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晨
“沉默不一定是金,有時還是孫子。社會的集體沉默,往往就是悲劇發(fā)生?!?/p>
《沉默的大多數》這本雜文集要告訴你的是,我們不甘于噤聲,不甘于活在這樣無趣的世界里。如今,社會正在激烈地發(fā)生著動蕩和變化,人們的許多觀念也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那么我們是否愿意勇敢地站出來成為一個時代的吶喊者呢?
【作者站牌】
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家。王小波一生酷愛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價值、自由的寫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獨特,富于想象力、幻想力之余,又不乏理性精神。他以喜劇精神和幽默風格述說人類生存狀況的荒謬故事,并透過故事去描寫權力對創(chuàng)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壓制。
【“王小波現象”】
1997年王小波的遽然逝世,成為“王小波現象”的開端。王小波作品被空前地傳播,在民間與知識界都引起巨大反響。各種形式的王小波紀念會、作品研討會層出不窮,一時間“王小波現象”席卷文壇、文藝界與文學批評界?!巴跣〔ìF象”的爆破點在于王小波的雜文。評論界有把“王小波熱”比作繼“陳寅恪熱”之后,自由主義浪潮在中國的第二次復興。
著作名句
①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你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xù)一聲不吭。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么都不說,到了私下里則妙語連珠。換言之,我對信得過的人什么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么都不說。起初,我以為這是因為經歷了嚴酷的時期(文革),后來才發(fā)現,這是中國人的通病。
個性評析:沉默是個雙面的詞語。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現實品讀:2016年8月26日,周口市紀委處置了市教育局一干領導。他們白天到該城南頓八聯村扶貧點慰問,晚上在該城市政府招待所聚餐喝茅臺,更在酒后大打出手。然而,比這些更可怕的是,他們對超標準接待的集體沉默,這簡直就是莫大的諷刺!如此“扶貧慰問”,我們實在看不到一丁點誠意。
②做學問的方面,大家心里有數,我就不加以評論了。至于關注社會,簡直是一目了然——關心的方式大不相同。中國知識分子關注社會的倫理道德,經常赤膊上陣,論說是非;而外國的知識分子則是以科學為基點,關注人類的未來,就算是討論道德問題,也是以理性為基礎來討論。人家那里熱衷于討論倫理道德的,主要是些傳教士,還有一些是家庭婦女。我敢說大學教授站在講壇上,斷然不會這樣說:“你們這些罪人,快懺悔吧……”這與身份不符。因為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個性評析:不要輕易去評價別人,因為你沒有經歷過他的人生。
現實品讀:2009年3月,北京大學孫東東教授表示:“那些‘上訪專業(yè)戶,我負責任地說,不說100%吧,他們至少99%以上精神有問題——都有偏執(zhí)型精神障礙?!睂O東東關于“上訪專業(yè)戶99%以上精神有問題”的驚人表述,沒有一丁點的事實依據。這對于一個精神衛(wèi)生領域的專家而言,隨意下結論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著作回顧】
《我看文化熱》片段節(jié)選(有刪減)
我們已經有了好幾次文化熱。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學,有朋友告訴我說,國內正在熱著。到八八年我回國時,又趕上了第二次熱。這兩年又來了一次文化批評熱,又名“人文精神的討論”??磥砦幕療徇@種現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種近似之處。前兩次熱還有點正經,起碼介紹了些國外社會科學的成果,最近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發(fā)些牢騷:說社會對人文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不端正,知識分子自己也不端正。夫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我們要向君子看齊——可能還說了些別的。但我以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批評熱中多數議論的要點。在文化批評熱里王朔被人臭罵,正如《水滸傳》里鄆城縣都頭插翅虎雷橫在勾欄里遭人奚落:“你這廝若識得子弟門庭時,狗頭上生角!”文化就是這種子弟門庭,決不容痞子插足。我想要說的是,像這樣熱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鏈接《中國成語大會》
央視科教頻道在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后,抓住成語這一中華文化的語言精華做文章,用輕松愉悅的競賽形式向大眾傳遞成語之美,吸引全民的參與和關注。晉級比賽的優(yōu)秀選手有90%是年齡在20—30歲間的年輕人,從而拉升了年輕觀眾對節(jié)目的期待和興趣,帶動了青年人熱衷傳統(tǒng)文化的風潮。
【素材映射】在網絡傳播和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下,蘊藏在古籍中的經典文化正日趨沉睡。傳承百代甄選的中國智慧,弘揚“中國智慧,自成語境”的文化自信,成為國家和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關鍵詞】文化熱
《科學與邪道》片段節(jié)選(有刪減)
有件事正在使我憂慮:中國人和德國人不同。中國人對證明自己的種族優(yōu)越從來就不很在意,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想要證明自己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越性。最近我們聽說,從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之中,即將產生震驚世界的科學成就。前不久我在電視上和一位作家辯論,他告訴我說,有位深諳此道的老者,不用抹膠水,腦門上能貼一沓子鋼。這的確是了不起的本領,但諾貝爾獎總不能頒給一個很黏糊的腦門吧?作家這樣瞎說還不要緊,科學家也有信這個的。像這樣的學問搞了出來,外國人不信怎么辦呢?到那時又該說:科學和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東西一樣,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特異性為基礎的。以此為基礎,劃分出中國的科學。還有外國的科學,那是邪惡的,通通都要批倒批臭。中國數學、中國物理和中國化學,都不用特別發(fā)明出來,老祖宗都替我們發(fā)明好了。中國物理是陰陽,中國化學是五行,中國數學是八卦。到了那時,我們又退回到中世紀去了。
【熱議素材】透過現象看本質
【有話要說】魯迅先生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統(tǒng)文化不可拋棄,但一定要使之與時俱進,因此我們要敢于揚棄,不可抱殘守缺。氣功大師王林關于科學與迷信的謬論并不是絕無僅有。早幾年的“養(yǎng)生大師”張悟本以及讓馬云等人大肆推崇的李一道長,都是科學與邪道相結合的騙人產物。
《有關“偉大一族”》片段節(jié)選(有刪減)
現在的青年里有“追星族”“上班族”,但想要開創(chuàng)偉大事業(yè)的人卻沒有名目,我就叫他們“偉大一族”好了。過去這樣的人在校園里是很多的。當比爾蓋茨先生穿著一身便裝,蓬著一頭亂發(fā)出現在校園里時,和我們當年一樣,屬于“偉大一族”。剛回中國時,我?guī)н^的那些學生起碼有一半屬“偉大一族”,因為他們眼睛里閃爍著夢想的光芒。一次,我問朋友最近在忙什么,他說坐在那里給人家操作軟件包。氣得我吼了起來:“咱們這樣的人應該做研究工作,誰給他打軟件包?”但是他說:“人家給錢就得了,管它干什么?!蔽乙幌胍矊?,誰要是給我一年三四萬美元讓我“打”軟件包,我也給他“打”去了。這說明現在連我也不屬“偉大一族”。但在年輕時,我們曾有過很宏偉的夢想?!皞ゴ笠蛔濉辈皇强障爰?,不是只會從眾起哄的狂熱分子,更不是連事情還沒弄清就熱血沸騰的青年。他們相信,任何美好的夢想都有可能成真。換言之,不能成真的夢想本身就是不美好的。
【熱議素材】夢想/堅持
克里斯·加德納,他的名字或許沒有家喻戶曉,但他的故事卻早已被人熟知。他把自己用生命詮釋的責任和堅持奮斗以及如何去實現夢想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2006年,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他曾背著醫(yī)療儀器四處推銷卻處處碰壁;他曾因事業(yè)失敗,身無分文,無錢交稅還款;他更因失敗被妻子拋棄,無家可回的他帶著兒子睡在地鐵、衛(wèi)生間,排隊等待救濟。最后,他以自己對夢想的堅持,創(chuàng)辦了屬于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
【有話要說】拋棄學生時代對理想的追求,庸碌一生,這就是“偉大一族”的墮落。這樣的墮落一旦產生,人生便充滿了被動。堅持,趁我們還年輕。年輕本身就是追夢的最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