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低調(diào)的馬丁·馬吉拉(Martin Margiela)也涉足酒店行業(yè)了。這位來自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的設計師是當今時尚圈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僅有一張個人照片刊登于媒體,還是來自7年前《紐約時報》的一次成功“突襲”。
為讓·保羅·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做了3年助理、為愛馬仕(Hermès)女裝做了7年藝術(shù)總監(jiān)之后,馬丁·馬吉拉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品牌。他對白色情有獨鐘,也喜歡在墻上作畫、用棉織品蓋在吊燈上、給家具加上織物的花邊……作為時尚先鋒,他的設計積極實行極簡主義和“匿名標志”,甚至讓模特們蒙面走秀,他認為這種“退隱”的方式才能凸顯設計本身,并給予受眾足夠的空間去理解設計。
這樣的理念也貫穿于他的室內(nèi)設計。2009年,馬丁·馬吉拉用一塊空白的畫布裝飾了可以俯瞰夏樂宮的220平方米的Elle Décoration套房。2010年,他又將同樣的設計概念運用到位于巴黎顯赫地段——蒙田大道后面的拿破侖三世時期的一棟老建筑,這就是La Maison Champ Selysees Hotel。這座建筑歷史悠久,1864年,Rivoli公爵夫人、Essling公主和Eugenie皇后在蒙田大道8號建設了她們的私人住宅,并邀請法國建筑師Jules Pellechet將這座住宅設計成Haussmann風格。該建筑1866年竣工,1919年,為舉辦巴黎中央理工學院校友會的活動,Centraliens協(xié)會買下了這座建筑,1989年后,它被擴建成酒店和餐廳。
La Maison Champ Selysees Hotel共有57間套房,馬吉拉親自操刀設計了其中的7間套房和10間客房,將其獨特的風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將自己素凈的喜好融入了設計,同時希望克服白天與黑夜、私人與公共這些矛盾。在酒店“戲劇化”的空間里,“現(xiàn)實與虛幻水乳交融”,穿行于長廊、大廳與客房,會恍然生出愛麗絲漫游奇境之感,每一面鏡子、每一只門把手、每一件裝飾的形態(tài)似乎都會隨著腳步而變換。拉絲鋼吊燈下,懸掛于大堂中的壁畫僅有褪色的輪廓依稀可見,給人一種鬼魅般的印象;印有木鑲板紋飾的黑白灰地毯與法式古典風格的天花板亦散發(fā)出怪誕的氣息,老照片上的斑駁銅銹,在現(xiàn)代感十足的設計中透出一絲懷舊色彩;一些房間的壁紙上還印有19世紀晚期風格的黑白配飾照片,令人聯(lián)想起那些氣派的巴黎老酒店。
不得不說,這間酒店強烈的個人風格并非受到所有人的喜愛。有些人覺得全白的裝飾和細節(jié)太過“單調(diào)、冷靜”,即便點綴著對比強烈的紅色沙發(fā)也于事無補。事實上,馬吉拉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討好大多數(shù)人,而對于他的擁躉者來說,這里的確是一個窺探設計師精神世界的絕好窗口。馬吉拉曾用白色顏料包裹匡威(Converse)彩色皮革板鞋,他的理念是,設計始于穿著者,當白色顏料剝落后,裸露出的色彩會形成不同的風格。這種刻意為受眾留白的方式也在酒店套房中得到展現(xiàn),Deluxe Contour套房系列以黑、白色調(diào)為主,線條和擺設非常干凈。馬吉拉說:“我希望這樣的設計能為客人個人的經(jīng)驗或體會留白,這也許會讓他們再回來。”
所以,你懂得,La Maison Champ Selysees Hotel可絕不是那種有著黃金龍頭、垂花窗簾及棉質(zhì)印花壁紙的巴黎版豪華酒店。
周邊推薦:
酒店位于巴黎的心臟位置,步行到香榭麗舍大街只需3分鐘。酒店對面就是大小皇宮及花園,繼續(xù)往第一區(qū)走,是杜樂麗花園,穿過花園就是盧浮宮。另外一條步行線路是過亞歷山大三世橋,從左岸走到藝術(shù)橋,過橋之后去盧浮宮。
網(wǎng)址:lamaisonchampselyse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