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老樹昏鴉
鄭和下西洋,工程量之巨、航程之遠、困難之大,不亞于玄奘西天取經(jīng),大海上波濤洶涌,各處似乎都潛伏著傳說中令人恐懼的生物。
今天,我們將沿著鄭和探險的道路,尋找那些世界各地令人愕然的水怪。
水猴子
水猴子是在中國東南沿海流傳甚廣的傳說中的怪物。
水猴子的體型相當(dāng)于3歲到10歲的人類小孩兒,身上覆蓋著體毛、手腳靈活、水性極好。在民間傳說中,水猴子在水中有著巨大而神秘的力量,能在水底掘地穿梭于不同的池塘和江河,抓捕落水的人將其拖入水底,用淤泥敷滿被害人的七竅,致其窒息死亡,甚至傳說水猴子還會吸食人血。
如果鄭和的士兵在淡水區(qū)看到了水猴子,一旦下水,他們還真不一定是這些從小在水中長大的奇特生物的對手。
水猴子在日本被叫做“河童”。相傳河童比水猴子長得更加奇怪,背上有龜殼,頭上則是禿頂似的頭發(fā)。
對付水猴子和河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離開水面,因為相傳讓這兩種生物離開水面10分鐘,他們就會四肢乏力動彈不得。
很多動物專家猜測,所謂水猴子和河童,其真實身份很可能是水獺。水獺體型大約相當(dāng)于人類的嬰幼兒,身上覆蓋著皮毛,水性也很好。只是它們的力氣恐怕還真不足以把一個游泳的成年人拖下水吧!
龍王那迦
在中南半島上的越南、老撾、泰國等地,鄭和船隊有可能遭遇“龍王那迦”。該地區(qū)相傳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龍王那迦,他們神氣活現(xiàn)、呲牙裂嘴,看上去兇神惡煞。
那迦這種神話生物最早來自于印度教,是梵文的“龍”的讀音。他們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負責(zé)掌管井水、泉水和河流。和中國人對龍王的降水期待一樣,東南亞人也希望“那迦龍神”能夠保佑他們風(fēng)調(diào)雨順,獲得稻米的豐收。
在佛教徒吸收印度教文化的過程中,這些那迦蛇神便被引進佛教故事里。受到中國龍文化的影響,東南亞對于龍和蛇神傻傻分不清,因此當(dāng)佛教典籍傳入中南半島時,東南亞的佛教徒就把那迦和中國的龍混為一談。兩者的形象重合,因此蛇神就變成了龍王。
《西游記》中獅駝嶺那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那迦的肉,可是那迦是蛇神,身上有毒,所以金翅鳥在吃完那迦之后自己也掛了。
那迦族在流行文化中體現(xiàn)最多之處,就是在西方奇幻作品中。最出名的就是游戲《魔獸世界》里的那迦族,那迦族原本是暗夜精靈族的一部分,屬于上層精靈,墮落后的他們變成了蛇一樣的怪物,在海底建立了帝國。他們?nèi)耸咨呱?,在水中興風(fēng)作浪。
鄭和的寶船隊萬一遇到這些脾氣暴躁的龍王,恐怕兇多吉少。
磯龍卷
日本的神話傳說集《繪本百物語》寫到一種奇特的生物,這種生物總是在刮北風(fēng)的日子里襲擊近海的漁船。相傳它們是生活在肥前松浦的西日本近海的怪魚,古書《本草異考》中稱之為巨口鱷。
“磯龍卷”的名字由來,是因其尾部襲擊人的樣子如同龍卷風(fēng)。它們從水中躍出,如同龍卷風(fēng)一般刮過漁船,用尾巴上的細鉤將人類帶入海中吃掉。
在水中遇到這種力大兇猛的生物,鄭和船隊恐怕也是難逃一劫。
既然鄭和船隊沒有經(jīng)過日本,我們?yōu)槭裁从忠榻B這種日本的神話生物呢?這是因為現(xiàn)在很多日本怪物研究者都認(rèn)為,所謂磯龍卷,實際上是來自于印度洋的兩種生物的合體。
磯龍卷迅猛的速度和強勁的力量來自于活躍在世界各個大洋上的水中霸主虎鯨;而它靈活的尾巴和尾巴上的鉤子則來源于從東南亞引進日本的灣鱷。
虎鯨又稱殺人鯨,其對水中的哺乳動物有天生的捕食傾向。它們性格兇猛、難以馴化,即使是海洋館中馴化的虎鯨也經(jīng)常會攻擊自己的飼養(yǎng)員。在海洋中巡航時,虎鯨經(jīng)常會跳出水面、用尾巴拍打浪花,或者將頭探出水面觀察情況,這和磯龍卷的攻擊方式十分類似。
而灣鱷則在清末的海軍史料《巡海記》中,被記載攻擊了中國巡航西沙群島的軍艦。
這兩種生物合體而成的磯龍卷,恐怖程度可想而知!
當(dāng)然,如果它們真的膽敢挑戰(zhàn)鄭和船隊,應(yīng)該會輸?shù)煤軕K。根據(jù)最新的研究成果,鄭和寶船長約140米,相比之下成年的雄性虎鯨也不過十米來長。兩廂真的硬碰硬,血肉之軀恐怕敵不過寶船。
布魯
印度東北部曾經(jīng)有一種叫做布魯?shù)钠娈惖纳镌诖朔毖苌ⅰ?/p>
根據(jù)英國學(xué)者查爾斯·斯托納在當(dāng)?shù)氐恼{(diào)查報告,很多居民都自稱見過這種叫做“布魯”的生物。
一般猜測認(rèn)為布魯是一種鱷魚,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東北部的阿帕塔尼人也將鱷魚稱為布魯。根據(jù)《神秘生物——神秘動物學(xué)指南》一書中的說法,Buru一詞為阿帕塔尼語,可能是根據(jù)它的叫聲命名的。北非有一大群鱷魚棲息在洞穴中,遠離開闊水域,所以,受迫害的印度鱷魚生存下來是很有可能的。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布魯很可能是一種巨蜥。因為布魯有一些顯著的,和巨蜥相似的特征,比如細長的脖子和分叉的舌頭??颇Χ嗑掾岬漠?dāng)?shù)孛Q意思就是“陸地鱷魚”。
神秘動物學(xué)家霍伊維爾曼和羅伊·麥卡爾就將布魯視為和科莫多巨蜥相似的巨蜥,印度次大陸也曾發(fā)現(xiàn)此類生物的化石。
同為神秘動物學(xué)加的卡爾·舒克則認(rèn)為布魯是一種巨大的肺魚,因為肺魚在形態(tài)和行為上與布魯比較,更具全面性、可比性。舒克相信這就解釋了在干旱季節(jié)布魯為什么能夠藏身湖底。不過,舒克根本沒有考慮到布魯擁有“細長的脖子和分叉的舌頭”,所以,這種說法并不令人信服。
鄭和的船隊在孟加拉休整時很有可能就見過這種奇特的生物。
丹東魚
船隊一路向西,現(xiàn)在鄭和的船隊已經(jīng)進入穆斯林的勢力范圍。
從第四次到第七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都停靠在了伊朗,而這里正是阿拉伯著名故事集《天方夜譚》,即《一千零一夜》的誕生地。而在《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漁夫和雄人魚》里,雄人魚就對漁夫講起了水下世界的一種叫做“丹東魚”的恐怖的生物。這種魚類“身體比陸地上的任何野獸都大,可以吞食駱駝大象,經(jīng)常和人魚作對,是人魚的死敵。他們吃海里的各種生物,甚至可以一張嘴吞下一整艘船?!?
很顯然,這種阿拉伯世界傳說中特別恐怖的巨型海洋生物,其原型應(yīng)該就是鯨魚。
不過鄭和大可以不必擔(dān)心這種巨型的魚類來騷擾他的寶船隊,因為根據(jù)雄人魚的介紹,“丹東魚從來都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因為“人類的脂肪對它來說是毒藥”。
故事中,雄人魚解釋說,丹東魚之所以怕人類脂肪,是因為“人類是安拉所創(chuàng)造的最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后來,漁夫跟著雄人魚下海,只用了一聲怒吼便嚇退了丹東魚。
如果這個傳說靠譜的話,身邊有幾萬雄兵保護的鄭和船隊估計能“嚇尿”世界上所有的“丹東魚”。
特倫科
特倫科是非洲東海岸的一種傳奇生物,最早在1924年被人目擊。當(dāng)時,有漁民報告在南非東部的海面上有一種新型生物和兩條虎鯨搏斗。
目擊者聲稱,這種從未被人目擊過的生物如同一只巨大的北極熊,身上覆蓋著白色的皮毛,并有一根象鼻可以用于作戰(zhàn)。
總體來說它也如同一頭虎鯨,只是體型比虎鯨更大、躍出水面的距離也更高??墒侨缤械纳衩厣镆粯?,目擊者只是聲稱自己見到了這場爭斗,而沒有動物尸體或是照片留存。動物學(xué)家也因此一直對這種動物的存在持懷疑態(tài)度。
這一態(tài)度一直保留到了2010年,據(jù)說有一只特倫科在南非海岸上擱淺。神秘動物愛好者立刻前往圍觀,可是當(dāng)它被送到正牌動物學(xué)家手中的時候,卻只剩下了軀干,甚至那一根具有標(biāo)志性特色的象鼻也不知所蹤。
英國動物學(xué)家卡爾·舒克便用“特倫科”這個一語雙關(guān)的名字為這個尸體命名。
從目擊者的報告來看,特倫科似乎是虎鯨的獵物,估計是一種食草或者吃浮游生物的海洋巨型魚類。
事實上,根據(jù)漁民對特倫科的描述,特倫科的原型,很可能是一種叫做象鼻海豹的大型海洋哺乳類動物。
象鼻海豹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豹,其中南象鼻海豹生活在南半球,北象鼻海豹生活在北半球。雄性南象海豹長達650厘米,體重最大可達4噸。它們的四只腳都呈鰭狀,后腿不能向前彎曲,只靠前腳匍匐爬行。雖然它們在陸地上行動笨拙,但一量進入海中,馬上變得非常靈活。象海豹主要以烏賊、章魚等生物為食。且象鼻海豹擁有著象鼻般的上頜,這也與傳說中對特倫科的外貌描述相符。
當(dāng)然,這也只是一種假設(shè)而已,畢竟象鼻海豹雖然是體型最大的海豹,但相比目擊者聲稱的“比虎鯨更大”的程度,還有一定距離。所以目前來看,特倫科的真實身份依舊是個謎。
無論如何,如果這種生物真實存在,那么在鄭和的船隊到達東非海岸時很可能會遇到它們。說不定寶船上的人能夠有幸看到這種動物如同海豚一般躍出水面跟人類打招呼呢!
孫光星 薦自 鳳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