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崽
?
向內(nèi),向內(nèi),再向內(nèi)
→崽崽
二〇一五兩岸筆會藝術(shù)家在臺北桃園機場下機,引導我們上接送車的是一位姑娘,藏在一襲粗布連衣裙里,羞澀、沉默寡言,一臉淺淺微笑地把我們引上大巴。我們坐定后她直挺挺站在車外,對著我們的車窗凝視,我不知道她還有什么沒做。車開了,她向我們鞠躬,緩慢的頻率,九十度再抬起來,幾秒后再來一次;我望著她,看她三次鞠躬,最后機場的人群把她淹沒。
后來在與臺灣作家對談中,我提到這件事。我說,這位樣貌平常的臺北女孩的舉動讓我感動??腿巳可宪嚕娜蝿?wù)已經(jīng)完成,她可以離開,沒有監(jiān)督她的人,她不必要站在車外等候。她的等待讓客人覺得溫暖,但這種等待對她沒有意義。是她有意讓我們感動嗎?看她那種羞澀的、退讓的神氣,應該是,好像不是……猛然間,我覺醒是女孩對她自己的尊重。她可能被教導這樣做,她也認為應該這樣做,她這樣做了。所有的忠誠都是對自己的忠誠,這是忠誠的高貴所在。她站在車外鞠躬,我們消費的是她的高貴與自尊,我們自己也變得高貴與尊嚴起來,這是我們感動的原因。
對談結(jié)束后,一位作家把我引到女孩跟前,說,你看人家這么漂亮,你說人家不漂亮。我立即尷尬。原因有三:一,我不知道女孩一直隨團活動;二,我說女孩不漂亮可能是下意識突出她心靈美,相貌與心靈有邏輯關(guān)系嗎?沒有;三,這女孩確實漂亮。總而言之,我對自己的嘴控制不嚴。
在臺灣的行程里,我們到處可以遇見為我們服務(wù)的志愿者,穿各種不同的馬甲,羞澀,面帶淺淺的微笑站在一旁,不動聲色觀形察色,有事就上來幫忙;他們輕易不開口,更別說主動與客人交談,顯得瑣碎和渺小。在佛光山上,為我們舉引導牌的是一位老人,顯得很孤單的樣子。我過意不去,找機會和他交談,知道他是地方政府官員,退休后與太太一起照顧孫子,常來佛光山幫忙。他家離佛光山半小時路程,自己一人來,他騎摩托車,如果還有別的義工同行,他開汽車。我很為自己把他當成來家做清潔的阿姨感到羞愧。我沒有看不起清潔阿姨的意思。我關(guān)注的是他們默默無言的、羞澀的、不好意思的微笑著的神氣。他們這種神氣好像對不起人似的。我想起舊書上常有的一個詞:謙卑。是的,我們久違的謙卑!不知謙卑這個詞在大眾心里的意義,我覺得它起碼含有康德所說,天上的星辰與心中戒律的意思,這就有了足夠的人格含量。
我們參觀金門的柏村國立小學,一個只有八十多名學生的山鄉(xiāng)小學,學校禮堂大門上鐫刻“禮義廉恥”四字。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都是向內(nèi)的。禮是向內(nèi)的,義是向內(nèi)的,廉是向內(nèi)的,恥是向內(nèi)的?!岸Y義廉恥”是一個人自身的事,與別人無關(guān);禮義廉恥在人心里深深扎根,會發(fā)芽長大,那點淺綠或深綠,給人一種歡喜。這種歡喜與那個人本身有關(guān)系嗎?好像有,好像沒有,不管有沒有,那種自尊的存在與別人的歡喜總是確確實實活著的。
接著,我知道這個小學校訓,四字:誠、正、忠、勤。“誠”是向內(nèi)的,“正”是向內(nèi)的,“忠”是向內(nèi)的;“勤”看起來是外在的表現(xiàn),其實它更是一種內(nèi)心的德行與能力,大半還是向內(nèi)的。不像我所在城市的校訓,我們學校的校訓大多是外向的,最強調(diào)的是博學。何謂博學?我的經(jīng)驗它是一種從外往里扒的事情,雖然往里扒,它還是一種外在的東西,生硬的東西,缺乏生命力的東西,比如,學生在題海中心力交瘁的跋涉。對于道德而言,沒有心靈的滋養(yǎng),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比如某月某日青年人集體到敬老院給老人洗頭洗腳等等,撿到五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等等。
我們造訪柏村小學為上課時間,送書的儀式只有很少教員和高年級的十多位學生參加。儀式完畢送我們上車的有校長和縣教育局的一位領(lǐng)導,學校老師叫她局座的。他倆站在車外草坪上向我們道別,他們先鞠躬,然后目視我們,揮手,直到樹木把彼此的視線阻斷。
柏村小學校長六十二歲,溫文爾雅,言行得體,同行對他評價很高,說他可能是博士。我想他未必有這么高的學歷。一個心里裝著禮、義、廉、恥、誠、正、忠、勤的人,大概免不了要有這副樣子,一種我們想象中博士的模樣。
與接機女孩交往,遭遇眾多志愿者,參觀柏村小學,我不由反省自己。我們總是對人生有諸多沒完沒了的欲求,總是把批判的鋒芒對準外界對準別人,我們的心卻因無所依靠而充滿戾氣,眼里除了錢,還有烏泱泱的許多壞人。其實事情并不這樣,世界是絢麗多彩的,更沒多少真的壞人。要認識世界的豐富,人的內(nèi)心必須豐富;一個干癟的人格,不可能對世界做出充分的領(lǐng)悟。社會和人生需要批判,但它的指向首先應該是自己的內(nèi)心。禮、義、廉、恥、誠、正、忠、勤,我們的理解不會有太大歧義,要做好卻是非常困難的事。我們批判的鋒芒和檢討的方向必須向內(nèi);向內(nèi),再向內(nèi),追問到內(nèi)心深處,我們會明白,自己才是被我們厭惡的那個最壞的壞人。此時,謙卑的神情才會在我們臉上出現(xiàn)。
內(nèi)斂是為了超越。
人的成功在于超越自己。
責任編輯: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