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和
山東魯信天一印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信天一”)是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的控股企業(yè),主要從事藥品紙盒包裝及說明書的印刷加工業(yè)務,年生產能力26億個彩盒。隨著公司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傳統(tǒng)制版工藝缺陷逐漸突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魯信天一于2014年引進了ESKO包裝軟件套裝,該套裝主要包括:雅圖(ArtiosCAD)、包印能(DeskPack)、PackEdge、柏拉圖(Plato)、FastImpose、艾易(Automation Engine)、網圣(WebCenter)、FlexRip、FlexProof E、彩易(Color Engine)等。經過1年的時間,魯信天一逐步建立起了基于ESKO軟件的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結束了過去傳統(tǒng)的制版工藝流程。
總體思路
根據魯信天一實際制版工作情況建立的基于ESKO軟件的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的主要思路如下。
一是建立艾易工作流程。艾易作為一個印前標準化管理平臺和自動化作業(yè)平臺,通過模塊化的組件以及靈活的自定義流程功能,建立符合我們生產實際需求的印前自動化系統(tǒng),提升印前作業(yè)品質,提高效率,減少人為損失。
二是建立基于互聯網的網圣客戶溝通平臺。客戶可通過PC、Mac、iPad、iPhone等工具,按照賬號登錄魯信天一建立的網圣客戶溝通平臺,進行平面、3D設計文件文檔的查看、審批等工作,自動跟蹤項目進度,每一個步驟都不會落下。在客戶審批完成時,可自動創(chuàng)建審批報告作為存檔之用。建立在數據庫基礎上的網絡平臺,能隨時檢索查看審批內容,給公司和客戶帶來方便。
三是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按照ISO 9001認證的要求確立質量目標,制定生產管理規(guī)定、工作說明書、作業(yè)指導書以及相關質量標準,對每項工作做好詳細記錄。
執(zhí)行步驟
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的工作示意圖如圖1所示。
(1)下達制版單階段:首先根據客戶的印刷要求,下達制版工作單。該階段有兩條工作路線。
路線一:工藝人員根據制版單工作信息,用雅圖(ArtiosCAD)制作紙盒的單模結構文件(ARD文件,包含3D信息)和拼版結構文件(MFG文件),二者皆是自動化流程拼版必需的文件,既可以用來制作模切版,又可以被艾易工作流程調用。雅圖還可以驅動康斯博盒型切割機進行小批量樣盒的切割工作。
路線二:制版單信息以XML文件的方式傳達到艾易熱文件夾中,艾易自動創(chuàng)建標準的工作活件,根據工作模板在工作目錄下自動創(chuàng)建相應目錄。
( 2 )制作階段:制作人員在Illustrator中用包印能進行文件的制作編輯,最終完成單模文件(規(guī)范化的PDF文件),導入到艾易工作流程中。校對人員在艾易工作流程中利用客戶原稿與新制作的單模文件進行比對檢查,校對人員確認無誤后,由制作人員通過工作流程上傳網圣客戶溝通平臺,等待客戶審核確認。
(3)客戶審核階段:客戶接收到網圣客戶溝通平臺發(fā)出的郵件,提示文件需要審核確認,這時,客戶可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的Web瀏覽器用賬號訪問魯信天一的網圣服務器進行文件審核。
客戶除了可瀏覽平面的盒類圖片外,還可以看到虛擬的3D展示盒模型,逼真地再現出各種印刷及印后工藝效果(如壓凹凸、燙印、覆鐳射膜等效果)。
當客戶需要分階段審批時,每完成一個審批階段,網圣客戶溝通平臺會自動啟動下一階段的審批工作,并通過郵件通知相關人員。
客戶可通過批注工具,在網圣客戶溝通平臺上對審批文檔作出批示。無論客戶是認可還是拒絕,信息都會自動反饋至艾易工作流程。
客戶確認完成后,艾易自動創(chuàng)建客戶確認報告,并將報告上傳至網圣客戶溝通平臺供客戶下載存檔,同時還將報告通過郵件附件發(fā)送到客戶郵箱。假如客戶因需要修改而做出否決決定,那么魯信天一的制作人員在完成修改后可重新上傳到網圣客戶溝通平臺,直至客戶認可。
(4)拼版階段:制作人員收到客戶確認完成的信息后,可通過艾易工作流程進行拼版處理。
在拼版流程中,首先對單模文件進行PDF優(yōu)化處理(可以進行顏色空間轉換、更改油墨名稱、更改油墨屬性、進行黑色疊印和白色鏤空設置等);其次通過艾易工作流程的陷印模塊進行陷印處理;再次利用艾易工作流程調用拼版結構文件(MFG文件)進行拼版處理,此時可用柏拉圖對拼版文件進行編輯調整或添加自定義標記。
根據需要,魯信天一靈活搭建了不同的拼版流程,既可以完成一種盒型的拼版,又可以完成多種盒型的混合拼版;既能單面拼版,又可以正背面拼版;既能進行盒類拼版,又能進行說明書類拼版。拼版流程幾乎全部自動化。
(5)輸出打樣階段:輸出人員啟動輸出工作流程,可根據需要設定各種輸出參數,然后對拼大版文件進行RIP處理。RIP完成后對拼大版文件進行RIP后版式打樣,保證打樣出版數據的一致性。
(6)大版校對階段:校對人員主要針對大版樣張是否存在錯誤進行檢查。如果活件有不同版本的文件,流程會自動檢索上一版本的文件放到當前工作的校對用老版文件夾中,便于校對時比對新舊版文件,提高校對工作效率。
(7)輸出CTP階段:客戶下生產訂單后,需安排生產印版。輸出人員通過艾易工作流程導出點陣數據到CTP設備,導出CIP3數據到與印刷機相連的服務器,導出大張檢測文件到印張檢測設備以備印刷過程進行質量控制。整個制版流程到這里結束。
使用優(yōu)勢
基于ESKO軟件的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除了能完成以上介紹的功能外,還能伴隨著生產過程的實施,進行自動化的工作文件管理,如老版本文件的單獨封存、上一版本文件的刪除工作都可以通過該流程來完成,既避免了人為手動操作的失誤,又提高了文件的管理效率。
建立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后,一切工作都會變得相對簡單,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會降低,因為流程會按照工作步驟實時提醒,不會落下任何一個工作細節(jié)。當流程運行出現錯誤時,流程會告訴操作人員運行錯誤的原因以及修正措施,以便流程重新啟動執(zhí)行時不會再出現類似錯誤??偟膩碚f,使用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為魯信天一解決了表1所示的多個問題。
困惑及解決方案
1.執(zhí)行新流程存在的困難
在新舊工藝流程轉換的過程中,魯信天一遇到過許多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如何將艾易工作流程的模塊化功能和相關工具軟件,組合成最優(yōu)化的產品工藝自動化流程。其需要結構上嚴密的邏輯推理,數據采集上智能變量的巧妙設計,還要有詳細的應對出錯的機制。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總結出,流程設計思想要簡單、順暢,流程設計的重點是兼容性要廣、質量要高、穩(wěn)定性要強。最終,魯信天一在網圣客戶溝通平臺上結合艾易工作流程創(chuàng)造出了完美的客戶審批流程。就連ESKO的工程師都表示,魯信天一對ESKO軟件的使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和利用軟件功能。深度挖掘軟件的潛在功能,讓軟件的使用價值最大化,是印刷企業(yè)普遍面臨的難題。將流程編制得易操作是ESKO軟件實用性的重要體現。有的軟件會由于開發(fā)不到位,導致操作繁瑣、效率低、易出錯等問題。
2.成立項目組,攻克難題
為了解決上述困惑,逐一攻克難題,魯信天一在建立自動化標準流程的過程中,成立了項目組。該項目組由公司內部的技術及相關部門人員和客戶組成,主要圍繞全部工藝流程的統(tǒng)籌策劃、技術開發(fā)、培訓、標準化及實施開展相關工作,客戶主要配合網圣客戶溝通平臺的相關實施。項目組的工作內容主要分為以下3個板塊。
一是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即標準作業(yè)程序的制定。這需要明確各工作崗位職責,對各崗位工作進行詳細說明。制定SOP能避免因技術人員流動給公司帶來的技術流失,操作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就能掌握先進合理的操作技術。
二是文件編碼規(guī)則的制定。各公司的制定方法可能由于分類不同而導致編碼不同。如魯信天一的制版單編碼16C-09-066,其中16代表2016年,C代表業(yè)務區(qū)域,09代表本年9月,066代表本月第66號工單。產品編碼可包括生產狀態(tài)(打樣、正式生產等)、客戶信息、產品種類、產品序號、文件版本信息等。根據文件版本信息可進行文件的管理工作,如文件的存儲、刪除等。
三是在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的運行過程中,對操作人員的操作規(guī)范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如文件命名要規(guī)范,不能出現非法字符;文件存儲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否則可能在系統(tǒng)中找不到文件。
一些想法
通過紙盒包裝印前自動化標準流程的實施,魯信天一縮短了產品交貨周期,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人為損失,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復勞動,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使公司的印前制版工藝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下一階段,我們還將進一步開發(fā)該流程的以下3個方面的功能。
一是魯信天一的艾易工作流程目前運行在局域網基礎之上,要想實現遠程操作,主要靠VPN或者第三方遠程桌面軟件操作,不是很方便。艾易工作流程如有基于互聯網的產品,就能滿足隨時隨地移動辦公的需要,從而符合我公司的需求。
二是通過網圣客戶溝通平臺實現客戶網絡下生產訂單的功能。由于涉及與ERP數據對接、與客戶文件命名一致、文件版本管理、數據查詢等一系列問題,這個目標還需進一步努力。
三是由于專色沒有納入PANTONE體系中,造成傳統(tǒng)打實樣沒有完全被淘汰,部分客戶仍處于看實樣階段,這也是魯信天一的努力方向。
ESKO軟件是一個功能強大的印前工藝管理軟件,要想使其發(fā)揮最大價值,還需不斷探索、研究,深度挖掘,巧妙組合,靈活運用,從而爭取產生更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