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銀蘋韓洪文
摘要:五四時期,各種社會思潮叢生,青年學生作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他們以復興中華為己任自覺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為此,他們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通過比較各種主義與學說,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將其作為救國救民的理論武器,并積極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傳播,并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關鍵詞:五四時期;青年學生;馬克思主義;探索歷程
五四時期,面對國家當前現(xiàn)狀,青年學生紛紛開始覺醒開始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此時各種主義和學說相互充斥,青年學生經(jīng)過比較辨析各種主義和學說,最終選擇和認同了馬克思主義。
一、在各種思潮的辨析中選擇馬克思主義
十月革命以后,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各種各樣的思潮和主義也一齊涌來,并且都標榜自己是救世良方。除了科學社會主義之外,還有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武者小路實篤的新村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工讀主義、無政府社會主義、工團主義……。這些主義都被統(tǒng)稱為“社會主義”,青年學生對此也是難以辨析,無所適從。正如瞿秋白所說,青年對這些思想有如“隔著紗窗看曉霧,社會主義流派,社會主義意義都是紛亂,不十分清晰的。”
對此,青年學生對各種思潮與主義進行了思考和辨別。如青年社團新民學會召開新年會議,對各種社會思想展開廣泛討論,并在報刊上公開辯論。在會議上,針對有些與會者主張的“改良”的方法,有辯者提出對于“改造”抑或是“改良”,更傾向于前者,因為資本主義積重難返,非根本推翻,不能建設”。也有一些會員在辯論中不斷強調堅持俄式方法的“改造”道路最為適宜。毛澤東力排眾議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即他認為“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場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對于社會上所盛行的“無政府主義”,他認為這種“主義”否認權力,“恐怕永世都做不到”。而對于一些人宣揚的“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亦是永世做不到的。只有“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除了進行會議或社團討論辨析各種社會思潮外,先進的青年學生也響應這些理論的倡議積極進行實踐。然而由于些主義大多是違背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青年學生的實踐中被證實是不能拯救中國。其中,無政府主義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是純粹唯心主義的臆想,另外無政府主義勢必導致社會的混亂狀態(tài),因而窮途末路是它必然的表現(xiàn)。此外,對于工讀主義宣揚的建立沒有社會壓迫、財產共有、各盡其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會,進步的青年學生也紛紛建立起“工讀互助團”,采取“脫離學?!薄ⅰ懊撾x家庭”、“脫離婚姻”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另覓住處,半工半讀,收入歸公,按需分配。他們企圖通過互助勞動改造國民性,進而實現(xiàn)救國救民的美好愿望。然而隨著各種工讀主義的破產,宣告了工讀主義實踐的失敗。同樣地,新村主義也在青年學生的實踐中宣告失敗。
“工讀互助”、無政府主義和“新村”等空想社會主義試驗的失敗,證明了這些主義并不符合中國當前的實際,也使大批的青年學生重新審視選擇的道路,放棄改良主義學說,選擇馬克思主義,并積極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與傳播。
二、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早期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傳播主要采用經(jīng)典原著翻譯、文章及國外涉及社會主義的著作、創(chuàng)辦報刊發(fā)表關于社會主義的文章、建立社團組織與創(chuàng)辦書社等途徑。
(一)通過翻譯著作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對馬克思恩格斯經(jīng)典著作的文本研究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前提,受工團主義的影響,從1917年始,中國青年中掀起了留法的熱潮,蔡和森、周恩來等大批先進青年學生在留法期間向馬克思主義靠攏。他們也翻譯了《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的著作。1919年11月,《國民》第2卷第1號刊載《馬克思和昂格思共產黨宣言》,譯者是北大學生李澤彰。此外該卷第2、3號還連載有常乃真譯介的《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該譯文摘自恩格斯的《致瓦?博爾吉烏斯》信中的兩段話。在北京出版的青年學生刊物《曙光》自第1卷第6號起到終刊為止,前后共登載介紹蘇俄的文章 23 篇,其中不乏列寧在1919年和1920年的一些著作和演講的譯文。
這些著述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資料,正是從最開始的學習中,青年學生慢慢形成自己初步的社會主義觀點,許多青年學生開始著述關于社會主義的文章。
(二)通過成立進步社團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傳播
廣大青年學生為了共同的目標結合在一起,他們成立社團,開始各種社團活動,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在社團實踐中傳播馬克思主義。五四時期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社團主要有:湖南的新民學會,北京、上海、濟南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北大平民教育講演團,天津的覺悟社,江西的改造社,武昌的利群書社和共存社,濟南的勵新學會等。在國外,留學生在法國成立中國留學生團體,如由“勞動學會”、“勤工互助會”、“勞人團”、“勤工儉學討論刊社”、“工學實踐團”等聯(lián)合而成的“勤工儉學勵進會”。
青年學生通過成立社團,在社團中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想,翻譯馬克思主義著作,舉行討論會和講演會,宣傳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比較辨析各種社會思潮,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同非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斗爭,并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開展留法學生運動、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在實踐中進行鍛煉,迅速成長為馬克思主義者,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三)通過創(chuàng)辦報刊傳播馬克思主義
五四時期,隨著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影響日益深入,在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支持和鼓勵下,廣大青年學生掀起了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潮流,傳播新思想的青年學生刊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五四”運動后的半年內,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進步報刊達200 多種,分布地遍布全國各主要省會城市?!?毛澤東為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創(chuàng)辦的《湘江評論》、周恩來主編的《天津學生聯(lián)合會報》、惲代英為主要撰稿人的武漢《學生周刊》, 宋介、王統(tǒng)照等編輯的《曙光》,許德琦、黃日葵等編輯的《全國學生聯(lián)合會日刊》等。
五四時期,青年學生非常重視報刊雜志的宣傳作用,積極創(chuàng)辦刊物,大量刊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成為宣傳先進思想的重要載體。進步的青年學生充分利用刊物介紹西方民主科學知識,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思想,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引導更多的愛國進步人士選擇馬克思主義并投身于中國的革命實踐中去。通過這些刊物的宣傳作用,五四運動后社會掀起了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熱潮。
(四)通過創(chuàng)辦書社傳播馬克思主義
開辦書社是青年學生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方式和載體。雖然當時還沒有全國范圍的書籍流通體制,但是,許多學生可以通過設立在各地的書店來求購最新的書籍、訂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書報,及時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新時代的文化。這些書店也為學生們提供了交流思想的活動場所,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學生中的傳播。
1920年2月1日,惲代英在武漢創(chuàng)辦的“利群書社”,直接經(jīng)銷的《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資本論入門》、《社會發(fā)展史》等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對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1920年7月,毛澤東在長沙創(chuàng)辦了“文化書社”,其經(jīng)營的書籍雜志多種多樣。共產黨和青年團的一些機關刊物《向導》、《先驅》、《中國青年》等以及由新青年出版的一些共產主義書籍,推廣力度特別大?!渡鐣髁x史》、《勞農政府與中國》、《新俄國之研究》、《馬克思資本論入門》等書是這一時期最為暢銷的書籍,而《新青年》、《勞動界》、《新生活》、《新教育》等則是暢銷最廣的雜志。這些書籍和報刊以最迅速、最簡便的方法,介紹中外各種最新書報雜志,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大地推動了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傳播和工人運動的發(fā)展。
三、利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的社會實踐
(一)聯(lián)合工農群眾,推動工農運動的發(fā)展
五四運動后,受到日益發(fā)展的工人運動的影響,逐步認識到工人階級是進行革命的主要社會力量。因此,更多的青年學生開始到工人群眾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
北京大學學生鄧中夏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便開始投身于工人運動,走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道路。早在1918年,鄧中夏剛剛來到北京大學學習時就曾多次到長辛店鐵路工廠調查,同工人建立了聯(lián)系。此外,林育南與施洋、李書渠等青年學生在漢口徐家棚創(chuàng)辦了工人夜校、工人子弟學校,將一批有一定覺悟和斗爭堅決的工人及子弟吸收到學校,教他們學文化,并對他們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1921年9月,粵漢鐵路當局與工人發(fā)生磨擦,林育南抓住這個機會,成功地組織了一次罷工運動,工人們向鐵路當局提出了《改良待遇的15條件》,經(jīng)過談判,工人罷工獲得了巨大勝利。除了國內青年聯(lián)系工人階級外,旅歐青年學生組織了“華工總會”,還在華工總會和各個分會創(chuàng)辦了工人夜校和專門為工人補習的學校,向華工們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提高華工們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了一批工人運動的骨干。1921年,旅歐青年學生與華工們掀起了三次大的斗爭,即“二二八”爭取生存權、求學權的斗爭,“八一三”反對中法秘密大借款的斗爭以及爭回里昂中法大學的斗爭。
(二)參與創(chuàng)建共產主義小組
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開始興起。1920 年 3 月,共產國際東方局特派代表魏金斯基來到中國,先后在北京、上海與李大釗、陳獨秀會晤,向他們介紹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情況,幫助創(chuàng)立中國共產黨。1920 年 8 月,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陳獨秀為書記,成員有李達、陳望道、俞秀松、沈雁冰等人。上?!肮伯a黨”早期組織成為全國各地組黨的聯(lián)絡人。接著,青年學生在李大釗、陳獨秀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指導和幫助下,參與創(chuàng)建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等地的共產主義小組,這些共產小組為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重要作用。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后,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創(chuàng)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指導下,各地共產主義小組開始籌備建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確立了黨的名稱和性質,制定黨的奮斗目標和基本任務。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三)參與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青年團
青年學生在參與創(chuàng)建共產主義小組后,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chuàng)建。同時,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共產主義小組的籌建過程中,注意到“收羅左傾及有革命性質的青年,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遂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不久,便積極進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建工作。在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該組織成員包括教員李漢俊、陳望道,剛畢業(yè)的學生俞秀松、葉天底、施存統(tǒng)、袁振英、金家鳳、沈玄廬,其中俞秀松擔任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1920年秋至1921年春,李大釗、董必武、譚平山、毛澤東分別在北京、武漢、廣州、長沙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一時期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團員成分,以大學內的在校學生為主,“差不多可說完全是學生團”①。
社青團主要進行了聯(lián)絡和組織進步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宣傳社會主義,建立工讀互助團,舉辦勞動補習學校等活動,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同時,為黨的事業(yè)準備了合格的接班人。共產國際對此也給予充分肯定:“中共依靠青年團,輕而易舉地在知識分子中,特別是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大規(guī)模的運動。在北京,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國立大學處在我們的影響之下?!?/p>
[注釋]
①樵子:《對于青年團的意見》,《先驅》第六號,1922年4月15日
[參考文獻]
[1] 王付昌.論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原因[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06:35-42.
[2]張江芬.五四青年學生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J].世紀橋,2015,01:7-9+12.
[3] 邵鵬文.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青年學生中的早期傳播[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03:51-60.
[4] 張春麗.五四青年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原因、特點及影響[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3:22-25.
[5] 李維漢. 回憶新民學會[J]. 歷史研究,1979,03:3-24.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山東 青島 2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