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基地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送入預定軌道,將很快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搭載神舟十一號飛船的景海鵬和陳冬兩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生活33天,這將創(chuàng)造中國載人航天在軌飛行時間的新紀錄。按計劃,舟十一號飛船入軌之后,將與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進行對接組成組合體,兩名航天員將在天宮二號內完成系列在軌試驗和科學實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表示,為了進一步保障航天員的安全,提升飛船自主運行的能力,飛船系統(tǒng)設計了在軌自主應急返回的救生方案。在載人交會對接中,由于任務的需要,神舟十一號飛船要頻繁變軌,以往實行的地面計算落點的方式可以為航天員安全返回提供幫助。一旦飛船與地面失去聯(lián)系,導致地面指揮系統(tǒng)無法為飛船計算準確的落點,飛船將啟動自主應急返回系統(tǒng)。屆時,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儀表控制器應用軟件將為保障航天員的安全再加一道重要的砝碼。它可以進行軌道預報,并通過神經(jīng)網(wǎng)絡計算落點的控制參數(shù),尋找落點的優(yōu)選方案,進而實現(xiàn)飛船的自主應急返回。
另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研發(fā)的總體部熱控分系統(tǒng)為飛船設計了神奇的“外衣”,就像我們人類的衣服一樣,天冷時能保暖,太陽照射時能防曬,同時衣服還能夠隔離灰塵、霧霾等有害因素對皮膚的傷害。
這些都從外部為宇航員提供了安全舒適的飛行環(huán)境。有了這些保護措施,宇航員的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障。這次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運行也有力地證實了我國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