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葛金楠
(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112)
?
樟子松野生苗改培容器苗技術
張曉林,葛金楠
(內蒙古紅花爾基樟子松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112)
摘要樟子松是珍貴用材、綠化樹種之一,充分利用野生苗改培容器苗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成活率95%以上。對改培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規(guī)范,同時提出了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樟子松;野生苗;改培;容器育苗
樟子松是珍貴的用材和綠化樹種之一,天然分布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紅花爾基是核心分布區(qū)。保護區(qū)總面積20 085 hm2,主要保護沙地樟子松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同時,這里栽植了大量人工林,由于天然下種出苗率高,林下生長了大量樟子松苗,生長密集不能利用。為充分利用林下野生樟子松苗木,幾年來開展了野生苗木集中培育工作,成活率達到95%以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培育采用塑料容器袋育苗?,F對培育方法進行總結,以便于推廣應用。
1育苗技術
1.1容器袋規(guī)格
塑料袋(杯)規(guī)格為厚度0.03~0.04 cm,扁徑20 cm,高度22 cm;培育加工塑料容器時,在容器壁的中下部打出直徑0.5 cm的孔2~8個。
1.2育苗地選擇
育苗地可選擇苗圃或排水良好,有灌溉條件的規(guī)整地塊,交通方便,便于運輸。
1.3育苗基質選擇
培育容器苗的土壤應選擇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呈中性或微酸性,可用當地農田土加施適量農家肥,每立方米的土加入10%的硫酸亞鐵10 kg進行土壤消毒,混拌均勻后即可裝袋育苗。
1.4做床
苗床應選擇平坦地塊,床寬1.2 m,長度10~15 m為好,床間距0.5 m。深度以容器袋裝滿土后放置在池內與地面平行為準,床底應平坦。水分充足地區(qū)可高出床面5~10 cm,然后容器袋的四周培土至與容器袋上面平齊。
1.5育苗
1.5.1苗木準備
(1)野生苗選擇。需要避開保護區(qū)林分,在人工林或非保護區(qū)內的林地內選取林下生長密集的野生苗。苗木高度10~20 cm為宜。
(2)野生苗的挖取。野生苗挖取時間與育苗時間一致。一般在地表融化深度15~20 cm時,芽萌動前進行。用鐵鍬挖取,深度15 cm左右,帶土坨。
1.5.2苗木裝袋裝袋育大時,先對帶土苗木進行修根,保留原土和去除多余的土。裝袋時,先裝入袋高1/3~1/2的基質,然后將容器袋平放,其內基質傾向一側,將帶土的苗木去除多余的土,放入袋內,然后將容器立起,接著將容器袋裝滿基質,使苗木的根際與袋口平齊為準,應裝滿壓實。裝好后整齊地擺放于床內、靠緊,保持容器袋口與地面平行或略高于床面,空隙用細土填滿,四周用土培高至容器袋的高度,并踩實。
1.5.3撫育管理
(1)澆水。小苗裝袋后,容器苗在床內擺好填實縫隙后,即可進行灌水,池內水分要達到飽和為好。袋間土因澆水下沉,需補填。生長過程中應視天氣狀況每隔1~2周灌水1次,越冬前應灌一次水。
(2)松土、除草。松土除草要及時。澆完第一遍水后,要進行松土、扶苗、縫隙補填土。生長季澆水后應及時松土除草。
1.5.4防寒當年容器苗在入冬前要進行防寒處理。封凍前,先澆一遍水,待出現霜凍后,土壤表層結凍后開始防寒。用草簾子將容器苗向一側壓倒后覆蓋,上面覆土,覆土厚度10~15 cm。也可直接覆土防寒。翌年春季當土壤解凍深度達20 cm左右時,撤除覆蓋物,并澆一遍水。
1.5.5多年生培育容器苗可培育2~3 a ,撫育方法同當年育苗,但以后入冬僅需澆水,不需防寒處理。
1.6出圃
容器苗第2年高生長結束,新枝半木質化就可出圃,2年生以后,除生長季外均可出圃。
2注意事項
2.1使用野生苗改培容器苗,在苗木選取時,要注意保護林下植被,防止造成土層破壞。
2.2挖苗時,對需要天然更新的林分要合理保留苗木,促進天然更新。
2.3嚴禁在保護區(qū)內挖取苗木。
中圖分類號:S791.2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2.051
文章編號:1005-5215(2016)02-0121-02
作者簡介:張曉林(1977-),男,遼寧開源人,大學,助理工程師,現從事森林保護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