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帽子”趣考綠色何以遭此厄運(yùn)
在色彩的認(rèn)知上,古時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在古人眼里,綠色是一個“卑賤”的顏色。
《廣韻》中解釋綠為“青黃色”,孔穎達(dá)注疏“綠,蒼黃之間色”。現(xiàn)代色彩學(xué)將色分為原色、間色,原色有紅黃藍(lán)三種,即“三原色”,古代我國將原色稱作“正色”,正色有紅黃藍(lán)白黑五色,正色的地位是很高的。如秦朝以“水德”王,“水色黑”,因而秦代的旌旗都是黑色的;古人認(rèn)為地是黃色,位置在中央,所以皇帝服黃色。到清代有正黃白紅藍(lán)和鑲黃白紅藍(lán)“八旗”,都是正色,而綠旗兵排在八旗之外,皆是漢人軍隊。綠之地位不高,就因為它是間色,是藍(lán)色和黃色調(diào)和而成的。
綠色喻為“賤”自《詩經(jīng)》始,《邶風(fēng)·綠衣》中“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是說古人以黃色為上,綠色為下,而綠做了上衣,黃做了下裳,上下易位,比喻夫人失位賤妾上僭,所以“心中憂矣”。綠色在三千年前已被視為卑微卑賤,至于綠帽子更是有源流可查的。
“戴綠帽子”是指妻子與別人私通的丈夫,這種說法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春秋時,有賣自己的妻女求食者,都要裹綠頭巾,以別貴賤,從這里看已經(jīng)有了羞辱的意味。到了漢代仍然如此,《漢書·東方朔傳》中記,館陶公主是漢武帝的姑母,中年后寡居。后來和很年輕的情夫董偃出雙入對,一日漢武帝來看姑母,她讓董偃出來覲見,董戴“綠幘”謁見漢武帝,這種打扮是奴才身份。李白有詩云:“綠幘誰家子,采珠輕薄兒。”《封氏聞見記》記載,唐代貞元年間,延陵令李封對凡是犯罪錯的官吏不加杖罰,只是讓其裹綠頭巾以羞辱,錯誤嚴(yán)重的戴得時間長,輕微的則短,可見“戴綠頭巾”已經(jīng)作為了一種懲戒。
綠色到了元代更是卑賤了,“戴綠帽子”成為典章中的條例。元典章對綠衣綠頭巾作了明文規(guī)定,至元五年(公元1111年),準(zhǔn)中書省札,凡娼妓之家,其家長親屬男子均要戴綠頭巾,其實這已經(jīng)有了特殊行業(yè)的著裝規(guī)定。到了明朝,規(guī)定伶人不僅要裹綠頭巾,還要兼穿綠衣,在那個時候,穿綠不僅僅是卑賤了,還是對人的一種侮辱,這就發(fā)展到后來罵人用“戴綠頭巾”“戴綠帽子”,這種罵人話的由來始自元明以來的典章。
穿綠是對人的輕賤乃至侮辱大概只有我們古代如此?!堆嘁碓r謀錄》記,李后主投降后朝京師,群臣隨才任吏,但公卿將相多為小官,而官服一律為綠色,“以示別于中國也”。綠色降官服與衣緋著紫的朝官服一目了然,投降的官員歷來如此,其中輕蔑侮辱的成分不言自明。的確,綠色從色彩角度說不如紅的鮮艷奪目,陳望道曾說過:“試披綠衣服于小孩身上,不見其若何歡躍,如披以紅衣,小孩必狂喜跳躍為榮?!钡G色是植物的顏色,古人多以自唱:“綠浮杯影月篩花”“批頰穿林叫新綠”,詩人雖然喜愛自然的綠,然而一穿在身就成了卑賤。
據(jù)《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