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東
硫溝是色彩的海洋,沿著101省道一直往西走,道路兩邊的山嶺赭紅中夾雜黃白黑綠等色,泛起炫目的浪花;從地面看那一片片紅色的山崖,又好似一簇簇燃燒的火焰。硫磺溝是自然的造型師,成就了犬牙交錯的錚骨豪情,遠望近觀,悠悠景致,這是一片讓人趨之若鶩的圣土,一個讓攝影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上帝太眷顧新疆了,大自然也對新疆情有獨鐘,除了海洋,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觀幾乎都能在這片熱土上找到,讓新疆大地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11年前,我從烏魯木齊乘飛機前往南疆重鎮(zhèn)喀什時,飛機起飛幾分鐘后就看見了天山腳下這條蜿蜒盤踞的紅色“巨龍”。但那次天氣不好,空氣不透,加上相機像素低,拍到的巨龍不是很清晰。從那以后,每次乘機前往南疆或北疆伊寧,我都特別注意觀察拍攝這條巨龍,但一直都沒有趕上好時機。
2016年8月10日中午,當我再次乘機前往伊寧時,絕佳的天氣和飛機飛行的角度讓我完整地拍攝到了這條紅色巨龍。
硫磺溝,位于烏魯木齊西南40多公里的天山山脈的卡拉扎祖山,總面積5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 232米,它的上空是飛經(jīng)南北疆航線的交匯處。我和朋友經(jīng)常驅(qū)車去那里攝影,從地面上由烏魯木齊出發(fā),經(jīng)216國道轉(zhuǎn)入101省道,途經(jīng)亞洲地理中心進入南山道即可到達。另從八一鋼鐵廠駛?cè)牍鹊剡^山口頭屯河水庫,南行3公里也可駛?cè)肓蚧菧湘?zhèn)。
硫磺溝綿綿百余里,如詩如畫般鐫刻在卡拉扎祖山中??ɡ嫔绞俏覈铋L的侏羅系山脈。這種主要是以細碎礫石與膠質(zhì)泥巖疊合而形成的橫向?qū)哟畏置?、豎向褶皺發(fā)育的懸崖峭壁、丘陵溝壑,集雅丹地貌、石林地貌于一體。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巒宛如亭塔,斷壁酷似城墻,裸露的地層紋理分明,一層紅,一層黃,一層綠,一層褐……色彩斑斕豐富,美輪美奐,氣勢連綿浩蕩,瑰麗壯闊。
硫磺溝是色彩的海洋,沿著101省道一直往西走,道路兩邊的山嶺赭紅中夾雜黃白黑綠等色,泛起炫目的浪花;從地面看那一片片紅色的山崖,又好似一簇簇燃燒的火焰。硫磺溝是自然的造型師,成就了犬牙交錯的錚骨豪情,遠望近觀,悠悠景致,這是一片讓人趨之若鶩的圣土,一個讓攝影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但令人驚奇的是從空中鳥瞰硫磺溝,那原本在地面上看到如一團團、一簇簇的火焰、延綿數(shù)十公里紅褐色主色連成一體形成的S狀山體,居然如同蜿蜒盤踞的一條紅色巨龍!更令人稱奇的是,紅色巨龍旁的綠色山體又像一個怒吼的獅子。獅子頭像清晰,眉骨、嘴、鼻孔、耳朵輪廓都很明顯。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
龍是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是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生物。在數(shù)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時期,龍又是帝王的化身,后來又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中國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復(fù)雜多變的藝術(shù)造型,被視為平安與風調(diào)雨順的吉祥物,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龍的觀念。中國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所重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交合的發(fā)展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
硫磺溝在新疆久負盛名,并不因為它的獨特景致,而是因為它的百年煤火。硫磺溝是南山山區(qū)中產(chǎn)煤量最為豐富的溝,已探明的儲量達15億噸,但該地的地下煤火一直都處在自燃狀態(tài)。據(jù)當?shù)厥分居涊d,清代光緒年間這里就是“裂隙縱橫,濃煙彌漫,巖隙間火焰呼呼,經(jīng)年不絕”。硫磺溝煤田火區(qū)面積達184萬平方米,每年要燒掉176萬噸煤,按當前可比價格計算,每年損失高達1.7億元。硫磺溝煤田滅火工程于1999年由原國家計委立項,計劃用4年時間基本治理完畢,總投資9 872萬元。工程于2000年初正式啟動。歷時3年多,這場燃燒了百年之久的“地下火災(zāi)”終于被撲滅。
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在新世紀里趕上了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建設(shè)和西部大開發(fā)的歷史機遇,天山腳下盤踞的紅色巨龍與醒獅,預(yù)示著騰飛的烏魯木齊將要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說不定有人能專門開辟一條直升機空中觀巨龍醒獅旅游專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投資。不遠的將來,人杰地靈的烏魯木齊一定能建設(shè)成為中國西部及中亞地區(qū)一顆集區(qū)域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金融中心、交通運輸倉儲中心和現(xiàn)代化信息服務(wù)咨詢中心的閃亮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