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聞
一提到作文,不少同學(xué)都會覺得頭疼,難寫,不好玩。其實(shí),作文這件事完全可以變得好玩。要讓作文好玩,首先是寫的人要覺得快樂好玩,其次是讓讀的人也開心快活。要做到這一點(diǎn),除了內(nèi)容要這樣外,借助一些寫作的修辭手法,也會讓我們的表達(dá)內(nèi)容變得有趣好玩起來。
接下來,我們先讀一則故事:
一群人進(jìn)山游玩,在一間茅屋前,看見一位老人正傷心地哭。那老人須發(fā)全白,看上去至少有八十歲以上。這么一大把年紀(jì)了,會有什么事讓他這么傷心呢?
人們上前關(guān)切地問他。過了好一陣,老人才說了一句:“我爸爸打我?!比藗冋鬄轶@訝時,另一位老人從茅屋里走了出來,滿臉怒氣。原來,他是打了兒子的那位父親。
人們上前去,輕聲地問道:“老爺爺,您為什么要打他呢?”
老人余怒未消,粗聲粗氣地說:“他和爺爺頂嘴?!?/p>
人們聽后,進(jìn)屋一瞧,看見里面有一位年紀(jì)更大的老人。
這樣的故事,是不是寫的人快樂,讀的人也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呢?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至少采用了三種修辭手法:鋪墊、襯托、夸張。
那什么是鋪墊呢?
鋪墊和襯托往往是一起使用的。作者在寫作的時候,往往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花費(fèi)大量的筆墨,來起到“鋪”與“墊”的目的,而其著眼點(diǎn),卻是后面要引出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前面起“鋪”與“墊”作用的這些內(nèi)容,同時也在起襯托的作用。如這個故事中,寫前面兩個老人,其實(shí)是為引出與突出第三個老人,從而讓人感嘆這家人的長壽。為了達(dá)到這一目的,在第一位老人出現(xiàn)時,講述者就盡量渲染這位老人的年齡之長,就是這樣年齡大的老人了,他的爸爸、爺爺還活著,這就起到了鋪墊作用。
夸張,是在事物本身基礎(chǔ)上有意“放大”或“縮小”,是以原事物為基礎(chǔ)的,是有可能的?!翱鋸垺迸c“吹牛”是不同的,兩者不能混淆。吹牛,是漫無邊際的夸大,讓人聽來或讀來有荒唐、滑稽之感,是不可能的、假的。為了區(qū)分“夸張”與“吹?!贝蠹易x了下面這個故事,就會明白什么是吹牛了。
……
西漢末年,王莽帶領(lǐng)十萬大軍追殺劉秀來到湘陰,遇上暴雨。王莽見東湖邊有一根竹竿,那竹竿大呀,大到連王莽都不知道它是一根竹子。那竹竿裂開一條縫,王莽伸進(jìn)頭一看,里面空空的,沒有雨。他就下令,讓十萬大軍到這個縫隙里面去躲雨。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竹竿被雨水浸泡以后,裂縫合住了,把十萬軍隊(duì)封在里面。
時間過去好多年。那年,我家一位祖爺爺看到湖邊一根好竹子,就砍回來做了釣魚竿。那根竹子里,封著王莽的十萬軍隊(duì)。
一天,我的祖爺爺?shù)较娼吶メ烎~。一條大魚上鉤了,那條大魚可真大呀,竟把那根釣竿當(dāng)作一根青草,吞進(jìn)肚子里去了。
那魚吞吃了我祖爺爺?shù)尼烎~竿,卻鉆進(jìn)了漁夫的漁網(wǎng)里。漁夫伸出兩個指頭,把魚捏起來,扔進(jìn)魚簍,嘴里嘟囔:“今天運(yùn)氣真不好,打撈了半天,才捕到這條小魚苗兒,還不夠我家小貓塞牙縫?!?/p>
漁夫把那條魚苗兒帶回家,喂了小花貓。小花貓吃罷魚,覺得牙縫里不大舒服,一剔牙縫,剔出了那根竹竿,甩到了院子里。
竹竿就躺在漁夫家的院子里,經(jīng)過幾天風(fēng)吹日曬,原先的那道口子又裂開了,從裂縫里走出許多軍隊(duì)——原來王莽那些人馬因?yàn)樽汾s劉秀,一路太累了,就在竹竿里睡著了,一睡就睡這么多年。他們見竹縫外出了太陽,就紛紛從竹竿里出來,就圍著漁夫要吃的。漁夫沒辦法,拿出一個肉包子放在地上,對他們說,吃吧,我家就剩這一個肉包子了!
十萬人都圍著包子啃起來。但是他們啃了幾天還不見肉餡,就拿出行軍鍬挖掘,挖了幾鍬,竟挖出一座石碑,石碑上刻著一行字:此處離肉餡還有十萬八千里。
在上面這個故事中,雖然多處用到了“鋪墊”,但因?yàn)閷@些鋪墊的內(nèi)容一再夸大,夸大到讓人無法相信的地步,所以,它就變成了“吹?!薄耆豢赡?、假的。因?yàn)?,無論“竹竿”再大,里面也不可能容下十萬大軍;裝有十萬大軍的竹竿,居然還可以被人拿來做成釣魚竿,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后面的內(nèi)容,無不如此,讓人讀來好笑而又荒誕不經(jīng),無論是“夸張”還是“吹牛”,都是寫作表達(dá)中的一種形式。
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寫作,快樂的文字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還在為寫作文而發(fā)愁、苦惱,就不妨先從那些最能讓你快樂起來的內(nèi)容開始,再采用那種你覺得最好玩的表達(dá)方式來寫。讓作文變得有意思起來的同時,你就會慢慢愛上寫作文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