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黃綠磚瓦爭輝五彩琉璃鑲嵌

2016-12-14 08:08:08黃嘉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16年5期
關鍵詞:古建筑

黃嘉

摘要:琉璃構(gòu)件是中國古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防水、美觀的特性,同時其使用也有彰顯建筑等級的功能。沈陽故宮是我國現(xiàn)存的兩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是全國僅存的一座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和塞外風情的皇家宮殿,距今已有將近四百年的歷史。沈陽故宮保留著大量不同時期、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的建筑,因滿族特有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沈陽故宮的琉璃構(gòu)件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載體。

關鍵詞:沈陽故宮;古建筑;琉璃構(gòu)件

一、沈陽故宮古建筑琉璃構(gòu)件概況

琉璃,又稱流離,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重要裝飾構(gòu)件,也是用于藝術裝飾的一種釉陶器,通常用于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筑。琉璃的主要成分為SiO2(二氧化硅),與普通磚瓦相比,琉璃磚瓦在工藝上經(jīng)過釉燒,釉料里添加的不同礦物質(zhì)使琉璃呈現(xiàn)出多種色彩,從而使琉璃構(gòu)件光彩奪目,與眾不同。琉璃不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可以極大地改變傳統(tǒng)建筑的外觀形態(tài),因此在封建社會被統(tǒng)治階級所專有。不同顏色琉璃瓦組成屋面的剪邊或聚錦做法,還可制作雕塑形的裝飾構(gòu)件如琉璃的吻獸、走獸、仙人等。

沈陽故宮是后金政權使用琉璃瓦材料的第二座宮殿建筑群。除了遼陽東京城八角殿遺址中發(fā)現(xiàn)過黃綠兩色琉璃瓦外,赫圖阿拉城、界藩城、薩爾滸城的宮室建筑都是青磚房,甚至是草房。在當時戰(zhàn)亂和民族矛盾極其尖銳的時候,能夠使用琉璃瓦和燒窯世家傳人侯振舉歸服努爾哈赤有關,承造盛京皇宮陵寢,燒造琉璃磚瓦的業(yè)績是與侯氏分不開的。位于海城縣缸窯嶺的黃瓦窯是原籍山西的侯振舉經(jīng)營的皇家官窯,他及其子孫為遼陽東城八角殿和沈陽故宮的建設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琉璃瓦??脊虐l(fā)掘證明,黃瓦窯燒造品種豐富、樣式繁多、色彩斑斕,是當時東北地區(qū)十分重要的窯廠。

二、沈陽故宮琉璃構(gòu)件種類及特點

(一)琉璃瓦屋面

沈陽故宮建筑中主要建筑均使用琉璃瓦屋面,由于有了山西燒窯世家侯氏在海城黃瓦窯的經(jīng)營,使沈陽故宮建筑得以大量采用琉璃瓦。但沈陽故宮的琉璃瓦屋面卻不同于北京故宮的琉璃瓦屋面,它的特點也是滿族與漢族建筑的不同之處。

1.黃琉璃綠剪邊

沈陽故宮絕大部分的琉璃瓦屋面是黃琉璃綠剪邊。這種剪邊做法是在屋頂周圍用綠琉璃鑲邊,中間鋪黃琉璃瓦。在清代規(guī)定,親王、貝勒、郡王只能用綠色琉璃或綠剪邊,只有皇宮和廟宇才能用黃色琉璃瓦或黃剪邊。這種做法在關內(nèi)宮殿建筑中是少見的,屬于地方做法。

2.滿堂黃

除了黃琉璃瓦綠剪邊外,在乾隆年間加建的太廟群采用了滿堂黃琉璃瓦。太廟組群共有六座建筑物:正殿、東西配殿、東西耳房和大門。太廟是清皇室的家廟,屬于奉祀祖先之所。而滿族先祖的祭祀本是家祭和堂祭,作為祭奠皇帝先祖的家廟,它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由于用地的限制,無法建造體量較大的建筑群,除了在屋頂形式上采用較高等級的歇山頂外,在琉璃顏色上也給予區(qū)別,使用漢族禮制中等級最高的黃琉璃瓦來提高太廟的等級。

3.黑琉璃綠剪邊

文溯閣的琉璃瓦屋面又不同于前兩種。作為藏書之地,防火是很重要的一項功能要求。故采用了色澤凝重清雅的黑琉璃瓦綠剪邊的冷色調(diào)作為裝飾的主色。其琉璃色彩做法與北京的文淵閣、寧波天一閣相同。

(二)琉璃飾件

1.脊飾

脊飾在琉璃藝術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古建筑功能與藝術的結(jié)合體,反映著時代風格、審美情趣及工藝水平。沈陽故宮建筑琉璃構(gòu)件的應用部位主要是屋頂、墻檐、墀頭上,琉璃飾物包括屋脊上的鴟吻等。

沈陽故宮的琉璃脊飾,有龍尾高卷的正吻,昂頭瞪目的垂獸,有穿梭于云海的神龍、展翅飛舞的鳳凰、盛開的牡丹等題材的脊筒、博風(板)等建筑構(gòu)件。

崇政殿正脊、垂脊、博風(板)等構(gòu)件以黃色為地,上面的行龍、寶珠、瑞草等浮雕紋飾用綠色或藍色,對比鮮明,主體圖案醒目。山尖加飾的琉璃懸魚也用黃加綠、藍色,上部圓形,內(nèi)浮雕螭龍,下為如意狀花飾,使灰色的山面增添了鮮艷祥和的氣息。臺上五宮正脊、鴟吻、戧脊、垂獸等琉璃構(gòu)件同崇政殿風格相近,但具體紋飾略有區(qū)別。如正脊不僅有行龍寶珠,還有鳳凰、寶相花等圖案;垂脊除清寧宮飾龍紋,其他四宮均與正脊相同,戧脊琉璃方磚都作含苞待放的荷花浮雕,懸魚也以花卉為主圖。雖然琉璃件的顏色仍是以黃綠相配為主,但和前朝殿闕相比,諸宮更多幾分生活氣息。從外觀整體面貌上來看,這里要比前朝殿宇簡單樸素得多。

另外西路文溯閣各條屋脊的雕刻裝飾也與五行之說有關,由于每條脊部都位于建筑的最上方,因而文溯閣的各條屋脊都采用了海水流云的琉璃雕刻構(gòu)件,包括正脊兩側(cè)的吻獸及戧脊前的套獸等古建筑常用的獸狀構(gòu)件裝飾,也都被云頭狀的琉璃構(gòu)件所代替,用以象征水從天降、居高臨下、以水壓火。

2.琉璃正吻

正吻,也叫鴟尾,原本是正脊、垂脊的交叉節(jié)點,由于所處地位的顯要,把它做成鴟尾的形象,而且糅進了“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的神話傳說,寄托著“厭火祥”的深切意愿。后來鴟尾逐漸演變?yōu)轼|吻,最后定為龍吻。這個龍吻同樣蘊含著龍能降雨、消災的寓意,即使龍吻背上的劍把那樣小小的配件也被賦予一定的內(nèi)涵,被描述成是為了防止脊龍的逃遁而特地用劍把插入龍身把它鎮(zhèn)住。

沈陽故宮屋頂?shù)牧鹆唢楊H具特色。在這些不同凡響的脊獸、仙人、走獸、勾頭、瓦當、韃人、寶剎之中,最有特點的當數(shù)體量巨大、體態(tài)優(yōu)美、構(gòu)思巧妙的螭鳳琉璃正吻。每個正吻由一螭首與一鳳頭相背組合成一體。正脊兩端的兩個螭首相對張口結(jié)舌,共同叼住正脊,背獸被塑成風頭朝外眺望。一螭一鳳二者巧妙合一,粗長的尾翼高高卷成環(huán)狀,很難分辨是螭身還是鳳尾,又似展開的鳳翅。龍鳳呈祥,陰陽相融,造型雄壯而吉順。更為錦上添花之處,是在一般正吻的劍把部位塑造了一只疊于云卷造型琉璃件之上的風火輪。在正脊兩端對稱的正吻上,兩個風火輪的中心分別鏤空雕飾著“日”、“月”二字。它不僅在構(gòu)圖上為整個正吻造型起著重要的均衡作用,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象征著皇帝權勢恢弘如宇,手托日月,一統(tǒng)天下;又象征著滿人信誓旦旦,拆散“明”廷、入主中原的決心。

這種特殊造型的正吻,作為滿人自勵的標志,被大量地用在沈陽故宮,以及沈陽和新賓的皇陵之中。早期建筑的正吻是黃綠夾雜,色彩的排列順序也不是很規(guī)律;晚期以后建筑的正吻都是黃色。這些微妙的變化,從側(cè)面反映出早期滿族文化在用色上鮮艷、紛繁、大膽、奔放的特色。

3.垂獸、戧獸、合角吻和望獸

垂獸位于垂脊的中部、跑獸之后,是垂脊由高變低的過渡構(gòu)件。沈陽故宮尖山式硬山琉璃瓦屋面建筑的垂獸造型從早期的崇政殿到后期的太廟、崇謨閣,再到規(guī)范清式做法,經(jīng)歷了一個明顯的演變過程。首先是獸嘴,獸的上唇由明顯的明朝印記即長且向上端卷曲,逐漸過渡到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漸縮短,標志明朝琉璃印記的魚鱗逐漸消失;再次獸角由早期的類似羊角向后卷曲逐漸過渡到清式的鹿角向前張,發(fā)短且朝前上發(fā)展為清式的朝后稍上,火焰為開始一股繼而分為三股發(fā)展為清式的一股,且由開始的橫穿龍發(fā)展到清式的和龍發(fā)平行;胡須則是由早期的有胡須且飄動性不強到后期取消;脖子逐漸變短;面目表情逐漸變祥和(早期垂獸嘴大張、瞪眼,口中無卷毛。清式則閉嘴較嚴、口中有卷毛);早期垂獸的顏色為五彩琉璃,清式為黃色。

圍脊四周的每個合角吻(在沈陽故宮內(nèi)圍脊四周均為合角吻,獸口均朝內(nèi),故無合角獸)由一個螭首與一鳳尾組合成一體。鳳凰樓的合角吻明顯口大張、眼圓瞪、犄角樹立,后期的則眼睛稍閉、犄角后擺貼于頭上、神情變得祥和。和清式做法明顯區(qū)別的還有,合角吻無劍把,體積較清式夸張,顏色都是黃色。

三個時期戧獸的變化也基本體現(xiàn)戧獸從明代到清代的變化規(guī)律。一是早期建筑上的戧獸為五彩琉璃燒制,有很明顯的孔雀藍,到后期則為通體黃色;二是獸角逐漸倒下;三是獸嘴合上,早期的戧獸有明顯的胡須,后期胡須消失,卻加了早期戧獸沒有的嘴毛;四是早期戧獸所具有的火焰到后期消失,到乾隆時期建造的太廟上,戧獸甚至出現(xiàn)了龍爪。

望獸的造型在沈陽故宮中沒有傳承性,因為僅在東路建筑十王亭上出觀了較為原始的脊飾望獸和清式做法區(qū)別明顯:首先是獸嘴大張,獸的上唇有明顯的的明朝印記即長且向上端卷曲,清式的上唇短且平直;其次脖子逐漸縮短,標志明朝琉璃印記的魚鰭鱗逐漸消失;再次獸角似羊角向后卷,清式的望獸為鹿角向前張;沈陽故宮的望獸發(fā)短且朝前上,清式為朝后稍上;沈陽故宮望獸的火焰為開始一股繼而分為三股,發(fā)展為清式的一股且橫穿龍發(fā);胡須則是由早期的有且飄動性不強,發(fā)展到后期消失。

4.仙人走獸

仙人走獸分布在垂脊或戧脊的端部。明清宮殿建筑屋脊上的走獸比較固定,據(jù)《大清會典》記載,共有十個仙人立獸,其中最前面的是騎鳳仙人,其后為龍、鳳、獅子、獬豸、天馬、海馬、狻猊、斗牛、狎魚、行什,根據(jù)建筑等級的高低擺放。沈陽故宮近年來的修繕中,走獸往往被換成新的,并按照清式的走獸順序擺放,排列位置經(jīng)過人為調(diào)整,從年代特點到造型及色彩都和老構(gòu)件相差很大,這給研究造成很大的難度。

從現(xiàn)狀來看,沈陽故宮現(xiàn)有的走獸類型為騎鳳仙人、龍、鳳、獅子、狻猊、海馬、天馬、斗牛、豬、羊等。在傳統(tǒng)的十種走獸中沒有出現(xiàn)狎魚和行什。沈陽故宮的龍、鳳、獅子、狻猊、海馬、天馬、斗?;竞颓迨较嗤蚋揪褪前凑涨迨阶龇ㄈ坪团帕械摹T缙诮ㄖ辜股系南扇俗攉F與漢族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顏色上,琉璃飾件多用黃、綠兩色;在數(shù)量上,仙人之后的走獸采用單數(shù),在次要建筑(如十王亭、臺上四廂房宮室等)屋頂僅用走獸而無仙人;在造型上,出現(xiàn)了狗、羊等動物,可能與滿人長期的射獵生活有關。

5.摩羯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在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頂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頭上,都裝有藏族喇嘛教建筑中稱為“摩羯”的翼角獸飾件。據(jù)傳,古代印度人在海上行船,常常遇上一種怪獸而失事。人們認為它力大無比,并把這種海怪想象成長著象鼻、鱷魚尾巴、身上有鱗、下巴上長著胡須。它常常被裝飾在喇嘛教建筑屋檐角上的飛椽椽頭上用來避邪。沈陽故宮建筑中也承襲了這一做法,是因為當時滿人從蒙古族那里間接地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影響,使得沈陽故宮建筑在許多方面融入了喇嘛教的建筑特點。這種被稱為“摩羯”的飾物,甚至出現(xiàn)在當時所建的沈陽市內(nèi)的非藏傳佛教寺廟——慈恩寺的寶殿屋檐下面。

6.大政殿琉璃寶頂

大政殿是沈陽故宮的主要建筑之一,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屋面覆以黃琉璃瓦綠剪邊,上檐八條垂脊拱衛(wèi)著高大的五彩琉璃寶頂,使大政殿更顯華麗。寶頂是攢尖式建筑不可缺少的構(gòu)件。一般由頂座、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頂珠七部分組成。而大政殿的寶頂卻遠遠地超出了七層,由十三層構(gòu)件精心地雕飾組成一個立體效果極佳、裝飾性強、凸凹變化大、色彩運用廣的寶頂。它是由黃綠筒瓦相間豎立形成一圓形頂座;其上一綠色覆盆,覆盆表面塑以如意紋,并在八個方向等距設拱形壺門,門邊飾以黃色;覆盆之上為凸出覆箍頂部、雕刻細膩的蓮瓣式地盤,地盤通身掛以黃釉并刻仰蓮二層,各層蓮瓣相互錯開,形如盛開的蓮花;地盤上為圓柱體素面黃色束腰;束腰上為綠色腰盤,腰盤中間凹進形成須彌座式,其上、下枋塑幾何紋飾;腰盤上仍為圓柱體黃色素面束腰;束腰之上是寶頂?shù)暮诵牟课?,塑造了一個巨大的寶珠,寶珠以黃色為地,上塑二龍戲珠圖案,龍為藍色行龍,背部塑以白色的鰭;在龍頭、龍尾、龍腰部位的四個方位塑有四個臉為藍色、角為白色、面目猙獰的獸面;龍身纏繞橘黃色火焰與火焰珠相呼應,并有白綠色祥云繚繞其間;寶珠是寶頂?shù)暮诵?,它塑造之精美、色彩配制之協(xié)調(diào),可謂清初琉璃制品之佳品;寶珠之上為黃色素面圓柱體束腰,束腰上托黃色仰蓮式的上腰盤,其上為黃色束腰;束腰之上為天盤,天盤做成大蓮花寶座,座上為二層火焰寶珠,下層寶珠之火焰分成小束向上飄舞,上層火焰由八束收為四束最后歸為一束,寶珠以黃色為地塑的藍色鑲白邊之火焰,火焰徐徐向上直至中天;在殿頂?shù)陌藯l垂脊上,分別各有一琉璃燒制的蒙古武士,形象兇悍威武,雙手執(zhí)鐵鏈系于寶頂之上,象征“八方歸一”,增加了整個建筑的雄偉之感。

相輪、寶瓶、寶珠乃佛教神圣之物,在佛教建筑中多用做塔剎構(gòu)件。沈陽故宮建筑中把佛教藝術式樣和諧地結(jié)合在滿族民族風格之中,運用在皇家宮殿建筑上,可以說是一個大膽的創(chuàng)舉,不僅增加了殿宇雄偉壯觀的氣氛,還獲得了豐富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整個寶頂無論在琉璃的燒造上,裝飾的雕塑上還是形體的變化上,均表現(xiàn)出高超的工藝水平,其精美獨特的風格是國內(nèi)僅有的藝術珍品。

7.五彩琉璃墀頭

琉璃藝術在沈陽故宮不僅僅表現(xiàn)在大政殿的寶頂上,如大清門、崇政殿及其兩側(cè)的左右翊門的琉璃墀頭也別具特色。墀頭也叫上身,是硬山建筑所特有的稱謂,屬于硬山建筑兩山墻的兩端,腰線之上、盤頭以下的墻體。一般墀頭由青磚砌筑,或用青磚雕刻紋飾組成,而用琉璃裝飾墀頭在清初的建筑中極為少見。

大清門、崇政殿及其左右翊門均為硬山式建筑,在山墻的兩端均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龍、鳳、獅子、鹿等象征權力和寓意吉祥的圖案,構(gòu)成了五彩繽紛的琉璃墀頭。大清門、崇政殿及左右翊門的琉璃墀頭構(gòu)造上基本一致,均由三、四層須彌座形式組成,但從色彩,雕塑手法及動物的形態(tài)上又各有千秋。

大清門的琉璃墀頭是由仰覆蓮疊架構(gòu)成豎向的四層須彌座,在每層束腰部位雕塑了各種動物,角上用瑪瑙柱將束腰相互隔開,形成左、中、右三部分流光溢彩的琉璃裝怖面。墀頭最下層用藍色琉璃磚與青磚隔開,在色彩上做一過渡,其上用黃色琉璃構(gòu)成須彌座最底層的圭角;圭角之上為藍色的下枋,枋上為藍色覆蓮下梟,其上是凹進的束腰;束腰塑身繞火焰的雄獅;束腰底著黃色,雄獅身為藍色,發(fā)為綠色,縷縷發(fā)絲向后飄拂,身軀圓渾有力,后腰弓起,四爪著地,后尾翹起做前進狀;雄獅前下方為綠色繡球,其上繞以橘黃色飄帶;束腰上為仰蓮上梟,其上用黃色混磚與第二層須彌座隔開。第二層束腰為高浮雕的升、降龍,正面為升龍,兩側(cè)為降龍,下部雕有高高凸起的綠色鑲白邊的海水與高聳挺拔的藍色鑲白邊的江崖;正面的升龍屈身躍出水面,張牙舞爪,面向明間;側(cè)面降龍猶如從天而降并扭頭向上,伸爪欲抓火焰。第三層須彌座上塑二鹿,一低頭覓草、一昂頭四望。第四層的束腰上塑白色飛翔的仙鶴。從整座琉璃墀頭來看,黃、白、藍、綠相間點綴,雄獅、升降龍、梅花鹿、仙鶴各具姿態(tài),猶如一幅珍禽異獸的寫生圖。

崇政殿的墀頭與大清門相比,雖仍為豎向四層須彌座,但構(gòu)圖上卻發(fā)生了變化。第一層束腰中雕塑了身繞紅色火焰的藍色麒麟,它前蹄高抬欲向前奔走,其前為高山峻嶺,上有火焰繚繞,麒麟欲行又止扭頭外望。第二層束腰之中的龍正與大清門的相反,正面為降龍,兩側(cè)為升龍,下部是海水江崖,海水波濤洶涌,撞擊陡峭的山峰,降龍由天而降扭頸昂頭,做戲珠狀,龍身為黃色,鰭為白色,發(fā)與尾為綠色,地為深藍色,更加突出了龍的形象。

崇政殿的墀頭采用了至尊至貴的深藍色地黃色的龍,而大清門卻采用了黃地藍龍,二龍可明顯看出等級之分,崇政殿為正殿,皇帝上朝之殿,是為最高等級;大清門作為正殿之門必然要遜色一籌。

8.琉璃門罩

西路文溯閣兩山設置有裝飾用的券門。我國傳統(tǒng)硬山建筑通常不在兩側(cè)山墻上增添門窗裝飾,但文溯閣可能是考慮到建筑的整體藝術效果,除了兩山墻的博風及挑檐石利用綠琉璃裝飾外,在文溯閣一層出檐部分的山墻兩側(cè)還分別開設了精巧的券門,以增加建筑主體的透視層次。券門上端飾有琉璃垂花門罩,門罩按照木結(jié)構(gòu)的方式由綠琉璃構(gòu)件組成,單層檐、廡殿頂,琉璃屋脊上通體為祥云圖案的浮雕門罩,檐下置有六攢琉璃斗拱,額枋及墊板的畫池內(nèi)飾有琉璃彩繪,圖案包括“白馬負書”、游龍、海水及花卉等。畫池間的立框上書篆書“萬壽無疆”四字琉璃浮雕,門罩兩側(cè)設琉璃垂蓮柱。整個門罩玲瓏剔透,與山尖綠色排山勾滴瓦、博風磚等互相呼應,為單調(diào)的山墻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三、沈陽故宮琉璃構(gòu)件體現(xiàn)的民族融合特征

盛京宮殿建筑大量使用了上述琉璃構(gòu)件,其中屋面的黃琉璃瓦綠剪邊、構(gòu)件中的螭風琉璃正吻、大政殿寶頂、仙人走獸帶有較為明顯的滿族特色,但是由于滿族原為游牧民族,多居住在帳篷、林間木屋等處,對于建筑尤其是宮殿建筑接觸很少,所以在修建宮殿的時候,不僅大量采用漢族建筑的傳統(tǒng)形式,還在其中加入了滿、蒙、藏等民族的元素,這一點在琉璃構(gòu)件上也有所體現(xiàn)。

(一)對傳統(tǒng)琉璃構(gòu)件燒造技術的繼承

黃瓦窯因?qū)偕轿骱钍险乒軣?,基本繼承了中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燒造技術,這一點體現(xiàn)在沈陽故宮大多數(shù)的琉璃構(gòu)件上,傳統(tǒng)琉璃的使用,保證了建筑群風格的整齊劃一和莊重典雅。

(二)對滿族民族文化的淬煉

沈陽故宮的最初修建源于遷都,在此之前,后金政權已經(jīng)多次遷都并營建宮殿,但琉璃構(gòu)件的燒造和使用是隨著漢化程度的加深而逐步使用并增多的。在漢族思想文化的影響下,滿族人開始有意識地將本民族的信仰及生活元素加入到建筑之中,以達到符合自身生活習慣和審美情趣的目的,黃琉璃瓦綠剪邊、螭鳳琉璃正吻、大政殿琉璃寶頂、五彩琉璃墀頭等都具有典型的滿族特征。

(三)對蒙、藏民族文化的吸收

滿族人最早信奉原始宗教薩滿教,崇信萬物有靈,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和戰(zhàn)爭,滿漢、滿蒙民族之間不斷互相融合,尤其是滿蒙之間的結(jié)盟和通婚,促進了信仰的變化,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在子侄之中推行滿蒙聯(lián)姻,皇太極時期后宮五位有封號的福晉均為蒙古族,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因此在沈陽故宮建筑中也大量使用了喇嘛教及蒙藏兩民族的元素,在琉璃構(gòu)件的使用上,尤為典型的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屋頂角部檐下挑出的斜椽椽頭上的“摩羯”,以及大政殿的帳殿式琉璃屋頂。

琉璃構(gòu)件造型的改變從技術上講是發(fā)展的趨勢,是明后期向清中期發(fā)展的一個剪影。從意識形態(tài)上也反映了漢文化被滿族人全面吸收的一個過程,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與明朝長期開戰(zhàn),滿族對漢族文化的吸收、借鑒較少;反映在裝飾上,則滿族自身的特點濃厚,對蒙古及藏傳喇嘛教建筑裝飾的吸取較多。乾隆時期已完全接受了漢文化,琉璃的裝飾風格,在尊重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已經(jīng)與關內(nèi)同時期同類建筑基本相同了。

四、結(jié)語

清初盛京宮殿建筑上的琉璃構(gòu)件,從制作手法、造型風格均體現(xiàn)著當時琉璃制品的粗獷與寫實。同時,清代琉璃制品的生產(chǎn)技術達到最高峰,無論色彩還是造型,各代無出其右,為中國古建筑裝飾藝術的發(fā)展增輝添色。

其一,盛京宮殿建筑的琉璃構(gòu)件是清代歷史與皇家建筑研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琉璃構(gòu)件由遷徙東北的山西侯氏創(chuàng)建,在明末至后金初年形成一定規(guī)模,后金進入遼沈地區(qū)后,琉璃的使用因后金龍興而起,伴大清鼎盛而榮,其興起和發(fā)展過程中吸收了大量漢、蒙古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清王朝歷史的演進過程。因此,盛京宮殿建筑琉璃構(gòu)件的歷史乃是研究清代歷史、宮廷史和清代皇家建筑史所必須涉及的課題,在多項專業(yè)研究中均具有較大的意義。

其二,盛京宮殿建筑的琉璃構(gòu)件是東北地方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東北地區(qū)陶瓷業(yè)生產(chǎn)自古以來就不甚發(fā)達,文化也相對落后,自后金創(chuàng)建,至清末走向衰亡,前后共約300年時間,盛京宮殿建筑的琉璃構(gòu)件在歷史和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另外,黃瓦窯曾經(jīng)為東北地區(qū)著名的古代文化遺存如沈陽故宮、盛京三陵甚至一些著名寺廟等處提供修建、維護的琉璃磚瓦構(gòu)件,對這些世界遺產(chǎn)的誕成和維護都起到?jīng)Q定性的意義,所以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初盛京宮殿建筑的琉璃構(gòu)件的創(chuàng)燒與生產(chǎn),就不會有今天金碧輝煌的沈陽故宮以及別具特色的盛京三陵。

總之,滿族做為白山黑水間崛起的游牧民族,當時尚無完善的營造和裝飾制度,因此盛京宮殿建筑大量的借鑒了滿漢蒙藏等其他民族的建筑風格和裝飾手法,以滿族審美傳統(tǒng)為中心加以變化和發(fā)展,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而琉璃裝飾的大量燒造使用證明了侯氏及黃瓦窯琉璃燒制技術的精湛,表現(xiàn)了滿族喜愛火爆熱烈色彩和淳樸自然紋飾的心態(tài)。盛京宮殿琉璃構(gòu)件的大規(guī)模燒造及使用,不僅體現(xiàn)了后金及清初生產(chǎn)力和燒造工藝的長足進步,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滿族自身審美情趣和打牲文化前行的程度。

猜你喜歡
古建筑
古建筑元素在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索
古建筑木結(jié)構(gòu)保護技術在現(xiàn)代園林工程中的應用探討
現(xiàn)代建筑設計與古建筑設計的融合
正定縣古建筑保護意義及相關措施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4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學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16
古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天工(2019年7期)2019-01-20 10:02:10
中國古建筑
視野(2018年18期)2018-09-26 02:47:52
山西古建筑修葺與保護
文物季刊(2017年1期)2017-02-10 13:51:01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學生天地(2016年7期)2016-03-11 19:23:36
淺埋暗挖區(qū)間側(cè)穿古建筑物風險控制技術
武宣县| 巴彦淖尔市| 克东县| 自治县| 亚东县| 千阳县| 雅江县| 武功县| 湘阴县| 睢宁县| 榆社县| 平泉县| 当雄县| 布尔津县| 荆门市| 镇宁| 高密市| 千阳县| 神木县| 安泽县| 德庆县| 德格县| 柘城县| 普安县| 深水埗区| 景洪市| 济宁市| 姜堰市| 永宁县| 精河县| 江口县| 纳雍县| 南阳市| 临城县| 儋州市| 西贡区| 泸溪县| 红原县| 宣城市| 南昌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