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俊霖
給生命一個挺拔的標桿
※ 陳俊霖
魯迅曾經(jīng)說過:“揮霍時間的人,就是謀財害命?!痹谒难劾?,生命是一份不可承受之重,生命就是有限的時間。當你一旦不經(jīng)意的揮霍消磨,既往不復(fù),等同于害人誤己,或者害己誤人。
在蕓蕓眾生中,行色匆匆者有之,疲于奔命者有之,聲色犬馬者有之,杯觥交錯者有之,度日如年者有之,只爭朝夕者有之。世界雖大,江湖很遠,因而,不同的生命個體不同的閱歷背景,對生命的內(nèi)涵卻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體悟。
生命是一個多維度的抽象體。生命有高度,生命有廣度,生命有深度,生命有厚度,生命有力度。生命的高度決定其廣度,生命的深度決定其力度,生命的厚度決定生命的質(zhì)量。
那些站在生命最巔峰一覽眾山的人,他們是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品格高尚的標桿,其生命注定是可歌可泣永垂不朽。因其生命有泰山般的高度,有海洋般的廣度,有溝壑式的深度,有風(fēng)化萬年巖石的厚度,有力拔山河的力度。
人類從混沌初開,到盤古開天,到后來的女媧補天。人類經(jīng)歷了數(shù)億年隨地殼運動而不斷進化,與自然界互為依存互相促進互相作用,逐漸從類人猿進化為高級動物的人類。人類都是生命共同體,同氣連枝,共生共滅。自然界的萬物包括人類都是自覺不自覺地遵循達爾文《進化論》中的“適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自然法則發(fā)展進化演變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有的人覺得一輩子太長,人生了無樂趣;有的人認為人生苦短,滄海一粟,逝者如斯夫。不同的人生,決定了生命的高低深淺厚薄廣窄。
生命是一種過程,生命是單一的平面體。生命簡單來劃分,無非是人生的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形象地描述,人在出生時是一張白紙,童年時是一首歌,少年時是一幅畫,青年時是一首詩,中年時是一出戲,老年時是一本帳,死亡后是一抔黃土。
人在呱呱落地以后,來到世間時是一張白紙,混沌未開,簡單純粹,天真無邪。童年時代是一首動聽的歌謠。生活無憂無慮,在童真的世界里到處充滿歡樂,沒有悲傷,沒有人與人之間復(fù)雜而微妙的關(guān)系。少年時是一幅山水畫。稍諳世事以后,發(fā)現(xiàn)世界是色彩斑斕多姿多彩的,沒有瑕疵。
青年時是一首浪漫的詩歌。有成長中的喜怒哀樂,懂得鐘情懂得懷春。“不遇人不目成”,民國初年女詩人呂碧城如是說。青年時代正值豆蔻年華,如花歲月,多夢花季。愛情的甜蜜與苦澀,離別的無奈與相思,困擾這個青澀的年齡。
中年時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戲劇。經(jīng)歷了二三十歲的讀書求學(xué)求職成家立業(y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躊躇滿志意氣風(fēng)發(fā)的青年時代早已隨風(fēng)遠逝。在職場櫛風(fēng)沐雨,好不容易賺取養(yǎng)家糊口的微薄收入,這份杯水車薪浸染無奈,還要取悅于上司的眼色行事,甚至還得刻意與同僚之間保持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不敢標新立異,不敢憤世嫉俗,更不敢怨天尤人,不愿打破職場的潛規(guī)則。隨著年齡與日俱增,再也找不回美麗的韶華。中年肩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養(yǎng)家使命,如負軛前行的老牛艱難爬越人生的溝壑,即使有滿腹委屈辛酸誤會痛苦,也不敢輕易在人前發(fā)泄,把世道的不公、時運的不濟、半生的漂泊、生活的困窘攥住,打碎牙齒往肚里咽下,抹干內(nèi)心深處的淚水繼續(xù)前行……
老年時是一本厚厚泛黃的帳冊。驀然回首,逝去的時光不舍的情感甘苦的生活,早已變成寡淡無味的白開水,一切都是過眼煙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脫于紅塵之外,淡然于山水之間。步履蹣跚,體力不支,帶著孫輩,圍爐夜話,嘮叨家常,回憶往昔的一切,共享天倫之樂,那些曾經(jīng)熟識的人陌生的面孔,漸漸淡忘,一些曾經(jīng)不快的瑣事憾事,漸漸模糊不清……直到生命的時針進入倒計時,世間的一切凡塵俗事都已茫然不知,再沒有名利紛爭,沒有勾心斗角,沒有痛苦憂傷,灑脫快意,了無牽掛,“身后是非誰管得?”(葉嘉瑩語),三尺黃土一丈軀,化作花泥又一春。
“莫讓年華付水流”,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敬畏生命的自覺,是一種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就是善待眾生的人,也是一種惜福和福報;而那些視生命如掃帚、揮霍生命的無知者,就是褻瀆生命損福造孽的人。
生命賦予不同的品質(zhì),生命便具有不同的稟性不同的價值,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有的人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給生命一個挺拔的標桿,活著就是精彩,夯實厚重的人生,放下名利枷鎖的束縛,淡然于心,坦然于胸,從容面對世間的一切,生命的價值定會異彩紛呈,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