而廣之,在路上、公交車上,見到我的人想必也高興。
至少比見到臭張臉的人要感覺好多了吧!
每個在許愿池邊扔銅板的人都興奮,嗯,大家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