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振
人間有味是清歡
文_劉振
而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樂于清歡的人,一顆小草、一滴水珠、一陣細雨,足以讓我感受到一份清欣、歡愉。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慢慢。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是蘇軾著名之詞一闋。才疏學淺的我,居然愛上了他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何謂清歡?因為生活閱歷的不同,每個人的感受應有所不同。而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樂于清歡的人,一顆小草、一滴水珠、一陣細雨,足以讓我感受到一份清欣、歡愉。
小時候,被問理想是什么?我們總是想到了科學家、畫家、作家……長大了才知道,很多種所謂“家”與我們沒有任何關系,我們只不過是和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成了家。少年時的友情,成家后的感情,難忘回味的親情,與青春懵懂里的愛情,離別時的惜情,是相距甚遠的。漸漸的,家,成為了一種責任,它,讓我們成長。久而久之,柴米油鹽醬醋茶交響曲,并不是那么動人的,這就需要自己為自己酌出平淡生活的清歡。
在繁雜瑣碎生活中,音樂,是我的清歡,它讓我擁有了一顆淡定的心,不失激情。我喜歡梅艷芳《女人花》的那份深沉,喜歡侃侃《雨花石》的那份純粹,更喜歡古箏曲《春江花月夜》的那份雅致……有了這些動人的樂曲,家中需要清掃的塵,廚房需要清理的灶,變成了一份快樂,一種享受。家,便成為了心的歸宿,愛的港灣。
從學堂到社會,我們也曾有過遠大的抱負,希望做著熱愛的事業(yè),希望功成名就。然而,現(xiàn)實會讓我們驚嚇一跳,我們的工作有時不僅與學的專業(yè)無關,與興趣更是無關。入職后,我們在一群陌生人中忐忑,在實際工作中緊張。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時候,誠信待人,未必換得誠心。有時候,廢寢忘食,未必得到認可。漸漸的認識到,工作,也是一種責任,它讓我們成熟。終于懂得了,付出的本身就是一份收獲。
時間匆匆流逝,在經歷中成長歷練,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在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中,閱讀是我的清歡,它讓我思路清晰,勇往直前。我的床頭常放著各種書。我喜歡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給我唯美;我喜歡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我力量;我更喜歡周國平的《靈魂只能獨行》,有時孩子們的書籍也能帶來許多別樣的感受,讓我懂得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有了這些名家的陪伴,我便珍惜與我有緣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時時清歡。
歲月的車輪吱吱呀呀碾過。看著青春懵懂的孩子,像當初的自己,那么幼稚,是清歡;看著母親的小菜園,滿含生機,是清歡;看著多年不見朋友,依然傾心相待,是清歡。
“用頂風迎雨的態(tài)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边@就是我,熱愛生命,珍惜生活,在平淡的生活、工作中處處撿拾著屬于自己的、最有味的——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