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玫
【案例回放】
翔的爺爺奶奶有三個兒子,孫輩里卻只有翔一個男孩兒。翔的爸爸媽媽因為開了個裁縫店經(jīng)常不在家,翔一直都跟著爺爺奶奶住,這更是讓爺爺奶奶把孫子“要星星不給月亮”地慣著。
有一段時間,翔每天早晨都遲到。問他怎么回事,他淡淡地回答說:“我奶不叫我?!眴査麨槭裁床蛔约憾[鈴,他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我奶說天太冷了,不要起那么早。”
“可是,你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了,奶奶不讓你起,你就不起了嗎?你是個學生,學生要遵守規(guī)則,明白嗎?”聽我這樣說,翔低著頭不說話。我想,如果翔自己堅持,奶奶是不會“控制”住這個寶貝乖孫的。所以,我這樣吩咐:“明天必須按時到校,你先回去吧?!?/p>
結(jié)果,第二天早上翔又遲到了。但這一次他不是自己來的學校,而是噘著嘴被奶奶送到我的辦公室。當翔奶奶告訴我,翔是因為“不舒服”才來晚的時候,我真有些“無語”了。
我決定趁勢幫翔和奶奶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我告訴翔奶奶,孩子不舒服一定要先看醫(yī)生,并且得先通知他的爸爸媽媽。如果不方便,我也可以調(diào)課幫忙帶他去,所以他先不要去上課了。
大概這祖孫倆沒想到我會這樣處理,于是瞬間都顯得有些慌亂,翔奶奶更是著急地連聲說:“沒事的、沒事的,老師,您先讓孩子上課吧?!睘榱瞬蛔屜铻殡y,我讓翔先去教室,留下了奶奶。
“翔奶奶,咱這樣做可是不對啊!”我跟她說。
“不是老師,我覺得,這個上課時間的確有點太早了?!蹦棠屉m然略覺尷尬,但還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拔衣犝f翔的姐姐已經(jīng)上初中了,她早晨幾點走的?”“別提了,她更早了。孩子每天六點多就得起床,黑咕隆咚地就走了。她是上初中,可緊張了?!毕枘棠烫崞饘O女,又是滿腹牢騷。
“一樣的,翔未來也會面臨那樣的生活節(jié)奏,您現(xiàn)在如不放手讓他養(yǎng)成習慣,等真到了初中,他不就更受不了?。?!所以從明天開始,幫助孩子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按時上學。否則,我就只好找他的爸爸媽媽去好好談了。”我知道翔媽是干練爽朗的性格,一向反對奶奶溺愛孩子。
“好好好,我不管了?!贝蠹s擔心被翔媽媽“奪走”看護翔的權(quán)利,翔奶奶趕緊妥協(xié)。
可是沒過幾天,翔媽媽卻主動跑到學校來找我。原來翔和姐姐因為玩電腦吵架,奶奶護著孫子,受了委屈的姐姐就更把氣撒在了弟弟身上……等翔媽回來,姐姐正委屈地哭著,翔噘著嘴賭氣,奶奶則生氣地嘮叨著姐姐不讓著弟弟之類的話。
“我真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翔媽嘆著氣,滿臉的無奈。我一邊安慰她,一邊繼續(xù)了解情況:“姐弟倆平時關系怎么樣?。俊毕鑻屨f之前一直都還可以,但是自從姐姐上了中學之后,翔好像越來越“不聽話”了。
我對翔媽說:“孩子的問題倒是其次,但是奶奶的問題真得重視了。”翔媽聽我這樣說,情緒顯得更激動了:“別提奶奶了,她不說話還好,她越說倆孩子就越吵,最后就變成祖孫三個人的‘戰(zhàn)爭了?!?/p>
聽到翔媽這樣說,我更確定問題的根源并不真在姐弟倆身上,而是出在了重男輕女的奶奶身上。我于是對翔媽說:“奶奶肯定向著孫子,讓孫女更不服氣了吧?”
“是啊是啊,知道老太太疼孫子,我也不好說什么?!毕鑻屨f。
“但是翔媽,您一定要意識到,翔的姐姐到了青春叛逆期,翔也到了自我意識正在逐漸增強的關鍵時期,奶奶對孫子無原則的溺愛,會讓翔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更容易導致正處于青春期的姐姐出現(xiàn)一些極端的行為。如果那樣,就危險了?!蔽覍ο鑻屨f,“所以我建議您,一定要先想辦法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和奶奶達成一致意見。不過我不知道你們婆媳之間是怎樣的相處模式,您要想做好奶奶的工作,最好是先和翔爸溝通好。如果覺得有顧慮,可以選擇讓他去和奶奶談。您千萬不能為此和奶奶再產(chǎn)生矛盾,大人要給孩子做出用溝通解決問題的榜樣。”
“這些我都可以做,但是倆孩子之間的問題怎么辦?。棵刻斐硜沓橙サ模瑹┧牢伊?!”翔媽還是有顧慮。
我對翔媽說:“孩子之間的問題盡量讓他們自己解決,如果需要幫助,父母絕對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讓孩子們學會自己制定規(guī)則,學會謙讓和體諒。只要我們信任并幫助孩子,他們就肯定行!”
后來,在和翔的談話中我才了解到,原來這小子喜歡上了一款游戲,還約定和小伙伴們“組隊”一起玩,所以才會和姐姐搶電腦。我知道這個時候堅決不讓他玩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因為他在家里缺少監(jiān)督,而且暫時沒有更有意思的事情來代替電腦。于是我建議他:先和姐姐約定好每個人使用電腦的時間,同時和小伙伴約定每次玩多長時間。因為自己是玩游戲,而姐姐是用來學習的,所以要讓姐姐先選。
(案例提供:新教育研究院 王麗君)
對父母說
1.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有度,尤其孩子和隔輩老人住在一起的時候,父母更要警惕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有度的愛才能給孩子自由,否則,孩子就會變成父母或者祖輩身上的一個“寄生蟲”,就更談不上成長了。
2.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因為缺少玩伴兒,更容易出現(xiàn)迷戀電腦和游戲的孩子。而翔雖然有個姐姐,但是因為姐弟倆受到性別差異和年齡差距的限制,能在一起玩耍的時間和機會也是不多的,所以,電腦自然承擔起了一個“玩伴”的角色。加上翔因為奶奶的溺愛導致嚴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才會和姐姐發(fā)生“電腦之爭”。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不應該是制止或者命令誰讓著誰了,更不要用簡單的對錯給出判斷,而應該耐心聽他們分別講述自己真實的想法并予以理解,從而引導孩子自己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無論多忙,父母也要盡量陪伴孩子、真正去了解孩子。任何人的愛,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更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都比不上父母的理解更能緩解并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自己的不良情緒。故事中的翔媽,算得上是一個覺醒的父母的代表,她的“覺醒”在翔身上所能夠產(chǎn)生的效果就是:引導翔從一個不肯遵守規(guī)則的孩子,成為一個能夠正確認識和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懂得尊重和謙讓的孩子。
對老師說
1.很多孩子是被父母或者祖父母們的愛束縛了的,老師要適當幫助孩子“松綁”。但同時要給孩子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陪伴孩子一起走。甚至需要在沒有路的地方,努力開辟道路。老師不能因為礙于家長的情面而一味遷就,一定要以明確的規(guī)則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必要的約束。
2.被寵溺慣了的孩子,要么沒有自我,變得自卑懦弱;要么目無他人,變得蠻橫無理。老師要逐漸讓迷茫中的父母們明白,這些都不是孩子正常的成長狀態(tài),必須設法加以疏導。我們更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
3.對孩子的某些興趣和愛好,不要簡單以“對”或者“錯”下定義,也不要以我們的價值觀把某些事情當成“洪水猛獸”,而應該在教會孩子自我管理的基礎上,讓他們學著自己作出判斷、解決問題。
4.要引導孩子學會如何衡量一件事情的價值和意義,從而選擇堅持或者放棄。對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熱情,老師要善加鼓勵,讓這份熱情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只有當孩子內(nèi)心充斥著“我要學”的強大動力時,他們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
(責 編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