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云,賀建明,李臘月,杜龍
(1.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天津300180;2.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深圳518000)
基于跨斷層和GPS資料綜合分析張渤帶運動特征
陳長云1,賀建明1,李臘月1,杜龍2
(1.中國地震局第一監(jiān)測中心,天津300180;2.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深圳518000)
基于傳統(tǒng)跨斷層測量監(jiān)測斷層活動的計算公式、主成分分析法以及GPS跨斷層剖面方法分別計算了張渤帶及其鄰區(qū)主要斷裂的運動特征。結(jié)果顯示跨斷層資料反映的斷層近場變形特征沿張渤帶各次級斷裂以壓性運動為主,與張渤帶斜交的NE走向斷裂以張性運動為主,部分測線不同時段會出現(xiàn)相反的運動性質(zhì)。GPS觀測資料表明NW走向的張渤帶次級斷裂以左旋走滑兼擠壓運動特征為主,與張渤帶斜交的NE走向的斷裂以正斷張性運動為主。各斷層反映的張/壓性質(zhì)與利用震源機制解獲得的區(qū)域構(gòu)造應力場的主壓/張應力方向較為一致。GPS資料結(jié)果顯示:張渤帶各次級斷裂的平行斷層的滑動速率介于0.5~1.5mm/a之間,垂直斷層走向的擠壓速率,除廊坊-武清斷裂和薊運河斷裂外,其它次級斷裂的速率<0.8 mm/a;基于跨斷層資料利用主成分分析獲取張渤帶及其鄰區(qū)斷裂運動綜合運動指標表明區(qū)內(nèi)斷裂垂直運動速率<1.5 mm/a,與跨斷層資料逐條斷裂分析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傮w來看,整個張渤帶及其鄰區(qū)斷層活動水平較低。
張渤帶;跨斷層觀測;斷層活動;水平運動;垂直運動
張渤帶(張家口-渤海斷裂帶)是華北平原活動地塊和燕山活動地塊的邊界,該帶西北起張北-尚義一帶,經(jīng)張家口向東南,穿過懷來、順義、三河、天津等地,再經(jīng)渤海向南東延伸到蓬萊以北的黃海海域,斷裂帶被北東向斷裂切割成不連續(xù)的幾段(圖1)。斷裂帶總體走向北西,長約,700 km,斷裂帶傾向不一,傾角較陡,具有正斷兼左旋走滑的運動方式,為新生代活動斷裂[1]。張渤帶由西北向南東分別由張家口斷裂、新保安-沙城斷裂、施莊斷裂、孫河-南口斷裂、永定河斷裂、廊坊-武清斷裂、寶坻斷裂、薊運河斷裂和海西斷裂等組成。張渤帶對應著地殼厚度的變異帶,張渤帶以北地殼厚度大,以南地殼厚度小,穿過張渤帶的多條地震反射剖面和大地電磁剖面揭示該斷裂帶為一條切割巖石圈的深大斷裂[2]。張渤帶典型的構(gòu)造特征之一是在許多地段與北東或者北北東走向斷裂(表1)交錯,這些地段常常是中強地震和大地震的發(fā)生地[3]。
圖1 張渤帶及鄰區(qū)地震構(gòu)造背景及跨斷層觀測場地分布圖Fig.1 Main active faults,historical strong earthquake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s in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張渤帶是華北地震構(gòu)造區(qū)一條主要的活動構(gòu)造帶,構(gòu)造活動強烈,歷史上曾發(fā)生1679年三河-平谷8.0級大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1998年張北6.2級地震和2006年文安5.1級等地震,具有強震危險性。張渤帶穿過京、津、唐等大城市,區(qū)內(nèi)人口眾多,強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急需完整、可靠的與強震危險性評價相關的資料??鐢鄬有巫儨y量能夠提供地殼運動的定量化結(jié)果,是監(jiān)測斷層活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為地震前兆觀測的一種重要手段,多年來在我國地震監(jiān)測預報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國內(nèi)多次震例表明地震前觀測到了明顯的斷層形變異常,如1975年海城地震前金縣跨斷層水準形變異常、1976年唐山地震前寧河跨斷層水準異常、1996年麗江地震前永勝跨斷層異常、2013年蘆山地震前寶興跨斷層水準異常等[4-6]。本文基于對張渤帶及其鄰區(qū)跨斷層短水準/短基線和GPS等大地測量資料的分析,結(jié)合地震地質(zhì)資料、區(qū)域構(gòu)造應力場特征等對比討論北西走向的張渤帶以及與其相交的北東走向斷裂帶的現(xiàn)今水平和垂直運動特征,以期為區(qū)域強震/大地震危險背景的判定提供依據(jù)。
表1 張渤帶及鄰區(qū)跨斷層形變測點概況Table 1 Synopsis of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 in and around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1.1 跨斷層資料
跨斷層形變測量的測線長通常在幾十到百余米,基線測量精度在0.01~0.1 mm,水準測量的精度為0.1 mm/km[7],對斷層活動和地震活動反映較好。作為地震重點監(jiān)視區(qū),張渤帶所在的首都圈地區(qū)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布設了相對較為密集的形變監(jiān)測臺和跨斷層流動形變監(jiān)測網(wǎng)。目前有24處(圖1)跨斷層流動形變觀測點,其中13個水準觀測點,10個基線、水準同樁觀測點,1個基線、水準不同樁觀測點,點位布設較密,且大多數(shù)為基巖點,觀測精度較高,對斷層活動和地震活動具有較好的反映[8]。上述24個觀測場地除寧河、南孟和土木場地的觀測周期為2個月外,其他21個場地的觀測周期均為1個月。自20世紀70年代起至今已經(jīng)積累了40多年的觀測資料。本文重點對其中跨張渤帶及其鄰區(qū)的14個觀測場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所跨斷層包括張渤帶次級斷裂以及與張渤帶斜交的北東走向的活動斷裂(表1)。
1.2 GPS資料
研究使用的GPS數(shù)據(jù)主要來自“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wǎng)絡”位于張渤帶所在首都圈地區(qū)的163個GPS連續(xù)站和流動站(圖2)。流動站點共觀測4個期次(1999、2001、2004、2007),每次觀測中至少連續(xù)觀測72 h。
使用GAMIT/GLOBK/QOCA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流程參見文獻[9-10]。為解釋方便,把ITRF框架中的速率轉(zhuǎn)換為相對歐亞板塊的運動速率。通過把ITRF中的速率與歐亞板塊的旋轉(zhuǎn)進行差分定義歐亞參考框架。通常人們通過反演一組測站的坐標得到穩(wěn)定的歐亞板塊參考基準,這組點要求是分布于歐亞板塊上,且是位于穩(wěn)定的大陸內(nèi)部的點。據(jù)此,本文在進行參考框架轉(zhuǎn)換時,利用Altamimi等[11]給出的由GPS、VLBI和SRL數(shù)據(jù)反演得到的歐亞板塊的歐拉矢量56.330±0.549°,-95.979±0.969°,旋轉(zhuǎn)速率為0.261±0.003°/Ma,從ITRF2005框架中的坐標中去掉歐亞板塊的整體旋轉(zhuǎn),得到相對歐亞板塊參考框架下的速度場,如圖2所示。本文利用GPS水平速度場資料(1999—2007年)對張渤帶及其鄰區(qū)的地殼運動變形特征進行研究。數(shù)據(jù)觀測期間發(fā)生2001年MS8.1級昆侖山口西地震,地震后,利用GPS開展的相對密集的地殼形變觀測獲得的同震位移和震后斷層蠕動變形表明,地震地殼形變的影響范圍大致為88°~97°E[12],距離本文研究區(qū)域較遠,可見昆侖山口西地震的同震位移和震后變形對研究區(qū)地殼形變的影響可以忽略。
圖2 張渤帶及鄰區(qū)相對于歐亞框架的GPS速度場Fig.2 The GPS velocities in and around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compared with to Eurasia frame
2.1 跨斷層資料反映的張渤帶及鄰區(qū)斷層運動特征
跨斷層測點的分布不同使得計算不同斷層水平滑動兩的方法也存在差異。跨斷層測量的目的在于了解斷層的活動方式。斷層附近一定范圍內(nèi),其跨斷層點位間的相對位移,主要是斷層兩盤相對運動造成的,介質(zhì)應變在這一局部區(qū)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13]。假定斷層兩盤為剛體,則跨斷層點位的相對運動可以反映斷層兩盤沿斷層面的相對滑動(表2)。具體的計算方法參見文獻[14],在此不再贅述。
2.1.1 斷層水平運動特征
小水峪跨場地測線跨懷涿盆地北緣斷裂,自2010年以來開始有觀測資料,觀測期內(nèi)斷層基本表現(xiàn)為左旋滑動,水平滑動量很小,小于1 mm/a(圖3a)。張山營場地自1969年以來進行跨斷層基線和水準的同樁測量,盡管大西山斷裂一直表現(xiàn)為右旋滑動(圖3b),但是其具有明顯的分時段運動特征,1969—1978年右旋滑動有一加速過程;1979—2007年,右旋滑動量維持在1 mm左右;2008年右旋滑動明顯增加,從2007年的0.9 mm增加到2008年的2.5 mm,可能與汶川地震的影響有關,2009滑動量進一步增加至3.1 mm,2010—2014年滑動速率減小,維持在2.0 mm左右。施莊場地同樣自1969年開始進行跨斷層基線和水準的同樁測量,在觀測期內(nèi)施莊斷裂一致表現(xiàn)為左旋滑動,1970—1973年水平滑動量在1~1.5 mm范圍內(nèi)變化;1974年滑動速率減??;1974—1979年水平滑動量在0~0.5 mm范圍內(nèi)變化;1980—1992年滑動量基本在0.5~1.5 mm的范圍內(nèi)變化;1992年至今,左旋滑動量大致呈線性特征(圖3c)。德勝口場地測線橫跨南口山前斷裂,自1982年起進行基線和水準的同樁觀測,在觀測期內(nèi)右旋滑動量隨時間變化較為復雜(圖3d),1983—1991年和1994—2010年右旋滑動量大致呈線性增加,但是在1992—1994年和2010—2012年出現(xiàn)2次快速的反向快速滑動,2012—2014年右旋滑動量區(qū)域穩(wěn)定在2 mm左右變化。
表2 張渤帶及鄰區(qū)跨斷層場地反映的斷層近場最新運動特征Table 2 The lates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by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 in and around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圖3 跨斷層觀測資料去年變后反映的斷裂水平滑動特征Fig.3 The horizontal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fter diminish annual variations
燕家臺場地跨沿河城斷裂,2008年以來,沿河城斷裂表現(xiàn)為明顯的左旋走滑運動,2008—2010年左旋滑動量呈線性增加趨勢,2010—2014左旋滑動量維持在2 mm/a左右(圖3e)。在八寶山斷裂上有八寶山和大灰廠兩個場地,其中大灰廠的觀測時間較長,自1967年開始有觀測記錄,其運動性質(zhì)和滑動量均變化較大,可能與該場地受降水影響嚴重有關[15]。八寶山場地觀測期內(nèi)反映的八寶山斷裂段多數(shù)時段表現(xiàn)為右旋走滑,但在1970—1979年、985—1992年和2004—2006年出現(xiàn)反向運動(圖3g),除1985—1992年期間滑動量變化較大外,其平均滑動量維持在1~3 mm/a。上萬場地跨黃莊-高麗營斷裂,觀測期內(nèi),斷層整體表現(xiàn)為右旋走滑特征,2008—2011年線性變化特征明顯,2011—2012年右旋有加速的特征,2013—2014年出現(xiàn)反向變化特征,總體上看,右旋滑動量較小,在0~3 mm/a范圍沒變化(圖3h)。2.1.2斷層垂直運動特征
以斷層上盤的測點為基準點計算各測段的垂直形變速率,速率為正時表示逆斷壓性,為負時表示正斷張性;以斷層下盤的測點為基準點則運動性質(zhì)相反。張渤帶及鄰區(qū)14個跨斷層場地中,土木、狼山、南口、百善、沿河城和京西6個場地僅有水準觀測。
圖4 跨斷層水準觀測資料反映的斷層垂直變形特征Fig.4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reflected by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
百善跨斷層測線橫跨北西走向的南口-孫河斷裂,觀測期內(nèi)反映出斷層的正斷特征,其中2009—2012年正斷活動明顯增強,2008—2009年和2012—2014年活動相對較弱(圖4a)。狼山跨斷層測線跨方家沖-狼山斷裂,由圖4(b)可見,跨斷層水準測量反映的斷層逆/正活動特征不明顯。南口場地,測線S8-6跨南口-孫河斷裂,測線6~4跨南口山前斷裂,其中測點8和6分別位于斷層的上盤,由圖4(c、d)可見,南口場地反映的南口-孫河斷裂和南口山前斷裂的張壓特征均不明顯,不能判斷斷層的正/逆性質(zhì)。土木場地跨孔澗-大石河斷裂,測線S4-3和S6-7近平行,其中測點4和7位于斷層的上盤,由圖4(e、f)可知,觀測期內(nèi),斷裂總體表現(xiàn)為正斷性質(zhì),其中在1999—2005年有一正斷活動增強的時段,其他時間段內(nèi)斷層的兩盤相對活動不明顯。圖4(g)中沿河城測線S2-1中的測點2為斷層上盤,下盤測點1相對上盤做上升運動,反映出斷層的正斷張性特征。京西跨斷層場地測線S1-10跨黃莊-高麗營斷裂,測點1位于斷層上盤,下盤測點10相對上盤向下運動,反映出斷層的逆斷性質(zhì),從圖4(h)可知,盡管斷層表現(xiàn)出逆斷性質(zhì),但其運動量級較小。
小水峪場地兩條跨斷層水準測線CSE-N和SE-W,其中測點E位于斷層上盤,由圖5(a、b)可見測線位于斷層下盤的測點N和W均相對于上盤測點向上運動,反映所跨懷涿盆地北緣斷裂的正斷性質(zhì)。張山營SE-W測線中測線E位于斷層上盤,由位于下盤W測點相對上盤的運動(圖5c)可知,大西山斷裂總體以正斷張性運動為主,但在1975—1986年和1996—1998年出現(xiàn)兩次反向運動。由圖5(d)反映的施莊斷裂的張壓特征不明顯,其運動幅度在0.5~0.5 mm之間變化。德勝口XSE-W測線兩側(cè)高差變化(圖5e)整體反映南口山前斷裂的張性運動,其在1982—1988年和2002—2004年存在兩次反向運動。燕家臺測線的高差變化所反映的沿河城斷裂的張壓運動性質(zhì)不明顯(圖5f)。八寶山跨斷層水準測線所反映的八寶山斷裂的張壓運動性質(zhì)較為復雜(圖5g),水準觀測資料顯示觀測期內(nèi)斷裂出現(xiàn)多次張/壓性質(zhì)的轉(zhuǎn)換。大灰廠兩條水準測線中測點N位于八寶山斷裂下盤,圖5(h、i)1990—2014年均顯示位于斷層上盤的測點相對于下盤的測點向下運動,反映出斷層的壓性運動性質(zhì),1990年以前資料顯示斷裂的張壓性質(zhì)不明顯。上萬測線CSE-W中測點E位于斷層上盤,2008年以前,位于下盤的測點W相對于E點向上運動,反映斷層的張性特征,2008年以后,上、下盤相對運動性質(zhì)發(fā)生轉(zhuǎn)換,下盤相對上盤向下運動,測線所跨黃莊-高麗營斷裂表現(xiàn)出壓性特征。
圖5 跨斷層水準觀測資料反映的斷層垂直變形特征Fig.5 The vertical deformation reflected by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
2.2 GPS資料反映的張渤帶運動特征
基于1999—2007年的區(qū)域GPS速度場資料(圖2),分別繪制橫跨張渤帶各分段斷裂的GPS測站速度剖面(圖6)。對斷裂帶兩側(cè)站點速度分別進行沿剖面方向投影和垂直剖面方向的投影,由剖面兩側(cè)站點速度平均值之差估算斷層的滑動或張/壓速率,并且利用誤差傳播定律計算速率誤差。由平行斷層的GPS速度(圖6)可見,張渤帶次級斷裂張家口斷裂、新保安-沙城斷裂、施莊斷裂、孫河-南口斷裂、永定河斷裂、廊坊-武清斷裂、薊運河斷裂和海西斷裂均表現(xiàn)出左旋走滑的運動特征,滑動速率分別為1.0±0.6 mm/a、1.2±0.4 mm/a、1.2±0.4mm/a、0.8±0.6mm/a、0.5±0.5mm/a、0.7±0.8mm/a、1.4±0.8 mm/a和0.8±0.6 mm/a;垂直斷層的GPS速度(圖6)表明張渤帶各次級斷裂中除永定河斷裂具有拉張?zhí)匦酝?,其余次級斷裂均表現(xiàn)為擠壓運動特征,各次級斷裂的張壓運動速率見表3。Shen等[16]利用華北地區(qū)GPS觀測資料揭示張渤帶具有1.8±1.0的左旋滑動速率;金紅林等[17]利用GPS數(shù)據(jù)基于Savage一維位錯模型認為張渤帶具有2.0 mm/a左右的左旋走滑速率;上述針對張渤帶的整體運動性質(zhì)的研究與本文對其各分段運動特征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圖6 橫跨張家口-渤海斷裂帶次級斷裂的GPS速度剖面Fig.6 GPS velocity profiles across secondary faults belonging to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表3 基于GPS的張渤帶主要次級斷裂活動特征Table 3 Activities of the secondary faults belonging to Zhangjiakou-Bohai fault
圖7 張渤帶及其鄰區(qū)跨斷層垂直形變速率綜合指標隨時間變化曲線Fig.7 Synthesize index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of cross-fault leveling observation varying with time in and around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種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可以把原來的多個指標化為少數(shù)幾個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能夠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信息的基礎上,提取若干個主成分,這些主成分可以盡可能地反映原來指標的信息,同時彼此間相互獨立[18]。為了反映研究區(qū)斷層活動的總體水平,我們對研究區(qū)內(nèi)所有場地的斷層垂直形變速率進行合成,得到了斷層垂直形變速率的綜合指標,它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一個地區(qū)斷層總體活動水平(圖7)。由圖7可知,張渤帶及其鄰區(qū)跨斷層水準觀測資料反映的區(qū)域斷層垂向運動速率在扣除1998年張北6.2級地震同震變形的影響后,總體上<1mm/ a,個別時段介于1~1.5 mm/a之間,與本文中利用跨斷層資料逐條斷裂計算以及已有地震地質(zhì)調(diào)查結(jié)果等(表4)基本一致。
從反映的變形尺度上來看,GPS結(jié)果從較大尺度反映地殼形變特征,而跨斷層觀測則是所跨斷裂帶局部運動變形的反映,盡管尺度不同,但張渤帶及鄰區(qū)GPS和跨斷層資料所反映的斷裂帶的運動性質(zhì)基本一致,其中NW走向的斷裂帶表現(xiàn)出左旋走滑兼有擠壓特征,NE走向的斷裂帶主要為右旋走滑兼有拉張?zhí)卣鳎▓D7)。利用GPS資料進行應變分析,可以監(jiān)測研究區(qū)應變場隨著時間的變化過程[19],進而可以利用應變場資料分析區(qū)域的構(gòu)造力作用方向。金紅林等[17]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研究了張渤帶及鄰區(qū)GPS資料所反映的水平形變速度場和應變場分布特征,應變場結(jié)果顯示,研究區(qū)壓應變方向主要為NE向、張應變方向NW,與本文利用跨斷層和GPS資料獲得的區(qū)內(nèi)主要斷裂帶的運動性質(zhì)基本一致。通過對區(qū)內(nèi)已有地震震源機制解的分析,張紅艷等[20]認為張渤帶應力主軸方向由西北段的NEE向南東段近WE向轉(zhuǎn)變,反映出NE向的拉張作用,這與跨斷層資料反映的張渤帶次級斷裂的運動性質(zhì)相一致。
張渤帶及其鄰區(qū)最典型的構(gòu)造特征之一是沿北西走向在多處與北東走向斷裂相交匯,造成張渤帶的構(gòu)造新活動具有顯著分段活動特征,交匯地段往往是中強震和大地震發(fā)生區(qū)域[3]。已有研究[3、21]認為區(qū)內(nèi)NE走向斷裂與NW走向斷裂相互切錯,伴生活動。有地震史料記載以來,華北北部地區(qū)的破壞性地震與NW向張渤帶以及與之相交的NE向斷裂密切相關,它們共同構(gòu)成區(qū)內(nèi)的主要孕震構(gòu)造[3]。與張渤帶斜交的NE走向的斷裂中自北西向南東主要有懷安-萬全盆地北緣斷裂、懷涿盆地北緣斷裂、延慶-礬山盆地北緣斷裂、沿河城斷裂、黃莊-高麗營斷裂、順義-良鄉(xiāng)斷裂、大興-通縣斷裂、夏墊斷裂、寶坻斷裂、香河斷裂、滄東斷裂、河西務斷裂、潘莊西斷裂、豐臺-野雞坨斷裂、唐山斷裂和寧河-昌黎斷裂等[22](表4、圖8)。已有研究表明,上述斷裂均以正斷運動為主,部分斷裂兼有右旋運動性質(zhì),滑動速率<1mm/a。由張渤帶及鄰區(qū)主要斷裂的運動速率來看,整個首都圈張渤帶地區(qū)的斷層活動性質(zhì)較弱,這與GPS速度場結(jié)果較為一致。
表4 與張渤帶相交NE走向斷裂活動特征Fig.4 Activities of faults trending NE direction which intersect with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GPS反映較大尺度反映地殼形變特征,跨斷層觀測則是所跨斷裂帶近場運動變形的反映。通過對張渤帶及其鄰區(qū)跨斷層資料和GPS資料的綜合分析結(jié),取得如下結(jié)論:
(1)從運動性質(zhì)來看,張渤帶及其鄰區(qū)GPS觀測資料表明NW走向的張渤帶次級斷裂表現(xiàn)出左旋走滑兼有擠壓的運動特征,與張渤帶斜交的NE走向的斷裂以正斷運動為主??鐢鄬淤Y料反映的斷層近場變形特征整體與GPS結(jié)果較為一致,但在部分時段出現(xiàn)相反的運動性質(zhì)。各斷層反映的張/壓性質(zhì)與利用震源機制解獲得的區(qū)域構(gòu)造應力場的主壓/張應力方向較為一致。
(2)從滑動速率來看,GPS資料結(jié)果顯示張渤帶各次級斷裂的平行斷層的滑動速率為0.5~1.5 mm/a,水平垂直斷層方向的擠壓速率,除廊坊-武清斷裂和薊運河斷裂外,其它次級斷裂的速率<0.8 mm/a;基于主成分分析獲取的跨斷層資料反映的張渤帶及其鄰區(qū)斷裂運動綜合運動指標顯示區(qū)內(nèi)斷裂滑動速率<1.5 mm/a,與跨斷層資料逐條斷裂分析結(jié)果以及GPS資料分析結(jié)果基本一致??傮w來看,整個首都圈張渤帶地區(qū)的斷層活動水平較低。
圖8 張渤帶及鄰區(qū)主要斷裂的運動特征Fig.8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in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1]徐杰,宋長青,楚全芝.張家口-蓬萊斷裂帶地震構(gòu)造特征的初步探討[J].地震地質(zhì),1998,20(2):146-154.
[2]賴曉玲,張先康,成雙喜,等.張家口-渤海斷裂帶西緣殼幔過渡帶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4,47(5):798-804.
[3]徐錫偉,冉勇康,周本剛,等.張北-尚義地震的地震構(gòu)造環(huán)境與宏觀破壞特征[J].地震地質(zhì),1998,20(2):135-145.
[4]李忠華,溯有錦,劉祖蔭.麗江7.0級地震滇西實驗場區(qū)跨斷層短基線短水準測量的變化特征[J].中國地震,1998,14(2):140-149.
[5]薄萬舉,章思亞,劉宗堅,等.大地形變資料用于地震預測的回顧與思考[J].地震,2007,27(4):68-76.
[6]牛安福,張凌空,李媛,等.蘆山MS7.0級地震前的形變空區(qū)特征研究[J].震災防御技術(shù),2013,8(4):341-350.
[7]唐方頭,鄧志輝,張培震,等.由跨斷層形變測量反映的華北地塊近期斷裂活動特征[J].中國地震,2004,20(4):399-404.
[8]李臘月,邢成起,武安緒,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綜合分析首都圈跨斷層形變資料[J].中國地震,2011,29(2):246-255.
[9]武艷強,江在森,楊國華,等.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在球面上整體計算GPS應變場的方法及應用[J].地球物理學報,2009,52(7):1707-1714.
[10]占偉,黃立人,劉志廣,等.數(shù)據(jù)缺失對GNSS時間序列分析的影響[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3,33(2):49-53.
[11]Z.Altamimi,X.Collilieux,J.Legrand,et al.ITRF2005: A new releas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based on time series of station positions and earth orientationparameters[J].JournalofGeophysical research,2007,112,B09401.doi:10.1029/2007JB004949.
[12]任金衛(wèi),王敏.GPS觀測的2001年昆侖山口西MS8.1級地震地殼形變[J].第四紀研究,2005,25(1):34-44.
[13]張超.跨斷層位移測量與斷層活動[J].地震,1981,1(5):24-25.
[14]曹建玲,張晶,王輝,等.首都圈跨斷層形變反映的斷層活動方式及其成因探討[J].地震,2011,31(4):77-85.
[15]黃輔瓊,陳颙,白長清,等.八寶山斷層的變形行為與降雨及地下水的關系[J].地震學報,2005,27(6):637-646.
[16]Shen Z K,Zhao C,Yin A,et al.Contemporary Crustal DeformationinEastAsiaConstrainedbyGlobalPositioningSystemMeasurements[J].Journal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2009,105(B3):5 721-5 734.
[17]金紅林,胡新康,王閱兵.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研究張家口-渤海地震帶周邊地區(qū)應變場[J].大地測量學與地球動力學,2012,32(2):7-10.
[18]李衛(wèi)東.應用多元統(tǒng)計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9]楊博,張風霜,韓月萍,等.球面水平應變場無偏計算的實現(xiàn)與濾波[J].地震研究,2011,34(1):59-66.
[20]張紅艷,謝富仁,崔效鋒,等.張渤帶陸地段現(xiàn)代構(gòu)造應力場的非均勻特征[J].中國地震,2009,25(3):314-324.
[21]高戰(zhàn)武,徐杰,宋長青,等.張家口-蓬萊斷裂帶的分段特征[J].華北地震科學,2001,19(1):35-42.
[22]鄧起東,張培震,冉勇康,等.中國活動構(gòu)造基本特征[J].中國科學(D輯),2002,32(12):1 020-1 032.
[23]徐錫偉,吳衛(wèi)民,張先康,等.首都圈地區(qū)地殼最新構(gòu)造變動與地震[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4]冉勇康,陳立春,徐錫偉.北京西北活動構(gòu)造定量資料與未來強震地點的討論[J].地震學報,2001,23(5):502-513.
[25]高戰(zhàn)武,徐杰,宋長青,等.華北滄東斷裂的構(gòu)造特征[J].地震地質(zhì),2000,122(4):395-404.
[26]尤惠川,徐錫偉.唐山地震深淺構(gòu)造關系研究[J].地震地質(zhì),2002,24(4):571-582.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Based on Crossfault Observation Data and GPS Data
CHEN Changyun1,HE Jianming1,LI Layue1,DU Long2
(1.First Crustal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CEA.Tianjin 300180,China;2.China Nuclear Power Engireering Company,Shenzhen 518000,China)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ross-faul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data by regular metho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GPS data by cross-fault observation along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slip rate in and around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condary faults along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re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and have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and the faults which intersect with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have an NE directionbased on the cross-fault observation data.The GPS data show that Zhangjiakou-Bohai fault are active left-laterally with compression component.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on GPS strain rate field and earthquake mechanism dat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tectonic stress of the NW trending faul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GPS strain rate fiel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and around the research zone.The strike-slip rate of the secondary faults along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is between 0.5 and 1.5 mm/a,in normal fault direction,except the Langfang-Wuqing fault and the Jiyunhe fault,the compression rate is less than 0.8 mm/a.The slip rate calculated b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cross-fault leveling data are less than 1.5 mm/a,in according with the results of fault calculated based on cross-fault data one by one. In totally,the faulting activities in and around the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is lower.
Zhangjiakou-Bohai fault;Cross-fault observation;Fault activity;Horizontal motion;Vrtical motion
P315.73
A
1001-8662(2016)03-0017-12
10.13512/j.hndz.2016.03.003
2016-05-23
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2015FY210400);中國地震局科技星火計劃項目(XH15062)
陳長云(1981-),工程師,主要從事活動構(gòu)造與地殼形變研究.
E-mail:ccy_666@163.com.
陳長云,賀建明,李臘月,等.基于跨斷層和GPS資料綜合分析張渤帶運動特征[J].華南地震,2016,36(3):17-28.[CHEN Changyun,HE Jianming,LI Layue,et al.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jiakou-bohai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Based on Crossfault Observation Data and GPS Data[J].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2016,36(3):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