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江南一帶農(nóng)村里過清明夜時都要吃螺螄,而且還要將吃下來的螺螄殼在夜晚時拋到屋頂上去。這到底是為啥呢?
相傳,南宋末年時天下大亂,北方蒙古兵南下?lián)寠Z大宋江山,大批的蒙古兵來到南方,占領(lǐng)了杭州,這批蒙古兵時常到杭州周邊的鄉(xiāng)下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老百姓對這些蒙古兵恨之入骨,曾一次又一次地起來反抗,終因寡不敵眾,一次次的反抗都被鎮(zhèn)壓下去。
有一次,有一個小隊(duì)的蒙古兵來到了余杭超山的泰山街上,在村坊里駐扎了下來,強(qiáng)迫村民們向他們供住供吃,違者格殺勿論,嚴(yán)重的還要滿門抄斬。村坊上得罪不起,只好給吃給住,還得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他們。
可沒過多久,這批蒙古兵惡性不改,恩將仇報(bào),經(jīng)常打罵小孩,強(qiáng)奸婦女。
當(dāng)?shù)氐睦习傩諅€個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有朝一日除掉他們。
有一天,大伙在田頭勞動時訴說起了這批蒙古兵的罪狀,忽然,有一個姓邵的年輕人喊了起來:“鄉(xiāng)親們,我看這批蒙古兵人也不多,我們干脆將他們殺掉算了!”
這一說,當(dāng)即得到大家的贊同。這個說:“好呀,我早忍不住了!”那個講:“我們晚上動手,趁他們睡覺的辰光讓他們見閻王!”大家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討論究竟如何殺這些蒙古兵。
最后還是那個姓邵的年輕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再過三天是清明了,清明夜這天我們家家吃螺螄,晚上聽我信號動手?!薄笆裁葱盘??”那姓邵的年輕人又說:“信號蠻簡單,我到時候會將螺螄殼拋到屋頂?shù)耐咂?,那聲音會很響,聽到后鄰舍隔壁一起拋螺螄殼,那聲音肯定全村都能聽到,大家聽到聲音后就一起動手!”大家一聽,紛紛說好,以拋螺螄殼發(fā)出的響聲為信號,到時全村人一齊動手。
很快,清明到了。清明夜這天,泰山街一帶的村民們比往年過年都還要來得熱鬧,家家戶戶殺雞殺鴨,備足酒肉螺螄。
到了傍晚時分,他們便熱情招待這些駐扎在泰山的蒙古兵,給他們送酒送菜。那些蒙古兵哪知是計(jì),個個心花怒放,放開肚皮大吃大喝,不一會兒就都一個個醉得東倒西歪了。
天黑下來了,那姓邵的年輕人看看時機(jī)差不多了,當(dāng)即將一碗螺螄殼拋向屋頂?shù)耐咂?,只聽“嚓啷啷”一聲響過,家家戶戶都拋起了螺螄殼,到處都發(fā)出“嚓啷啷”的回聲。
“殺!”那姓邵的年輕人一聲令下,村民們紛紛拿起早就準(zhǔn)備好的刀棍,齊喊:“殺!殺!殺!”將這批蒙古兵統(tǒng)統(tǒng)殺了個精光。
后來,當(dāng)?shù)氐睦习傩諡榱思o(jì)念這次殺蒙古兵的成功,每年到了清明夜,家家戶戶都要吃螺螄,并要把螺螄殼拋向屋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獨(dú)特的習(xí)俗,并延伸到了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