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賽男
摘要:孩子永遠代表著希望,我們的孩子應該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等全面發(fā)展的一代人。具備這樣的素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的必備條件。但是我們的家長該如何去做到呢?我想最主要的是要教會我們的孩子“愛”。
關鍵詞:愛滿足感付出責任
如果你注意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常??梢月牭竭@么一長席從很多媽媽的嘴里冒出,不用排練,無需停頓,大致如下: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供你吃,供你穿,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我是多么地不容易,什么事不要你做,對你也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你能把書讀好,把學習弄好,讀個好高中,上個好大學,可是你現(xiàn)在倒好……”多么真摯的一段話啊,是的,我們最應該感謝的是全天下的父母,應該體會父母的艱辛,應該感恩父母的付出。但是,如果你再看看孩子的表情,他可能早已眉頭緊鎖,非常的不耐煩,甚至到最后來一句“你煩不煩啊”,然后重重的關上房門。此時的母親是不是會更傷心,有些父親是不是甚至會暴跳如雷。父母為什么會有這樣激動的情緒?是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太不懂事了??蓱z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最偉大的,真的應該感謝全天下家長的無私,他們無私的付出,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對小孩除了學習也沒有任何要求,這是天下父母無私的愛。尤其中國的父母,為孩子不計付出,為孩子甘愿犧牲一切。比如,公交車上有一個空座位,父母會讓孩子坐,孩子也沒有謙讓之意;孩子走累了媽媽抱,殊不知媽媽走得也很累……結果使得孩子覺得父母為他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如果這樣繼續(xù)下去,那么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無私奉獻,我想只有等到孩子長大懂事以后,或者甚至等他們自己也為人父母的時候,他們才能真正體會的到,因為他們平時根本沒有機會去體會到,所以這其實是我們的家長不愿意給孩子這么個機會。
難道子女對父母就一點不愛么?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于你對他沒有任何要求,沒有讓他付出。家長對孩子千依百順,無私的給他們關懷與疼愛,卻不注重培養(yǎng)他們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長此以往,孩子就以為眾人對他的愛是天經地義的,而不會去愛別人。心理研究證明,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自私,心無他人,勞動觀念差等不好的習慣,主要是不當?shù)募彝ソ甜B(yǎng)造成的。不信?我們可以先看,一個一兩歲的小小孩,什么技能還不會呢,卻會愛寵物,他們會抱著小貓小狗親,會給寵物吃東西,如果他們的寵物不見了,他們一定急得不得了。孩子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是因為他們對寵物付出了愛,他們花了時間、力氣去照顧那些寵物。他們對父母也這樣嗎?那倒不一定了,我們的父母長輩對于小孩無私付出,從不要孩子付出一絲一毫,孩子不曾花時間照顧爸爸媽媽,他就不會愛。愛就是這么不公平。他不付出,他就不愛。那么在家庭中怎樣讓這個年齡的孩子去愛自己的父母呢?
施比受更有福,愛是“施”的,它絕大部分表現(xiàn)在“付出”,你會因為付出愛,而愈去愛,卻不見得因為“愈得到愛而愈去愛”。父母照顧孩子,付出很多,所以父母愛子女;你不要子女對你付出,自然他就遠沒有你愛的那么深。這就是人性,愈愛愈愛。不但對人,對寵物如此,對植物、東西也一樣。你在院子里種青菜,順便給孩子一點,由他自己找個地方去種。青菜長出來長大了,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每天都去照顧他自己的那幾個,卻從來不看你的;他若看,也只是“比”,比比誰種的好。到有一天,你要摘青菜吃,你摘你種的,他沒有任何意見;但你要是摘他的,可就不行了。因為他花了心血,因為他愛他種的青菜。
了解了這一點,父母們是不是明白了,要孩子愛父母,只要你制造機會,讓他付出,而不是一味地對孩子無私付出,不求回報;不要讓孩子太容易得到想要的東西,不要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對孩子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想要孩子更多的愛你,那么請放手,讓孩子適當?shù)母冻?,他會愈付出愈愛,愈愛愈愛?/p>
在親子文化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于丹在論壇上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次學生考試,監(jiān)考的于丹教授看到一對父母隔著玻璃不停地向自己打著手勢,她以為是哪個學生忘了文具,父母給他送來了。于丹馬上走了過去,那位媽媽指著教室里一位穿格子襯衫的小伙子給于丹教授看,讓于教授提醒自己兒子考試之前去上廁所,因為她忘了提醒兒子了?!霸S多父母過分地付出了自己的愛,而忘記了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也要對別人付出愛?!庇诘ふf。
首先,家長不要拒絕孩子的愛。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粘著自己,特別是男孩子的家長,迫切地希望培養(yǎng)出孩子獨立自主的氣概,所以當孩子對自己撒嬌的時候,家長們會采用拒絕的方式,企圖塑造孩子獨立的個性。這又是一個誤區(qū),如果你直斥對你撒嬌的孩子:“別依賴我,像個男子漢?!薄澳隳懿荒懿灰煺痴澈??!边@樣會對孩子造成相當大的傷害,如果我們的父母知道以后,一定不會這樣了。因為孩子可能會從此產生“愛和親密是不好的”的觀念,從而孩子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甚至影響以后的戀愛和家庭關系的處理。對父母依賴,渴望父母的撫慰,是每一個孩子天生的本能,如果你感覺你的孩子過分的粘你,那是他在傳達一個信號:你對他的關注太少了。當然,這種關注不僅僅是指在生活起居上的,你的孩子每天都會有很多的喜怒哀樂,他那些你總覺得微不足道、小題大做的心事,你用心聆聽過嗎?
其次,讓孩子付出愛。孩子早日成人、獨立、擔當,是每個父母最美好的愿望。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一定要讓孩子體會、感受自己得來的每一點幸福,都是父母給予的濃濃的、深深的“愛”,學會感謝這份在孩子眼中“理所當然”的愛。更為積極的方法是:教會孩子如何付出愛,讓他們明白,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施與者,一個被依靠的人。不妨試著帶上孩子去逛一下寵物市場,找到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然后告訴孩子,他可以收養(yǎng)這只寵物,但是必須要照顧它的飲食衛(wèi)生,陪它玩耍,照顧它,還要不讓它搗蛋。孩子一般都會欣然接受,但很快他就會漫不經心了,這時候家長就可以指導但不代替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做的非常好了,可以教導他學會愛別人,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感激別人的付出,進而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照顧別人。一定要多鼓勵他,讓他體會到施與的樂趣?,F(xiàn)在有很多家長都不懂得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精神,認為這樣做會有?!耙磺袨榱朔謹?shù)”的最高綱領,這樣的結果就是,無論你的孩子擁有多閃亮的文憑,他都將難以作為一個成人,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人生一時的失利不算什么,挫折和教訓或許是生活最好的老師。盡管付出的努力會有失意,你卻得到一種經歷和寶貴經驗,今后的路或許會走的更好。
我們善良勤勞、樂于奉獻的家長們,換個思維吧!放手讓孩子做大山,父母甘當小草。這樣孩子將來就會長成山,頂天立地,為小草擋風遮雨!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全一冊)(修訂版)[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劉墉.你不付出,就不愛.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3]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傅統(tǒng)先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4]魏艷艷.家長:請用理智的愛陪伴孩子成長.河南教育,2014.
[5]李正芹.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14,(03).
[6]吳繼霞.幼兒園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以蘇州幼兒園為例.蘇州大學,2014.
[7]文輔相.文化素質教育應建立全人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