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馮祎
圖片提供 :焦作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編輯 :張晶晶
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
作者 :馮祎
圖片提供 :焦作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編輯 :張晶晶
古人以太行為“天脊”,以黃河為“地脈”,山為陽,河為陰,成就了古老的太極文化。太極拳是這種文化的一個載體,而滋陰補陽、非覃懷之地而不生的名貴地方特產——“四大懷藥”,則是這種文化的另一個載體,它們共同秉承了中華古老文化的精髓——“養(yǎng)心、養(yǎng)性、養(yǎng)生”。
夏時,焦作被稱為“覃懷”,《尚書·禹貢》記載:“覃懷底績,至于衡漳”,時屬冀州。隋、唐、宋時期為河內縣,為懷州治所,故稱作“懷州”。明朝洪武年間,稱“懷慶府”,后經清朝一直延續(xù)到中華民國二年廢府存縣。明清時期素有“懷府八縣”之稱。新中國成立后,原懷慶府所轄各縣的歸屬多有變化,直到1986年1月,歸屬焦作市管轄。
焦作北依巍巍太行山,南臨滔滔黃河水,形似牛犄角,世稱“牛角川”, 而“懷”貫地名之始終,意喻太行與黃河的懷抱之意。有人用“背靠太行山,腳踏黃河灘,中間夾個牛角川”來形容焦作這塊黃土地的地理位置倒也十分貼切。地處黃河沖積平原的焦作,采擷了黃河上游各個地區(qū)不同地質條件的豐富營養(yǎng),又吸納了太行山巖溶地貌滲透下來的大量微量元素,加上太行山的庇護,集山之陽與水之陰于一體,土地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水質奇特,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按翰贿^旱、夏不過熱、秋不過澇、冬不過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氣候環(huán)境,造就了山藥、菊花、地黃、牛膝“四大懷藥”獨有的外觀和質地,其獨特的藥理效果和滋補作用也無與倫比,堪稱大自然賜予焦作這方熱土的天然無價之寶。
中醫(yī)注重治病養(yǎng)生,歷來非常重視藥材的生產地和加工炮制。孫思邈《千金藥方》云:“用藥必依本土”。懷慶府所產的懷藥以其獨特的確切療效為歷代醫(yī)家所看重。20世紀70年代,國家為緩解懷藥產銷矛盾,曾經向18個省區(qū)引種懷山藥、懷地黃,結果引種后品種退化,藥性大減。正所謂,“物離其本土,則千周同而效異”,懷藥只有生長在懷川大地,才有其獨特的醫(yī)藥和食補療效。歷史證明,懷藥一旦離開懷川這片沃土,藥理效果便大打折扣。而即便是在焦作本土,所有的藥農也都知道,懷山藥、懷地黃種植一茬后,原種植之地分別需要5—8年的休養(yǎng)才能復種,不能重茬。有人說:大自然偏愛焦作。的確,巍峨的群山,肥沃的土地,使焦作出產的“四大懷藥”成了造福人類的“國藥之寶”,享譽海內外。
焦作地區(qū)種植山藥、菊花、地黃、牛膝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這里的百姓素有種植、加工和食用四大懷藥的傳統(tǒng),并且隨著歷代藥農的生產實踐,把這種文化傳統(tǒng)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之久?!芭倥Oタ礂l,刨山藥看毛”“抓住一年,可當三載”“失其地,則性問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等諺語和習語是懷藥種植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是對懷藥神秘感的一種敬仰。
據(jù)記載,早在公元前710年的相關資料記載中,就有覃懷人種植地黃的記載。唐代記載了地黃的“古人種子,今惟種根”“以葦席圍編,如車輪,徑丈余,以壤土實葦席中為壇。壇上又以葦席實土為一級,比下壇徑減一尺。如此數(shù)級,……至春分時,自上層取之,根皆大而不斷,不被斷傷。”北宋牛膝的種植技術已經達到了“今西京作畦種,有長三尺者最佳?!本栈ǖ脑耘嗉夹g可以用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來證明:“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有資料顯示,宋、明時期,四大懷藥被公認為地道藥材,藥農種植懷藥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栽培面積日益擴大,產量也迅速提高。到清朝末年,懷山藥的種植面積已達900公頃,總產量超過百萬千克。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山藥野生和家種的藥物功效作用:“薯蕷臂,味入藥,野生者為勝,若供饌則家種者良?!鼻∥迨哪?,懷慶府河內縣令范照黎作詩曰:“鄉(xiāng)民種藥是生涯,藥圃都將道地夸。薯蕷籬高牛膝茂,隔岸地黃映菊花。”此詩真實地描繪了古代懷川人民種植四大懷藥的歷史情景。據(jù)專家考證,四大懷藥是由焦作北部太行山中的野生種馴化而來,在沁陽神農山的老君洼一帶,至今保留著山藥溝、菊花嶺、地黃坡、牛膝川等自然地名。而且附近的農民還能采集到野生的地黃、山藥等眾多藥材。
1992年出版的《四大懷藥的研究與應用》中也寫道“太行山小北頂?shù)睦暇萦幸吧剿帲數(shù)胤Q鐵耙齒山藥,系懷山藥的原種?!庇惺妨媳砻鳎怨?34年封建諸侯衛(wèi)桓公以懷山藥為貢品進獻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懷藥一直作為貢品進獻歷代王朝。
2006年9月,博愛縣的一個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三根陶質的山藥,經專家研究認為就是鐵棍山藥。同墓出土的還有冥器汽柱陶鍋和實用的鐵鍋,這三種東西在一個西漢早期的古墓中出土,有幾段折斷的山藥還在陶質的汽柱鍋中放著,汽柱鍋又放在大鐵鍋內。經專家鑒定,它就是山藥和煮山藥的鍋,斷代上認定它是西漢早期。由此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焦作的懷山藥在西漢早期已開始人工栽培并食用。千百年來,四大懷藥以其獨特的藥效和滋補作用蜚聲海內外,歷代中藥典籍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本草綱目》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神農本草經》也載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宋《圖經本草》載:“牛膝生河內山谷……今江淮、閩粵、關中亦有之,然不及懷州者真”;宋代醫(yī)學家蘇頌曰:“菊花處處有之,以覃地為佳”;在《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中,懷地黃一藥共見14處。史載,沁陽城關郝圪垱村(今水北關村)“大道寺”后院所產地黃橫斷面有“菊花心”者為地道藥材。明清時全國各地的懷藥商行均懸掛“大道寺地黃”招牌,以示正宗。而懷山藥則以沁陽市山王莊鎮(zhèn)大郎寨廟后所產質量為上乘,凡銷往各地的山藥必標明“懷郎”字樣,歷代朝廷征收懷藥貢品時,均點名要大郎寨產的“郎山藥”。
1914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四大懷藥作為國藥展出,備受各國醫(yī)藥學家的贊譽和稱道。1962年,國家從《本草綱目》中記載的1892種中藥材中優(yōu)選出44種作為“國寶之藥”,四大懷藥俱列其中。在國家公布的地道藥材名錄中,四大懷藥名列河南地道藥材之首。尤其是懷山藥以其無可爭辯的滋補作用而號稱“懷參”,在國際市場十分走俏。2006年12月,在由中國食品烹飪協(xié)會主辦的2008年北京奧運推薦食譜菜品展上,焦作的四大懷藥入選2008奧運會食譜。2008年,四大懷藥種植與炮制工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焦作歷史上,不但孕育出了韓愈、李商隱、司馬懿等歷史名人,同時也是名震四海的太極拳發(fā)祥地,這方寶地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名人和藥商成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人和商會。而四大懷藥的文化傳承,始終與一個名震全國的商幫組織密不可分,這個商幫就是由懷慶藥商組成的懷幫。在焦作所轄的溫縣、武陟、沁陽、博愛、孟州、修武等六縣市,種植和加工懷藥的藥農和藥商世代相傳,都有十分清晰的傳承人譜系。明朝末年,劉村李氏始祖李倜帶領四個兒子自山西洪洞移民遷至今博愛劉村,最初靠種植販賣懷藥鮮貨為生,后來開店經營,創(chuàng)建了一個擁有多家分店的懷商老字號——協(xié)盛全(也稱協(xié)盛堂),產品遠銷天津、濟南等地。到了第三代李國順當家時,他看到經營懷藥鮮貨同加工后的正品價格相差懸殊,于是派店員外出學習懷藥加工技術,自辦加工作坊。由于嚴遵古法炮制,工藝精細,協(xié)盛全的懷藥迅速享譽海內外,分店遍及開封、武漢、衡陽、廣州、上海等地。
劉村李氏后人李裕光介紹說:“在太平天國阻斷南藥北進路線時,北京老字號同仁堂一度因原料緊缺而生產停頓,陷入經營困境。協(xié)盛全聞訊急調各分店庫存藥材低價賒銷甚至無償相贈,幫助同仁堂渡過難關。同仁堂復興后,與協(xié)盛全成為至交,所需‘四大懷藥’均由協(xié)盛全提供,這種關系一直保持到解放后公私合營時。”
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明末,懷慶府的懷藥生產銷售已形成規(guī)模,府屬八縣的藥商紛至府城(即沁陽)開設藥材行棧。到了清朝中期,城中藥材行棧已發(fā)展到100多家,杜盛興、協(xié)盛全、保和堂等在全國開有分店的巨商有數(shù)十家,一年兩次的沁陽藥王廟藥材大會吸引四??蜕糖皝斫灰祝诞敃r國內五大藥材大會之一,“懷慶藥都”成為我國四大藥都之一。清康熙年間,懷慶藥商形成龐大的“懷幫”隊伍,縱橫全國,富可敵國,有“十三幫一大片,比不上懷幫一個殿”之譽,成為國內“十三藥幫”的領袖,相繼在武漢、天津、安國等地修建懷慶會館和藥王廟,并開設藥行,懷藥產品通過廣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口岸銷往東南亞及歐美各國。而經營懷藥的“懷幫”則充分整合歷代醫(yī)藥學家的論述和藥典記載,打造了“四大懷藥”的品牌,并借助藥王孫思邈在懷川行醫(yī)的歷史傳說,通過大量修建藥王廟,敬奉藥王孫思邈,建立體系完善的懷藥文化,提出“醫(yī)不見藥王不妙,藥不敬藥王不靈”的信條,為懷藥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huán)。在當?shù)厣踔廖覈_灣和東南亞等受懷藥文化影響的地區(qū),姑娘出嫁時,在壓箱寶物中總少不了一段系著紅繩的干山藥。
歷代醫(yī)圣贊懷藥治病養(yǎng)生兩相宜
唐代孫思邈所撰《千金翼方》曰:“懷州出牛膝”。
明朱棣《救荒本草》記載(懷山藥):“懷孟間產者入藥最佳”。
明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載:“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
明陳嘉謨《本草蒙筌》:“地黃以江浙壤地種者,受南方陽氣,質雖光滑而力薄;懷慶府產者,稟北方純陰,皮有疙瘩而力大”。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論述更是詳盡:說懷山藥“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稱“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亦各處隨時興廢不同爾”,稱懷地黃可以“填骨髓,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fā)……”“牛膝處處有之,謂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蒔者良”“懷牛膝滋補之功,如牛之力”。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載:懷山藥“生懷慶山中者白細堅實,入藥用之”。
清吳儀洛《本草從新》記載懷地黃:“以懷慶肥大而短,糯體細皮,菊花心者佳”。
清代醫(yī)學家孫星衍、顧觀光等認為,懷山藥具有“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等作用;懷菊花則“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
歷代文人對山藥情有獨鐘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山藥貼》中寫出不同的“山藥”二字以表喜愛。
唐代詩人韋應物的《郡齋贈王卿》詩曰:“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送文暢師北游》留下了“僧還相訪來,山藥煮可掘”的詩作。
宋代大詩人陸游曾寫詩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薄扒镆?jié)u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宋代詩人陳達叟的《玉延贊》:“山有靈藥,緣于仙方,削數(shù)片玉,清白花香?!保ㄓ裱訛樯剿幍膭e名)
大思想家朱熹賦詩夸贊懷山藥:“欲賦玉延無好語,羞論蜂蜜與羊羹”。
代表了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最高成就的《紅樓夢》中幾次出現(xiàn)有關懷山藥、地黃的章節(jié)以及有“四大懷藥”為主要成分的名方,作者曹雪芹對于“懷藥”的偏愛之情躍然紙上。
“四大懷藥”在焦作市地區(qū)的種植歷史已有幾千年之久。其具有較高的食用以及藥用價值?!八拇髴阉帯辈粌H享譽中國,還得到了國際上的贊譽。在東南亞地區(qū),人們把“四大懷藥”作為饋贈佳品,而在日本及英國,“四大懷藥”則享有“華藥”的美譽。
目前,焦作市在建的四大懷藥種植基地24.2萬畝,懷藥鮮貨產量達44.1萬噸,可折干貨7.9萬噸,畝均收入4000余元,懷藥種植總收入達到10億元,中藥及懷藥企業(yè)工業(yè)總產值達15.3億元。四大懷藥市場供應相對充分,焦作市懷藥加工企業(yè)發(fā)展到54家,懷藥產品已達150種,主要有中藥及中藥飲片類、保健品類、食品類,在焦作市乃至全國范圍內,產業(yè)集群已初步形成?!八拇髴阉帯笔窃谄洚a地范圍內自然形成的一個區(qū)域品牌,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大懷藥”作為焦作的特色產業(yè)、支柱產業(yè),如何實施從區(qū)域品牌形成市場知名品牌進而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的品牌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是“懷慶”人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然而,要想進入國際市場,則需將“四大懷藥”打造成一個國際知名品牌。打造品牌是一個系統(tǒng)的科學工程?!八拇髴阉帯迸c其他滋補產品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地域優(yōu)勢。目前銷售范圍遍布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現(xiàn)代產業(yè)化組織已逐步成形,同仁堂等 “知名企業(yè)+基地+農戶”模式已與現(xiàn)代產業(yè)、國內外大市場聯(lián)系起來;“四大懷藥”于2003年獲得了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并且制定了產品質量國家標準及種植管理標準體系,成立了行業(yè)協(xié)會。“懷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世界各地更深層次地認識并認同是打造品牌的文化基礎,也是首要工作。雖然這四種產品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能種植,但唯獨河南焦作一帶因自然資源獨特,生產的藥材藥效顯著,保健功能為最佳。
在打造“四大懷藥”品牌的過程中,首先采用了招商引資和扶持發(fā)展的措施,培育壯大懷藥的深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懷藥產業(yè)化進程,提高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打造懷藥知名品牌。其次,依法加大對“四大懷藥”品牌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在專利、商標、形象、域名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保護機制,制定了同業(yè)間管理辦法,避免產生不正當?shù)母偁?。其三,注意鞏固和提高產品質量,實施農業(yè)標準化種植,加大監(jiān)管力度。作為區(qū)域品牌,“四大懷藥”是在焦作市區(qū)域范圍內形成的具有相當規(guī)模和較強生產能力、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的產業(yè)產品,它代表著焦作市產業(yè)產品的主體形象,是區(qū)域產業(yè)個性特色的反映載體,體現(xiàn)了本地產業(yè)的特色,這種特色往往不容易被模仿與復制而成為區(qū)域的代表。所以,“四大懷藥”品牌的宣傳與推廣也廣泛地與“焦作山水旅游”的城市品牌打造相結合,共同促進與發(fā)展,正向著市場知名品牌邁進。
懷山藥
懷山藥臨床常用于治療瀉痢、遺精、腎虛健忘、虛勞瘦弱、神經衰弱等癥。生山藥也常用于治療手足凍瘡、痰喘、尿頻等癥。是中藥方劑中常用補藥之一。加工后的山藥稱光山藥。光山藥入藥前要進行炮制,即用清水泡3~4成,撈出潤透,曬至四成干,悶潤至內外均勻,切片、曬干可入藥。
懷地黃
地黃產地很多,江、浙、京、津、湘、蜀、皖、魯?shù)染兴?。然而最?yōu)者今人唯以懷地黃為上。懷地黃的顯著特點是:油性大,柔軟、皮細、內為黑褐色并有光澤,味微甜,尤其是斷面呈菊花心狀。由于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差異,懷地黃種子被外地引進種植后,藥性頓減,或種一二年即退化。焦作種植懷地黃歷史久遠,炮制技藝獨特,經驗豐富。許多優(yōu)良品種,如:“金狀元”“四齒毛”“7681”等都是焦作人親手培育的。其中“金狀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歡迎的園身地黃,其加工技術源于焦作南嶺,東、西林臺,南張羌等村。還有一種“把地”,也叫蘇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嶺村名叫宋發(fā)興的人于1845年發(fā)明的。這種地黃的選擇、炮制規(guī)格很嚴,價格昂貴,專銷蘇、杭,新中國成立后不再生產。熟地加工也是焦作特有的技術,九蒸九曬,直至內外漆黑、發(fā)亮、味微酸甜方成。
懷菊花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懷菊花有很好的抗菌擴張冠狀動脈血管作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藥理研究證實,懷菊花的清熱解毒功效,在于它有廣譜抗菌作用,對多數(shù)皮膚真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流感病毒等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將懷菊花制成流浸膏外用,可治子宮頸糜爛;用懷菊花煎湯熏洗,可治濕疹和皮膚瘙癢。如患癰腫疔毒、淋巴結發(fā)炎,可煎湯內服,并取鮮懷菊花搗爛取汁涂患處;關節(jié)炎患者,可用菊花、陳艾做芯,做成護膝,有消炎止痛作用。懷菊花配魚腥草、忍冬藤,煮湯內服,可防止流行性感冒。用懷菊花泡茶飲,有輔助降壓效果。
近年來,懷菊花的身價倍增,醫(yī)藥科研單位發(fā)現(xiàn)它含有豐富的黃酮,這類化合物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對心絞痛有一定療效。用懷菊花浸出物治療冠心病患者,有效率達58%以上,尤其對伴有高血壓、心絞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懷牛膝
懷牛膝藥效高,李時珍說它:“滋補之功,如牛之力?!迸O馕犊嗨崞?,主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久服輕身耐老。焦作的牛膝,長于補益肝腎,強腰膝以及活血、引血下行的作用。牛膝適宜于沙土和兩合土種植,顏色好、白亮,而壚土種植的牛膝則發(fā)黑。牛膝收獲時,將根茬取出,曬半干后捆成小把,按個大小挑選,分頭肥、二肥、平條三種。挑選后,加工炮制,削把曬干,裝箱外運,銷往全國各地。
【產品概況】
產品名稱: 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
國家公告號: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2002年第128號
保護范圍:河南省焦作市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