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一次,一位中國雕塑家到越南胡志明市辦展覽,他發(fā)現(xiàn)那里的人力三輪車極富特色,叫“倒騎驢”。所謂“倒騎驢”,就是與中國歷史上的黃包車相反,游客坐在前面、車夫在后面蹬。
有一天,雕塑家外出,叫了一輛“倒騎驢”。碰巧這位車夫會中文,于是,雕塑家就和車夫聊了起來,他問:“我有點搞不明白,你們怎么不在前面順騎,反而要倒騎?你們在后面,路況掌握就不如順騎,視野受影響速度就得慢,一慢工作效率就低。順騎你們一個小時或許可以掙五趟的錢,倒騎的話,大概只能跑四趟吧?”
后面的車夫點點頭,微笑著說:“其實,以前我們的三輪車也是車夫在前、游客在后的。后來到胡志明市旅游的人多了起來,就有人提出改車,把車夫放到車后去了。”
“這是為什么?”雕塑家不解。
車夫說:“理由很簡單。第一,游客坐在司機后面,觀賞風(fēng)景時就要左擺右擺,視野大受影響,而坐在前面,就開闊多了。第二,像我們這樣的車夫,干的都是體力活,身上難免有汗味。游客要是在我們身后,汗味順風(fēng)飄散,這是對客人的一種不尊重?!?/p>
雕塑家說:“嗯,有道理。那么,改成‘倒騎驢后,你們的收入受到影響了嗎?”
車夫說:“沒有。改車后,坐我們車的人反倒更多了,收入比以前好?!?/p>
的確,將顧客放在第一位,受益的永遠是經(jīng)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