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令
這幾天在追《請回答1988》,其中有一集是金正煥的媽媽有事要回娘家一趟,所以要離開家里幾天。
在她離開之前,她很嚴肅地給家里的丈夫還有兩個兒子上了一堂“接下來這幾天如何保證你們活下去”的教學(xué)課。媽媽出門臨走前還在嘮叨:要注意瓦斯,洗手間的馬桶開關(guān)要使勁按一點,野菜今天要吃完不然會壞掉……三個男人不耐煩地催促她離開,她依舊一步三回頭“真是挪不開步啊,挪不開步啊……”
媽媽離開胡同的一瞬間,家里這三個男人馬上如同從牢里放出來一樣。爸爸躺在地上蹺起二郎腿看電視,直接用腳丫按遙控器換臺。大兒子用白糖泡飯吃,而且撒了整整半包糖。小兒子光著膀子吃了一地的薯片。兩天下來,家里里里外外被搞得烏煙瘴氣。
后來突然得知媽媽要提前回家,并且已經(jīng)在火車站了。家里三個男人那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火速收拾完家里的一切。媽媽到家走進家門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家里整齊干凈,跟她離開之前沒有異樣。丈夫走到她耳邊說了一句:你看吧,你不在,我們也一點沒有不方便呢。
媽媽那一刻臉上的表情很復(fù)雜,繼而是失落。她默不吱聲,躲回房間里去了。
還是小兒子正煥貼心,他疑惑自問:很奇怪,我們做得這么好,為什么媽媽回來會不開心呢?他旁邊的小伙伴東龍回答了一句:因為媽媽不在家,而你們還過得很好。
正煥一語被點醒。他回到家里,把哥哥在煮面的手故意燙得紅腫,然后大喊媽媽救命。他回到房間里把自己衣柜的衣服打亂,然后大喊媽媽說找不到內(nèi)褲……媽媽一臉嫌棄的表情忙來忙去,可是抑制不住得意的眼神念著:你們真是我的冤家,沒有我你們怎么活呀!什么都做不好……
一通忙碌下來,媽媽突然就高興起來了。
這個劇情太觸動我,以至于來來回回翻看了好幾遍?;蛟S是自己越長大,才覺得有父母的嘮叨唆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每次有假期回到家里的時候,即使我自己廚藝不錯,可是在我媽面前我從不露手。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想要證明沒有她我也不會被餓死,我也可以在另一個城市里過得很好??墒呛髞砦野l(fā)現(xiàn)我每次頂撞這一句的時候,她并沒有很開心。
于是我換了一種方式,每一次回家我都點名要吃我喜歡的那一道菜。那幾天假期里的每一頓飯的分量加起來,可能在后面要花上我一個多月的跑步才能調(diào)節(jié)過來。可是我依舊樂此不疲,并且一邊吃一邊說著:我饞這個真是好久了啊!
“存在感”這個詞語之于我們而言太重要了。
我曾經(jīng)的一份工作里,有個總監(jiān)在公司里特別受歡迎。有一天公司開大會,我跟另外一個女生布置準(zhǔn)備工作。小姑娘剛?cè)肼毑痪?,加上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公司的高層領(lǐng)導(dǎo),所以有些緊張。會議臨開始前,領(lǐng)導(dǎo)們陸續(xù)入座。小姑娘在端茶倒水的時候差點把開水灑了出來。那個場面很尷尬。
就在我還在腦袋放空的時候,就是那位傳說中極受歡迎的總監(jiān),把小姑娘喊了過去,然后說,我一會兒要演示的PPT拷在我的U盤里,忘了拿過來了。小姑娘靈機一動說了一句,呀,我的電腦跟U盤都有備份,您現(xiàn)在可以直接用呢??偙O(jiān)報之以溫和的微笑,說了一句,太好了,幸虧有你,否則我今天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小姑娘那一刻愣住了,三五秒過后回過神來,感激到聲音顫抖,就差沒有淚流滿面了。
這個小細節(jié)讓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是這個總監(jiān)如此大受歡迎——他太懂得給人以“被需要”的尊重了。后來我漸漸意識到,除了那些在工作專業(yè)上很厲害的人之外,還有一種人在職場里很受歡迎,那就是他在某一方面很懂行。
于是我們知道下班聚餐的時候找誰推薦餐廳,節(jié)假日打折的時候問誰推薦品牌,我們還知道自己不舒服了就找那個懂得養(yǎng)生的同事聊幾句。辦公室甚至還有個男生一年四季都會帶一小瓶鹽在身上,這個習(xí)慣讓我們覺得很詭異??墒菗?jù)說他有比較嚴重的潔癖,洗手洗杯子都需要用一丁點鹽。有一天公司下午茶買了一盤菠蘿回來,大家都說要泡一下鹽水才好吃??墒寝k公室里哪里有鹽呢?結(jié)果所有人不約而同大喊出了那個“為自己帶鹽”的男同事的名字。就是這些生活化氣息濃郁的同事的存在,才讓我覺得枯燥的工作有了一些樂趣可言。
我們需要這些有千奇百怪長處的人的存在,我更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想到我。
我以前是一個會把所有心事放在心里的人,有個前輩提醒我說,你這么下去會沒有朋友的。他仿佛看透了一般,于是赤裸裸地揭穿我:你比別人要強,這是優(yōu)點,也是致命傷。如果你總是把所有的負擔(dān)都自己扛,從不對朋友分享或者哭訴,時間久了,再好的朋友也會覺得你并不在意他們。當(dāng)他們知道你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他們會難免失望。因為朋友存在的意義就是在于相互需要和被需要的。
這一番話過后,我就是那一夜給在遠方的一個閨蜜打了一個電話。我還沒開口,眼淚就掉下來。她電話里說,你先慢慢哭,我什么都懂,等你平靜了再跟我說。我哭得更加不能自已了。
我很珍惜那個愿意半夜里接到我電話也不抱怨的人。我也愿意在日常有規(guī)律的生活里,偶爾某個夜里接到響起的電話,對方那一頭開口就是崩潰大哭以及語無倫次的發(fā)泄。而我在這一頭也不會生氣,反而是欣喜萬分。
這樣的時刻太少,大多數(shù)人都活在拿起電話不知道打給誰的愁緒里。這樣的朋友太少,所以每一次我都會感恩對方陪伴自己一同感受喜怒哀樂的深夜時刻。
韓國電影《我的黑色小禮服》有一句臺詞:我怕你過得比我好,但我更怕你過得不好。此刻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我媽的面孔,旁白就是:我怕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們過得不好;可是我更害怕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們也能過得很好。
唉,這得是人類最糾結(jié)的情感部分了??墒菬o法否認的是,我就是需要這么些有點矯情而又復(fù)雜的思緒,就是需要這一番“被需要”的能力,來建立我的自信,來給予我報答父母的感激,來回饋那真誠以待的友誼。
生而為人,我們需要太多的借口活下去。而這一份“被需要”,就是我們可以更有勇氣活下去的存在感。
而這份存在感,便是一種使命。
(步步清風(fēng)摘自佳人網(wǎng)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