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榮
對于在韓國部署“薩德”,最感到糾結的是中國和韓國。中韓之間對于對方可能都有過高的期待,都受制于愿望思維。中國可能過于期待韓國顧及當時較好的中韓關系而不部署“薩德”,而韓國則可能期待中國顧及較好的韓中關系而不對韓國部署“薩德”采取強硬反制措施。雙方之間可能都出現(xiàn)了偏離客觀現(xiàn)實的判斷。
我們需要了解韓國方面到底是怎么看“薩德”問題的。關于“薩德”問題討論的起點,一是朝鮮的核開發(fā),二是美國的全球導彈防御系統(tǒng)。韓國自身安全受到來自北方的嚴重威脅,呼應或者邀請美國來部署導彈防御系統(tǒng)。在韓國人看來,這是不得已的選擇,安全問題涉及生死存亡,為了安全利益只能犧牲一些經濟和外交利益。特別是在朝鮮不顧聯(lián)合國決議、屢次進行核試驗和導彈發(fā)射試驗的情況下,面臨如此嚴重的安全威脅,只有美國才能保護韓國,韓國在安全上也只能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此外,朝鮮核導試驗的頻率如此之快、能力提升如此明顯,美國大選候選人的大膽言論使韓國方面出現(xiàn)了韓美同盟可能弱化的擔憂,諸多因素都使韓國感覺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因此倉促做出部署的決定。韓國國內不少人對于政府決定部署“薩德”并不奇怪,只是覺得這么快就公布部署“薩德”的決定有些意外。從韓國國內來看,2016年4月13日的國會選舉是一個重要的事件,原本勝券在握的執(zhí)政黨遭受挫敗,出乎意料地輸?shù)煤軕K,不僅沒能獲得過半數(shù)席位,還喪失了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本來關系很僵的青瓦臺和執(zhí)政黨之間就需要抱團取暖,爭取保守和中間選民的支持。
2016年10月11日,韓國星州郡和金泉市居民在首爾集會,要求取消部署“薩德”。
韓國方面對于“薩德”可能影響韓中關系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有一些僥幸心理和愿望思維作祟。韓國決策層希望韓中關系不會受到“薩德”的影響,韓中之間還能維持原有的政治和經濟合作,韓國還可以繼續(xù)從中韓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根據韓國《中央日報》7月5日發(fā)表的對新一任國會議員的調查,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中韓關系肯定會受一些影響,但不會很嚴重,可以在部署之后再尋找恢復中韓關系的方案。樸槿惠總統(tǒng)在做出部署決定時可能也持這樣的想法。7月8日“薩德”部署決定公布當日中午,樸槿惠總統(tǒng)在青瓦臺宴請執(zhí)政黨國會議員,頗有完成一件大事“慶功宴”的意味。另外此時正值南海仲裁結果將在7月12日公布,韓國認為對于中國來說南海問題是比朝鮮半島、“薩德”問題更重要的問題,一旦仲裁結果公布以后,中國必將全力來應付南海問題,就會顧不上“薩德”問題了,因此就選在這個時間之前來宣布部署決定。這種做法讓中國非常難以理解、難以接受,但不少韓國人真的這么想。在決定部署的過程中,軍方可能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公布部署決定當日,韓國外長被披露出現(xiàn)在百貨商場中,可能他根本不知道那天要公布,也表明外交部、或者說外交方面的擔憂可能被排除在決策之外。
中國方面認為,“薩德”超出韓國自身防御的要求,嚴重破壞了地區(qū)戰(zhàn)略平衡,美國以防御朝鮮導彈威脅之名,行遏制中國之實,美韓針對中國是“司馬昭之心”,是“項莊舞劍”。韓國方面并不認可,而是一直強調“薩德”是“純防御”,是在“舞盾”不是“舞劍”,中國不讓韓國部署就是在干涉韓國內政。因此,中國媒體上反對“薩德”的聲音高漲之時,也正是不少韓國人對于中國心生憤怒和反感之際。在韓國國內其實也有很多從國家利益出發(fā)反對部署的聲音,但是,這些反對人士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中國政府代言人”、“韓奸”等帽子。樸槿惠總統(tǒng)甚至用“不純勢力”來表征反對部署的人。這是韓國民主化20多年來很罕見的詞匯,令人回想起曾經的專制時代??梢?,在“薩德”問題上,韓國的輿論環(huán)境并不那么民主。
可以說,韓國嚴重低估了“薩德”對中韓關系的損害程度。韓國沒有想到、也不能理解中國為什么對“薩德”做出如此強烈的反應。韓國決策者認為或者期待,中韓在經濟上相互依賴,雙方自貿協(xié)定已經生效,中國是世貿組織成員,所以中國沒有手段對韓國進行制裁。與此同時,韓中雙邊關系這么好,中國會顧全大局,不會對韓國采取嚴厲措施。韓國方面忽略了最關鍵的兩個問題,一是中國對“薩德”問題的性質判斷與韓國截然不同,中國認為它是破壞了地區(qū)戰(zhàn)略平衡,性質惡劣,后果嚴重;二是中韓之間的經濟依賴是不對稱的,中國一旦認為對自身安全利益構成損害,是有空間可以做出反應的。
一旦美韓在半島部署“薩德”,地區(qū)局勢將會產生連鎖反應。中韓關系的惡化首當其沖。受益最大的肯定是美國,這是韓國自身防御的一小步,卻是美國全球導彈防御系統(tǒng)向前推進的一大步。俄羅斯很可能會加大在遠東地區(qū)的導彈部署。萬一出現(xiàn)戰(zhàn)爭狀態(tài),中俄會在對美沖突的情況下把“薩德”等系統(tǒng)鎖定為首輪軍事打擊目標。對于韓國來說,尤為重要的是朝鮮的反應。從韓國決定部署以后,朝鮮的導彈發(fā)射和核試驗行為明顯加速,韓國雖借機強調部署的必要性、正當性,但也不能排除部署的決定又刺激了朝鮮,南北之間安全困境進一步加深。日本會加快軍事化的步伐,韓美日同盟體系加固,原本中韓之間對于日本軍事化的警惕共識被打破。一言以蔽之,一旦韓國部署“薩德”,東北亞地區(qū)不得不在一個更具威脅的高度建立一種新的戰(zhàn)略平衡,這對地區(qū)各方都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事態(tài)。對于短期看來可能自認為受益的美韓,長期來看,也不見得是一種福音。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