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象征符號分析
王 芳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由克里斯·加德納的同名自傳《幸?!犯木幎?,電影人物原型就是克里斯本人。電影來源真實,故事就是取材于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的人生經歷。這部影片是一部勵志性記錄片,由加布里爾·穆啟諾執(zhí)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一個黑人男青年,生活在舊金山。因為公司裁員,他失去了工作。從此,克里斯的生活遭遇了一系列變故和打擊。妻子因忍受不了貧窮帶著5歲大的兒子離他而去。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克里斯,從此克里斯的生活更加窘迫,既要面對失業(yè)的困境,又要獨立撫養(yǎng)兒子??嗝母缸觽z住過廉價旅館、公園、公共衛(wèi)生間,辦公桌底。但克里斯始終能堅強面對困境。
一次,克里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人,克里斯問他做什么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個人說他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從此,克里斯就決定要做一名出色的股票經紀人,讓自己和兒子過上好日子。沒有任何股票基礎的克里斯靠著毅力進入了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了學徒,憑借自己靈活的頭腦,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后來終于開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后成為百萬富翁。
影片以獨立宣言里的文字開頭,緊接著出現(xiàn)了字幕“獨立宣言——追求幸福”,但很快鏡頭切換到了主人公克里斯家里的臥室,出現(xiàn)了這樣的畫面:影片的英雄人物在早晨叫5歲的兒子起床,送他去幼兒園。隨后,鏡頭又切換到城市的背景:灰色的天空、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舊金山的地標——金門大橋。兩座摩天大樓之間天空正如同主人公此刻心情的一樣灰暗、壓抑,也暗示著影片的背景。緊接著,出現(xiàn)了繁忙的街道,既有各色各樣的匆忙的面孔,有穿著考究、手拿公文包的白領,也有衣衫襤褸的流浪漢,還有醉倒在地,無人在意的醉漢。影片的開頭用了這樣一段較長的鏡頭來突出一個敏感的社會問題,描繪了美國社會的整體形象。諸如此類的象征性場面貫穿于整個影片,同時這些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也深化了影片的主題。
(一)擁擠的人群——社會的復雜性
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繁華的城市街道,擁擠的街道人頭攢動,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面孔都在匆忙奔波著。這一畫面也蘊含著某種社會意義,象征著美國的社會多樣性和復雜性。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一個人,不論年齡、性別、種族和經濟地位,都希望自己融入到主流社會、主流文化中,就好像行走的人群中的每個人都不得不與周圍的人保持同樣的速度。每個人都被前進的人群推著往前走,大眾行進的方向就如同工業(yè)的發(fā)展和經濟的劇變所帶來的社會力量,使人無法逾越。每一個人,無論幸福還是悲傷,都如同一?;覊m,在人群中顯得那么微不足道。誰也不能走偏,也不能放慢腳步欣賞路邊的風景或觀看同行的人,否則就會落后于大眾。
階級分化如同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使社會充滿了流動性、不確定性、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社會也更加復雜、多樣化,充滿了挑戰(zhàn)和風險。個人對幸福的追求與其說是舞臺上的一段期待掌聲的痛苦的獨白,不如說是個人內心的欲望與社會階級與地位造成的緊張和壓力之間的對抗,這種對抗會貫穿人的一生。向周圍看去,同行的人摩肩接踵;向前看,遠方的海市蜃樓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往后看,是自己和別人堅定的腳印以及或歡笑、或沮喪的面孔和身影。最后,當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時,就需要思考自己現(xiàn)在身處何處、如何緊跟大流,才不會丟掉腳印,喪失追尋的目標。因為有時難免會被障礙物或突然闖來的人絆倒。要奮力向前,就要抵抗外界的干涉、社會的邪惡、并擺脫階級分化的束縛。
(二)追趕——奮斗
影片名中的“追求”概括了克里斯和眾多像他一樣的人們的生活本質。在影片中,他多次奔跑,似乎總是在追趕著什么。朝著明確的方向奔跑象征著克里斯在充滿荊棘的生命旅途中,對抽象的目標的追求。在他看來,只有有效地奔跑,才能有所收獲,獲得幸福。他跑著追趕拿走他掃描儀的嬉皮士女孩。又有一次,他跑著穿梭在人群中追趕拿走自己的掃描儀的流浪漢,不幸被車撞倒。在身無分文,無力支付房租時,他想辦法搭訕股票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一同坐進了出租車,并試圖通過拼好魔方使這位主任記住他。而當這位主管中途下車忘記付車費時,克里斯只得沖出車一路逃跑,被出租車司機追趕著,就如同小偷被警察追趕一樣。在好不容易擺脫司機后,他打電話給妻子,聽到的卻是妻子要帶著兒子離開自己。在憤怒與迷茫中,他不顧一切地沖進傍晚的大雨中,奔跑著去阻止妻子帶走兒子。由于沒能按時交罰單被關進監(jiān)獄,被放出的那一刻他不得不奔跑著去參加股票公司的面試。他曾一路奔跑著去見股票公司的沃爾特·瑞本,因為沃爾特要求他在10分鐘之內到達。在無力支付房租被趕出住所后,他又帶著兒子跑著趕車去救助中心排隊。
富有激情地在人群中奔跑暗示著克里斯破除一切障礙的主動性和與命運斗爭的毅力。奔跑代表著一種運動的狀態(tài)和心理上的主動性。他總是奔跑著去抓住一切轉瞬即逝的機會。所有這些奔跑的鏡頭都暗示著這部影片的主題和主人公為之不斷奮斗的美國夢。奔跑的鏡頭給觀眾一種緊張感,并留下懸念。它不僅意味著在這樣一個流動性很強的社會中,人們不得不積極有效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周圍環(huán)境,也反映了某些經濟地位的人內心的不安與躁動。在生活節(jié)奏非常快的工業(yè)化社會里,每個人的頭頂上都有一根無形的鞭子,人們時刻被一股奇怪的力量追趕著。因此,可以這樣說,影片中的奔跑和追趕的鏡頭也蘊含著這樣一種美學情感。觀眾可以感受到緊張的追趕帶來的興奮與刺激,而在追趕結束時,為追趕取得的勝利而感到欣喜。[1]
(三)魔方——改變
影片出現(xiàn)過幾次克里斯拼魔方的鏡頭。第一次,克里斯邊心不在焉地看電視,邊在手里玩弄著當時很流行的魔方,心里卻想著如何將掃描儀賣出去。第二次是在與人力資源部主管同坐一輛出租車時,那位主管費勁地拼著魔方,卻始終不能把同一種顏色放在一個平面上。那位主管理所當然地認為克里斯也無法做到。然而,克里斯快速地扭動著魔方,并且在那位主管到達目的地時成功地將同一顏色放到了一個平面上。這一幕給那位主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為克里斯日后與這位主管的接觸奠定了基礎。
克里斯第一次在家玩弄的魔方,就象一個普通人的混亂的生活,有時是馴服的,而有時又是有挑戰(zhàn)性的,難以控制的,如同一只野獸,要將人脆弱的心理和靈魂吃掉。大多數(shù)人無法在短時間內將魔方拼成想象的樣子,變化無常的生活也是這樣,人不可能時刻控制它,因此它有時也會偏離軌道。生活如同魔方,永遠是令人迷惑的,不可預知的,除非你決心面對磨難,以高昂的斗志去體驗痛苦,而后才能嘗得幸福??死锼沟纳钜膊焕?。他第一次扭動魔方象征著他決心為自己設計未來的生活軌道,改變現(xiàn)在凌亂的生活。第二次將魔方的每一個平面拼成同一顏色,預示著克里斯有超強的能力去改變魔方,也能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因此,魔方象征著一個新的起點,一個他通過努力可以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上的轉機。
(四)掃描儀——機會
克里斯的掃描儀第一次被一個嬉皮士女孩拿走,因為她認為它值點錢。后來,掃描儀又被一個流浪漢拿走,因為他將它看成是可以把他帶回過去的一臺時光機器。克里斯的掃描儀幾次失而復得,暗示著追求幸福的過程讓人飽受折磨。每一次丟失掃描儀,克里斯都無時無刻不在找尋,并追趕拿走掃描儀的人,因為他的個人幸福感在某種程度上源于掃描儀??死锼箤⑺械姆e蓄都投資了掃描儀,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克里斯看來,掃描儀是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化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因此,他是可以把它賣出去的。因此,他所推銷的掃描儀更是他的夢想的寄托。他希望通過推銷掃描儀使自己變得富有,從而更加幸福。掃描儀作為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暗示著他這樣的信念:對幸福的追求離不開物質的富足,因為物質能證明你的價值,給予你一種成就感。
穿梭于人群中瘋狂地追趕掃描儀就是對成功和夢想的追求,但是,夢想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追求夢想的過程會受到很多的干擾和誤導。掃描儀代表著某種操縱著他的家庭的命運的資本,迫使妻子離開了他。掃描儀最終打破了夫妻之間的平衡,妻子將那些掃描儀視為毫無用處的垃圾,而且給他們帶來了經濟負擔。而在克里斯的心里,它們卻象征著難得的機會,盡管眼前困難重重,但他相信憑借著這個機會,他們的生活會慢慢好起來。
盡管掃描儀最終指向幸福,但其本身卻在不斷地腐蝕著追求幸福的過程,就像锃亮的金屬逐漸變得銹跡斑斑一樣。幸福只是一個終點,追求幸福的過程并不幸福??死锼沟纳畋砻婵磥硗耆谒恼瓶刂?,然而,他的起起落落都取決于能否賣出去掃描儀。
(五)地鐵和公交車——普通人的生活
地鐵和公交車是克里斯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那次,由于沒錢付車費,他只得從出租車里沖出來,一路奔跑,進入地鐵。他第一次追回掃描儀是在公共汽車上,第二次是在地鐵上,但由于拿著掃描儀的手被夾在地鐵門之間,只好又無奈地丟掉。他通常是乘坐地鐵往返于家和公司之間的。在無家可歸的日子里,他曾帶著兒子在地鐵里的公共衛(wèi)生間留宿過。為了及時趕到救助站,他帶著兒子乘坐公交車趕去教堂排隊等待安排住宿。當兒子發(fā)現(xiàn)玩具落在了車上,為了及時趕上下一趟車,他沒有允許兒子回到車上去取回玩具。
毫無人情味的地鐵和公共汽車很規(guī)律地往返于站點,車上的乘客也是一樣,他們的生活也如地鐵和公共汽車的行駛節(jié)奏一樣既規(guī)律又單調。而地鐵和公共汽車也就象征著那些死板,僵化的社會機構。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由于各種交通工具必須遵守毫無人情味的精確發(fā)車時間,乘客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節(jié)奏和速度來適應不同的交通工具。
工業(yè)化社會吞噬了曾經的簡單生活,并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改變了原有的社會傳統(tǒng)。連地鐵和公共汽車也成了人們?yōu)榈竭_目的地不得不乘坐的交通工具,甚至在公共汽車上,人們都無心去觀賞路邊的風景。往返于各站點的公交車和地鐵是機械的,冷酷的,毫無人情味的,唯一的目標就是每一個站點。其中的乘客也只是漠然地坐著,要么打盹,要么冷漠地看著遠方,不屑于去觀察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個人心靈和靈魂的孤獨感,勢利和功利主義以及對名和利的追求,逐漸扭曲了每個人在旅途中那顆原本平靜的心。在這個高度工業(yè)化的社會,工業(yè)化帶來的僵化死板的規(guī)則促使人們開始思考在這個極端物質的社會中該如何去找尋幸福。人應該去找尋幸福,因為它在工業(yè)化給美國的社會帶來的壓力和扭曲中會逐漸消失殆盡。
奔跑著的地鐵和公交象征著社會的流動性、動蕩和不穩(wěn)定性,同時也代表著所有像克里斯一樣為生計辛苦奔波的人。而另一方面,富人坐的高級轎車是安全、保險和舒適的象征。普通人一生追求幸福的旅途就如同乘坐公共汽車或地鐵。一路走來,盡管條件艱苦,克里斯始終沒有放棄通向終點的旅途。
(六)拼錯的英文單詞“幸?!保╤appyness)——追求幸福的權利
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因此對幸福的看法和追求幸福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在影片一開始,鏡頭隨著《獨立宣言》里的文字移動,最終聚焦在“追求幸福(Pursuit of Happiness)”幾個金色的單詞上,然后融入到影片的背景中。在這里,鏡頭在字里行間找尋并最終找到目標的畫面與克里斯對幸福的追求遙相呼應。然后,屏幕出現(xiàn)影片名稱“Pursuit of Happyness”,而不是“Pursuit of Happiness”。
走在擁擠的街道上,克里斯發(fā)現(xiàn)穿著體面的男人和女人們看上去忙碌并快樂著。他攔住一位從豪華轎車里出來的男士,得知那位男士是一位股票經紀人。他抬頭看著眼前那座宏偉的大樓,問自己為什么不能像這座大樓里的人那樣快樂,而就在這時,他已經在心里暗暗下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當聽到妻子說要離開自己時,克里斯開始痛苦地思考“獨立宣言”中關于幸福的闡述。我們無法擁有幸福,卻可以追求幸福。在窮困潦倒時,克里斯又遭遇婚姻的破裂,他開始懷疑幸福是否真的存在。他責備妻子不夠堅強,而妻子的答復是她不再幸福。他說她可以去尋求幸福。這一幕可以說是影片的亮點。妻子內心的傷痛和不滿源于家庭的經濟危機。后來,克里斯問兒子是否幸福,兒子給他的回答是肯定且堅定的,克里斯欣慰地說兒子幸福自己就是幸福的。這一幕更加深化了“幸?!钡暮x。幸福感不僅源于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充實和與朋友及家人的情感維系。因此,幸福是一種內心的探索。
“幸?!钡腻e誤英文拼寫第二次出現(xiàn)在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外面的墻上。當克里斯在唐人街發(fā)現(xiàn)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外面的墻上的“幸福”一詞的英語單詞拼寫有誤時,他告訴那里的老太太“幸?!边@個單詞應該是“happiness”,而不是“happyness”。后來,他又明確告訴兒子墻上那個“幸?!钡挠⑽膯卧~應該是“happiness”。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黃昏時分這座樓的破舊的墻上的“幸?!币辉~與周圍那毫無美感的環(huán)境顯得格格不入。
對“幸?!钡腻e誤的拼寫“happyness”會產生這樣一種暗示:There is no“Y”in happiness. (There is no why in happiness.幸福沒有為什么)?!癥”同“Why”同音,因此“There is no why in happiness”也意味著感覺幸福不需要什么特別的原因,而追求幸福是不需要動機的,因為人對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是自發(fā)的。追求幸福是人與生俱來的需求,而幸福的標準又是多種多樣的。追求幸福沒有原因可講,在動態(tài)的多變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幸福?!癟here is an I in happiness”意味著只有通過個人的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美國夢。杰斐遜強調在將個人的欲望和幸福與整個社會融為一體的過程中,個人的力量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說“幸?!边@個詞從某種寬泛的模糊的意義上來說,給那些被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人們一種啟發(fā),那就是每個人不論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追求幸福的機會都是均等的。這是這條公正的,有魄力的基本信念激勵著人們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
在影片結束時,他終于實現(xiàn)夢想成為一名股票經紀人,他的兒子問他:“咚咚咚,是誰呢?”正如有人敲門時,不開門永遠不知道門外是誰,會帶來好運還是災難,每個人的未來也是不可預知的。你無法逃避,只有鼓起勇氣去開門。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路上,也要坦然面對并擁抱厄運的到來,并以樂觀、坦然的態(tài)度盡量減少其對自身的影響。
在影片的結尾,再一次重現(xiàn)了開頭時的鏡頭,金門大橋、摩天大樓、繁忙的街道等,但與影片開頭不同的是天空不再灰暗。這一幕也預示著克里斯的光明的未來。
影片在講述一個美國黑人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的故事的同時,強調了主人公對幸福的追求和改變命運的決心,這也是影片的名字所能透露給觀眾的。黑人與整個社會之間的隔閡以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在影片中的某些情節(jié)中也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差異會阻礙一個人在一個多種族的社會中順利充當自己的社會角色。影片以一種整體上樂觀向上的基調闡釋了社會變化的不可預知性,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了社會成員的某些普遍的微妙意識:一個人的命運似乎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抓著,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掙脫,也體現(xiàn)了美國社會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更確切地說,是一部引人深思、富有哲理的作品。它傳遞了這樣的主題:追求幸福的過程是艱難的,需要面對復雜的周圍環(huán)境和與具有反諷意義的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在一個動蕩的、高度分化的多種族的社會,一個人更需要不斷爭取幸福,盡管這一過程或許很艱難,結局可能無法預測,亦或令人失望。影片中一些反復出現(xiàn)的象征性場景既表現(xiàn)了整個故事的主題,也反映了主人公復雜的心理活動。在這一影片中,追尋幸福的過程通過一個普通人演繹出來,在演繹一個普通人的生活經歷的同時,影片也展現(xiàn)了美國的社會現(xiàn)實、人們不同的個性和生活方式以及在迷茫中,人們既無法平衡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對立,也無法平衡受壓迫階級與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對立。而這個普通人所處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以及這一過程所折射出的深刻哲理值得觀眾去挖掘。
[1]徐葆耕.電影講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33.
王 芳,女,山西寧武人,忻州師范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
本文系忻州師范學院2015年院級青年基金項目“圖式與英語語篇解讀的認知研究(QN201517)”、忻州師范學院2016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圖式理論指導下的英語聽力教學改革”(JGYB2016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