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患兒,男,12歲。因上腹部疼痛不適半年,嘔吐咖啡樣物,排柏油樣便1天入院治療?;純河诎肽昵俺霈F(xiàn)無規(guī)律的上腹部隱痛不適,能夠忍受,有時伴有食欲差、惡心、嘔吐、噯氣、反酸和燒灼樣疼痛等癥狀。曾在當(dāng)?shù)匕聪涣肌⑽秆缀突紫x癥治療,效果不佳。入院前1天,患兒在無任何誘因的情況下嘔吐咖啡樣物和排柏油樣便各1次,自覺心慌、乏力,腹痛加劇,在父母陪同下來院就診,門診以疑似消化性潰瘍收入住院。
門診查體溫36.5℃,脈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112/52毫米汞柱,輕度貧血外貌,神志清楚,全身淺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心肺檢查無明顯異常,上腹部有輕壓痛,無肌緊張和反跳痛,四肢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無異常。血液檢查顯示血紅蛋白下降(8.7克/升),幽門螺桿菌檢查陽性,胃鏡檢查提示十二指腸潰瘍。
入院后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上消化道出血。在補液、止血、止吐和支持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根除幽門螺桿菌和抑制胃酸分泌治療,住院30天出院,出院時癥狀消失,復(fù)查幽門螺桿菌轉(zhuǎn)為陰性,達到臨床治愈目的。
兒童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多見,占全部病例的2/3以上。與成年人的消化性潰瘍相比,兒童消化性潰瘍具有癥狀不典型、易被誤診、上消化道出血發(fā)生率高等臨床特點。另外,在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治療方面也有更多的注意事項。由于兒童用藥禁忌較多,一些適合用于治療成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藥物不一定適合用于兒童,因此,針對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應(yīng)用需要有所選擇,以提高用藥安全性。
1.在根除幽門螺桿菌藥物的選擇上,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及替硝唑等抗菌藥均適合用于兒童,一般選擇其中兩種抗菌藥與抑酸劑,如奧美拉唑、雷尼替丁等構(gòu)成三聯(lián)組合,連續(xù)給藥7天,以達到根除之目的。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要準(zhǔn)確根據(jù)兒童年齡計算藥物劑量,防止劑量過大而增加不良反應(yīng);二是6歲以下的低齡兒童應(yīng)慎用奧美拉唑,用時要減小劑量,3歲以下幼兒要禁止使用,防止誘發(fā)肝酶抑制作用而造成肝功能異常。
2.在抑酸劑的選擇上,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蘭索拉唑,以及H2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西米替丁、法莫替丁等均為有效抑酸劑,可以顯著抑制胃酸分泌,對緩解反酸、心口燒灼感、噯氣等胃酸增多癥狀效果突出,并可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同樣,低齡患兒要慎用這些藥物,特別是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更要謹(jǐn)慎使用,醫(yī)學(xué)專家建議8歲以下兒童最好不用H2受體拮抗劑。
3.在抗酸藥的選擇上,當(dāng)?shù)妄g兒童在抑酸劑應(yīng)用方面受到限制時,抗酸藥就在消化性潰瘍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可供選擇的抗酸藥有鋁碳酸鎂、樂得胃、胃必妥等??顾崴幍膽?yīng)用有三點注意事項,一是不能與胃蛋白酶、維生素C及酸性果汁或飲料同服,以免形成酸堿中和而降低療效;二是服藥后可見大便呈黑色,遇此不必驚慌,屬于正?,F(xiàn)象,停藥后恢復(fù)正常;三是鋁碳酸鎂需要嚼碎后服方可有效發(fā)揮作用。
4.在胃黏膜保護劑的選擇上,在兒童消化性潰瘍治療中,胃黏膜保護劑可發(fā)揮良好的輔助作用,一般是在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與抑酸劑或抗酸藥聯(lián)合應(yīng)用。適合用于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胃黏膜保護劑,以維生素u為首選藥物。研究表明,維生素u與潰瘍部位的接觸可提供活性甲基,促進黏膜組織再生,使?jié)兛s小及愈合。維生素u應(yīng)在飯前服用,因為進食引起的胃酸分泌可造成維生素u的療效降低,服藥期間還要注意忌食脂肪、豆類和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