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品酒店區(qū)別于傳統(tǒng)大型連鎖酒店,一般體量小,客房數(shù)有限,更關注品味格調(diào)。其發(fā)展代表了我國酒店業(yè)進入21世紀的潮流,也是酒店業(yè)愈發(fā)成熟的標志。文章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網(wǎng)絡平臺2010年至2016年發(fā)表論文及雜志內(nèi)容與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評價目前國內(nèi)精品酒店研究發(fā)展的狀況及趨勢,同時提出應從價格、辨識度、市場預測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完善。
關鍵詞:精品酒店 綜述 酒店設計 主題 地域文化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030-04
一、引言
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后的歐洲,源于法語“Boutique”,原指專賣時髦服飾的小店,引申為“精致”、“時尚”。最初亦指北美私密、豪華或離奇的酒店,以提供獨特、個性化居住和服務作為與大型連鎖酒店的區(qū)別。伴隨1984年首家精品酒店Morgans Hotel的落成(也有認為是1981年在倫敦南肯辛頓創(chuàng)辦的Blakes hotel。①②),精品酒店業(yè)的先驅——企業(yè)家伊恩·施拉格(Ian Schrager)和史蒂夫·魯貝爾(Steve Ruble)首次提出了“精品酒店”的理念。在西方,精品酒店有時也被稱為“設計酒店”(design hotels)或“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 hotels)。③
目前精品酒店多集中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國是第二批發(fā)展精品酒店的國家。精品酒店在亞洲的發(fā)展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泰國,遍布普吉島、曼谷、清邁等著名旅游城市,其他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也紛紛出現(xiàn)品牌精品酒店。在我國,精品酒店理念自21世紀初期引入國內(nèi),以2000年北京云社及2011年上海88新天地為代表,短短數(shù)十年,精品酒店現(xiàn)已遍布北京、上海、廣州、杭州、三亞、麗江等城市,成為出行者住宿的重要選擇。特別是一些從事文藝、設計等特殊行業(yè)的旅游者,到一個城市的目的,可能初衷會變?yōu)榫売趯ひ挳數(shù)鼐肪频甑囊环N別樣感受。
二、國內(nèi)近年來精品酒店理論研究綜述
(一)基于精品酒店概念特征和類型的研究
1.概念方面。大部分學者認為,Ian Schrager最早從類型學的角度,提出了“精品酒店”概念。精品酒店一般是指房間數(shù)不超過100間,多以30~50間居多,也不乏數(shù)間客房的酒店。通常包括獨特豪華的設施,提供全方位住宿服務的私密性酒店。國內(nèi)對精品酒店的定義及設計多數(shù)按照這個概念來界定和設置。
學者們認同精品酒店的概念起源于歐洲,并在美國得到迅速發(fā)展。是一種區(qū)別于大型傳統(tǒng)連鎖酒店,規(guī)模不大,強調(diào)設計、管家式服務的小型酒店。⑤⑥⑦
總而言之,精品酒店有時從狹義的角度,指傳統(tǒng)的小型Boutique hotel。但一些大型酒店集團,如喜達屋(Starwood)、萬豪(Marriott)和洲際(IHG)也均有其精品酒店品牌,分別是W hotel、Autograph和Indigo。特別是2007年萬豪酒店董事長小瑪特里奧(J.W. Marriott, Jr)和精品酒店管理公司Ian Schrager合作投資20億英鎊推出的新品牌Edition,總計劃內(nèi)包含約達200家的酒店建設,設計的平均房間數(shù)在150~200間,這個被定義為“生活時尚精品酒店”的品牌,代表著傳統(tǒng)酒店集團正大舉進軍精品酒店領域。所以精品酒店在廣義上,還應包括精品五星酒店(Boutique five-star hotel)、精品度假酒店(Boutique Resort Hotel)等。
2.特征方面。結合精品酒店的概念,近年來國內(nèi)對精品酒店特征方面的理論研究內(nèi)容豐富且較為統(tǒng)一,一般從規(guī)模、服務、功能、設計、文化等方面加以闡述。
部分學者認為精品酒店雖未評星級,但硬、軟件標準都極高?;始殷A棧創(chuàng)始人劉少軍認為精品酒店應該符合三個條件:硬件在四星級、四星半酒店以上,軟件標準超過五星級酒店;100間左右客房數(shù);非常注重文化設計,有地方烙印和特點。
諸多學者認為,精品酒店是反標準化和反同質化的。張文成(2013)、辛儒鴻,周建華,黃友慧(2016)等人也稱“精品酒店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但大家也有共識,即精品酒店有共性,如張文成(2013)認為在業(yè)者心目中還是有以下概念:硬件精良、軟件到位、產(chǎn)品獨特、服務精致、無比舒適、非凡體驗、全新感受、印象深刻等,都儼然成為精品酒店的標簽。⑩
3.類型方面。精品酒店的“精品”歷來被認為是酒店一種類型的代稱,而不是酒店的等級,目前存在著不同的劃分標準。
夏彥茗,俞挺(2011)按規(guī)模—價格—管理公司分類匯總出:精品酒店、奢侈型、規(guī)模型精品酒店。③
任洋,盧峰(2014)認為從管理模式分上有單體、集團精品酒店和精品酒店聯(lián)盟;在地理位置上可分為城市型和度假型,營建方式上有改建和新建之分。⑦
喬文黎,張春利(2012)認為根據(jù)地理位置可分為城市精品酒店和名勝區(qū)精品酒店。⑨
中國旅游大辭典按設計及運營風格分為時尚飯店或微型都市型的精品飯店、“夢境型”、“生活方式型”、“設計與時尚融合型”的精品飯店。也可按照區(qū)位、營建方式、規(guī)模、設計著力點為劃分依據(jù),對精品酒店類型進行細分。11
溫鶯(2015)認為目前國際精品酒店主要有單體、集團化和酒店聯(lián)盟等幾類。12
其中,最常見是按照設計類型可分為:主題型、地域(文化)型、歷史型、時尚(都市)型、家庭旅館式精品酒店。13141516
(二)基于精品酒店設計的研究
精品酒店歷來注重設計,為給住客帶來別樣感受,其設計必須富有創(chuàng)意和特色,營造現(xiàn)代氣息的同時還要講究文化格調(diào),實現(xiàn)“家外之家”,減少陌生和拘束感。
學術界也不乏對精品酒店主題、建筑、景觀、室內(nèi)裝飾設計研究的文章。學者們對其設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1.選址和建筑物。選址是一家精品酒店的關鍵,應選擇當?shù)赜袣v史文脈、民族特色的建筑,而傳統(tǒng)民居、農(nóng)舍和名人故居無疑是不二之選。王丁玲(2012)分析了安縵選址的兩個極端:一為非常熱鬧的大都市外圍或熱門旅游目的地,亦或是選擇在名不經(jīng)傳,知名度不高的國家或地區(qū)。但這些地方都有鮮明的主題特色、獨特的酒店功能。④
有時精品酒店對位置的追求也并非那么極致,劉少軍(2012)列舉沙漠精品酒店、森林酒店、肯尼亞與動物親密接觸的精品酒店,位置并不能算好。但是加上設計、服務和人的因素,仍可以做到獨一無二。17
精品酒店的建筑外觀設計要能巧妙利用當?shù)貭I造技術,盡可能與當?shù)氐淖匀蝗宋牡忍攸c緊密結合,充分保持當?shù)亟ㄖ厣?,新增建筑與原有環(huán)境要相融合。18192021
也有一些經(jīng)過改造的建筑物,如山西長治香箱鄉(xiāng)祈福村主題精品酒店,全部建筑空間均由35個集裝箱改造完成。22
2.建筑內(nèi)外設計。薛原(2015)認為建筑物外表均應呈現(xiàn)質樸、大氣、謙遜的面貌,內(nèi)部設計則強化源自顧客體驗的一種室內(nèi)空間的邏輯性。設計要素可包括建筑立面、裝飾圖案、材料與室內(nèi)陳設等。23
徐宏,趙慧寧(2011)指出目前國際精品酒店的外立面設計一般都與當?shù)氐沫h(huán)境相融合,借助周圍環(huán)境形成特色,成為其他酒店無法復制的特殊建筑。13
林翹楚,田大方(2016)重點關注精品酒店的室外設計,將其分為餐飲型和休憩型休閑空間,并對這兩類空間從位置選定、空間定位、家具、綠化景觀等進行設計。24
辛儒鴻,周建華,黃友慧(2016)探討了精品酒店景觀的差異化設計策略:傳承地域特色、結合地形、消減體量、融合多元文化的方式來營造。25
華亦雄(2014)強調(diào)精品酒店的設計要對傳統(tǒng)營造技藝保護與傳承。26
3.主題設計。有主題的精品酒店可讓住客獲得更多的知識、認同和歡樂,也讓同類型酒店無法直接模仿或超越。精品酒店的主題設計可選擇山水、花卉植物、季節(jié)、色彩、養(yǎng)身、現(xiàn)代科技等,凡是在規(guī)劃設計中能結合地域文化、地形、建筑物、周邊自然資源等特點,能引起住客共鳴的要素均可涉及。如張俊峰(2014)結合嶺南當?shù)匚幕小氨边@一要素設計精品酒店的主題。28又如泰國甲米塔卡克克拉比精品度假酒店的水主題29、蘇州周莊花間堂季香院的季節(jié)主題。
郭華,蔣滌非(2010)認為主題的選擇要考慮酒店所處的地理、經(jīng)濟、交通及服務的消費群體。同時還要考慮當?shù)氐臍v史文化底蘊,城市生活習慣、新興的消費趨勢以及市場偏好等。30
(三)基于精品酒店定位的研究
1.客源定位。精品酒店擁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市場,客戶群相對集中。顯然不是針對所有人群,而是小眾的,或者絕大多數(shù)面對的是高端人群。任洋,盧峰(2014)認為精品酒店目標客源范圍鎖定于30~50歲的具有殷實經(jīng)濟基礎和文化涵養(yǎng)的消費人群。⑦
2.特色定位。王雪,賈智紅(2012)認為精品酒店的特色定位可以從地域文化、建筑與裝飾文化、主題文化三個因素的分析入手。⑤
3.功能定位。精品酒店的功能定位應在保留食宿功能的基礎上,弱化某些高消耗的功能區(qū)域,同時增值一些能體現(xiàn)地域文化、強化獨特體驗的功能。3132
(四)基于精品酒店服務、客戶關系管理(CRM)的研究
目前雖然很多精品酒店已采用CRM系統(tǒng),但仍停留在初級階段。
如前文所述,精品酒店通常體量小,目標群體集中,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差異化的模式和服務,也有必要一對一地對客戶喜好進行研究,使酒店有限的資源集中運用到客戶身上。
陳琦(2015)指出顧客服務質量感知來源于舒適、方便、親切、安全和物有所值感,因此需提高員工素質、員工滿意度、以硬件為支持體驗優(yōu)質服務,從而實現(xiàn)精品酒店服務質量的提升。33
學者們認為需深入了解客戶需求,通過培訓讓服務人員形成自行搜集信息的習慣,培養(yǎng)主人翁意識,根據(jù)消費額等來確定不同的顧客群及一些VIP(如記者、行政人員等);定期完善客戶數(shù)據(jù)庫,做好客戶回訪,引導和培養(yǎng)客戶預定習慣、做好CRM的精細化和個性化等。343536
(五)基于精品酒店營銷的研究
精品酒店所面對的顧客群體絕對數(shù)量有限,因此可采取差異化營銷方式。
張文成(2013)認為精品酒店的營銷講究“精準”,需要從市場定位、目標客戶、信息資料、客戶拜訪和營銷計劃五個方面著手。⑩
尹萍(2012)認為精品酒店應采取專項化的營銷策略,提出口碑營銷、關懷營銷和網(wǎng)絡營銷的策略。36
劉少軍認為精品酒店的定位本身已和其他酒店有了獨特的區(qū)隔??赏ㄟ^“名人效應”及后續(xù)與團購或點評網(wǎng)站的合作,讓消費者親自體驗,形成一種口碑效應。19
張怡(2013)認為可通過微博與客人建立固定而長久的聯(lián)系,尤其是對忠實客戶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促銷。但同時需要注意微博的維護、發(fā)布的內(nèi)容、頻率、時間段及回復的及時性等。37
(六)基于酒店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對策的研究
目前酒店市場對精品酒店的內(nèi)在需求不斷擴大,攜程網(wǎng)數(shù)據(jù)顯示,2007—2010年期間,與攜程合作的精品酒店數(shù)量至少增加了200%。38又根據(jù)一份2012年有關酒店用戶線上調(diào)研報告,30%的受訪者尚未入住過精品酒店,但未來均將入住精品酒店納入出行計劃。入住過的度假或商務客人,在受訪前的12個月中入住過1~2次精品酒店的人數(shù)占比超過55%,可見精品酒店的市場潛力無限,顧客愿意選擇精品酒店入住,而且愿意反復入住。39
1.未來發(fā)展趨勢方面:
賈靜(2010)認為中國許多城市的高星級酒店已趨于飽和,市場進一步細分,精品酒店的市場機會將比傳統(tǒng)酒店更大。①
王丁玲(2012)認為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具備硬件、意識及消費群體這三個條件發(fā)展精品酒店。④這是消費者的選擇,也是酒店投資方的需求。
溫鶯(2015)認為綠色環(huán)保理念是未來精品酒店市場競爭的一個明確方向。12
2015年在京召開的智能+精品酒店融合沙龍上Lewin發(fā)布了針對精品酒店“智能化”的解決方案——HIM系統(tǒng),暗示著未來“智能+”將會在精品酒店中再掀新浪潮。
2015國際精品酒店主題論壇,美國著名建筑公司Gensler設計總監(jiān)Tomas Contreras稱未來酒店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包括更多擁有獨特想法和觀念的年輕人,因此在設計上要更多地融入美感、可操作性、科技、國際化等。40
鄭楠(2016)認為中國精品酒店發(fā)展未來由于中產(chǎn)、富人階層規(guī)模擴大,外國游客和商人,客源市場充足。42
2.對策方面:
劉少軍(2014)認為未來國內(nèi)精品酒店應該聯(lián)盟,整合中國所有的精品酒店品牌,搭建平臺,可以做C2B模式。43
高宏(2015)認為精品酒店未來在設計裝修風格時需注重高品位,提出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的方向;需結合各地環(huán)境,制定不同的酒店發(fā)展模式。44
部分學者認為中國精品酒店未來需重點打造酒店品牌;提升個性化、精細化的服務品質來樹立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還需要維系忠實客戶群來實現(xiàn)持續(xù)盈利。45464748
李文希(2014)則認為未來中國精品酒店可吸納小型旅游住宿機構進行轉型;通過建筑的精致、設計的精巧、服務的精細和管理的精益求精重新正確定位精品酒店內(nèi)涵;從僅關注極少的高端消費群到兼顧中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38
(七)基于精品酒店個案的研究
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的精品酒店品牌約2000多家,年營收達1000多億元。國內(nèi)精品酒店(2014年)約500多家,年營收100多億元。從國際范圍來看,包括安縵、悅榕莊、悅椿、阿麗拉、洲際旗下英迪格(Indigo)、Even hotel和Kimpton、凱悅旗下安仕達(Andaz)和柏悅(Park hyatt)、雅高旗下美憬閣(M Gallery)和璞?。≒udi)、萬豪旗下Autograph Collectionand、Moxy、EDITION以及AC Hotels等。
國內(nèi)精品酒店品牌如裸心、詩莉莉、花間堂、木棉花、皇家驛棧、隱居、雷迪森莊園、頤和公館、柏聯(lián)、御庭、德懋堂、璞緹客、the house collective、松贊、怡亨、書香府邸、千里走單騎、左右客、URC、涵碧樓、臺北商旅等。
當然國內(nèi)學者的個案研究部分單體精品酒店,如水舍精品酒店(上海)、洛克菲花園精品酒店(江蘇無錫)、瓦竹書院精品酒店(北京)、U空間精品酒店(福建廈門)、那宅精品酒店(福建廈門)、云水·格·精品酒店(浙江杭州)、敔山嘉荷精品酒店(江蘇江陰)、海心亭和楊家登精品酒店(云南大理)、麥語云棲精品設計酒店(北京)、老碼頭精品酒店(上海)、香箱鄉(xiāng)祈福村主題精品酒店(山西長治)、小盤谷會所酒店(江蘇揚州)、TUVE精品酒店(香港)、云廬精品生態(tài)酒店(廣西桂林)等。49505152535455
三、結語
西方已有非常成熟的精品酒店聯(lián)盟,如全球奢華精品酒店聯(lián)盟(SLH)、全球設計酒店聯(lián)盟(The Design Hotels of the World)、羅萊夏朵(Relais & Chateaux)等。部分中國精品酒店也加入到這些聯(lián)盟,如SLH(中國)接收了南京御庭精品酒店、蘇州平江府精品酒店、昆明柏聯(lián)SPA溫泉、新濠中國度假村的御林山舍、香港逸蘭精品酒店、香港帝樂文娜公館、烏鎮(zhèn)錦堂會、上海璞邸精品酒店。Design Hotels(中國)的成員包括香港美麗華精品酒店、香港南岸精品酒店、上海水舍精品酒店等。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國內(nèi)精品酒店的理論研究已進入較高的階段,從建筑規(guī)劃、室內(nèi)外設計、定位、主題、客戶關系管理、營銷等多視角切入,研究內(nèi)容豐富,并不斷出現(xiàn)新的案例。
注釋:
①賈靜.山東發(fā)展精品酒店的可行性分析.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2010(4):7-8
②洲聯(lián)集團.精品酒店:緣起、定位與設計.城市住宅,2014(7):106-107
③夏彥茗,俞挺.精品酒店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建筑創(chuàng)作,2011(5):28-49
④王丁玲.國際精品酒店空間擴張地理要素分析.現(xiàn)代商業(yè)貿(mào)易,2012(17):71-72
⑤王雪,賈智紅.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與設計表達.華中建筑,2012(6):24-27
⑥徐伊.上海特色酒店之旅當住宿成為旅程一站.風景名勝,2012(6):148-155
⑦任洋,盧峰.中國精品酒店的“精品”設計之道.城市建筑,2014(16):34-37
⑧王洋.精品酒店的室內(nèi)設計探討.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1):235
⑨喬文黎,張春利.精品酒店設計解讀.城市建筑,2012(4):39-40
⑩張文成.精品酒店:“精”為王道——精品酒店的設計、服務與營銷探討.飯店現(xiàn)代化,2013(9):58-62
11章宇賁,張維.精品酒店建筑的DNA.新建筑,2011(3):20-24
12溫鶯.基于綠色理念下的中國精品酒店發(fā)展思考.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10):93-94
13徐宏,趙慧寧.精品酒店設計初探.美與時代,2011(5):39-41
14宋麗斌.精品酒店之設計理念淺析.大舞臺,2015(2):50-51
15彭薇娜,潘麗雅.精品酒店的室內(nèi)設計探討.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4(1):59-60
16王政軍,王保松,李佳龍.國內(nèi)精品酒店發(fā)展態(tài)勢探析.智能城市,2016(6):236
17劉少軍.文化與旅游地產(chǎn)及精品酒店.城市住宅,2012(7):51-55
18張文成.淺議精品度假酒店經(jīng)營之道.飯店現(xiàn)代化,2014(7):50-55
19吳昕,楊曉川,湯朝暉.精品酒店邂逅傳統(tǒng)民居.南方建筑,2016(4):42-45
20華峰,何俊萍,張首.基于地形的建筑設計研究——云南彌勒湖泉SPA精品度假酒店.建筑技藝,2013(4):165-173
21王佳.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精品酒店建筑及景觀設計策略與實踐研究——以云南大理喜洲精品酒店設計為例.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5(20):318-320
22姜波,孫杰.香箱鄉(xiāng)祈福村主題精品酒店.中國住宅設施,2012(9):32-37
23薛原.精品度假酒店地域性特色塑造——Kerry Hill(科瑞·希爾)作品解讀.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2015(Z2):48-49
24林翹楚,田大方.精品酒店室外休閑空間設計初探.山西建筑,2016(9):214-215
25辛儒鴻,周建華,黃友慧.差異化語境下的精品酒店景觀營造——以重慶悅榕莊為例.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5):87-93
26華亦雄.詩性智慧下傳統(tǒng)營造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以安縵法云精品酒店為例.裝飾,2014(11):135-136
27肖琦,金恩貞,洪寬善.淺析精品酒店中出現(xiàn)的客房設計特性——以2008年以后開業(yè)的國內(nèi)外精品酒店實例為中心.設計,2015(11):145-147
28張俊峰.冰精品酒店設計——論精品酒店與地域文化的必要聯(lián)系和文化遺產(chǎn)的探索與保護.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4(10):112-114
29黃嵩.東南亞風格度假酒店設計研究——以泰國甲米島塔卡克克拉比精品度假酒店為例. 美術教育研究[J]2015(20):59-61
30郭華,蔣滌非.特色酒店的主題設計淺析——以外灘老碼頭精品酒店設計為例.中外建筑,2010(7):121-123
31廖鉞.精品酒店功能及環(huán)境定位的設計初探.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5):7-8
32張蓓,劉培.花間堂文化精品酒店的“精品”理念解讀.城市建筑,2014(16):15-18
33陳琦.基于心理體驗視域下的精品酒店服務質量管理提升.管理觀察,2015(2):171-172
34呂海燕.精品酒店的客戶關系管理探析.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4):90
35王曉娟.上海市精品酒店服務質量提升實證研究分析.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20-22
36尹萍.芻議精品酒店的客戶關系管理.中國商貿(mào),2012(3):117-118
37張怡.酒店微博營銷策略——以麗江老磨坊精品酒店為例.中外企業(yè)家,2013(5):23-24
38李文希.議中國精品酒店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9):91-92
392012年中國精品與設計酒店用戶線上調(diào)研報告.新財經(jīng),2013(3):20-21
40陳慧中,Tomas Contreras,梁景華,楊邦勝,江用正,程興東,饒保華,阿森,潘冉,曾幟輝.設計的善意——2015國際精品酒店主題論壇.現(xiàn)代裝飾,2016(1):36-37
41郭樹涵.主題精品酒店的大時代.中國新時代,2014(7):48-53
42鄭楠.中國精品酒店的前景分析.經(jīng)營管理者,2016(15):74
43劉少軍.產(chǎn)品即話題——皇家驛棧精品酒店的誕生.中國廣告,2014(8):92-93
44高宏.當代中外精品酒店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11):85-86
45魏俊巧.論中國精品酒店的發(fā)展.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4(15):236-237
46王若酈.探索中國精品酒店的發(fā)展之道.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1):91-92
47顧燕云.我國精品酒店快速發(fā)展的原因及完善對策.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Z1):71-72
48張震.新時期精品酒店的經(jīng)營策略研究.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3):79
49鄭莉,胡智淼.“Apple”理念在當下的精品酒店設計中的啟發(fā).價值工程,2014(7):137-138
50彭聰,田宇,葛米娜.武漢發(fā)展精品酒店SWOT分析.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0(1):103-106
51陳曉靜,袁溥.酒店經(jīng)營的新出路:精品酒店.經(jīng)營管理者,2011(4):112
52于霞.精品酒店的發(fā)展對策研究.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83-85
53嚴得英.2016年6月中國住宿業(yè)精品酒店品牌發(fā)展報告2016-07-13.http://res.meadin.com/IndustryReport/131165_1.shtml
54丁晴.精品酒店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與思考.中國建材科技,(S1):271
55李應軍.我國精品酒店的發(fā)展對策.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0(11):74-76
(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
[作者簡介:丁乙欣(1983—),女,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