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智超
摘 要:“糾正性反饋”,又稱“修正性反饋”、“語法糾錯”一直是語言教學中重要部分,幾乎所有的外語教師在課上,都會或多或少地使用糾正性反饋。顧名思義,糾正性反饋是“對學習者語言使用的正確性提供反饋信息?!眹怅P(guān)于糾正性反饋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個方面,即:第一,糾正性反饋的有效性研究。第二,何種類型的糾正性反饋更有效。第三,糾正性反饋效果影響因素的研究。
關(guān)鍵詞:糾正性反饋;國外文獻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277-01
Kepner(1991,轉(zhuǎn)引自Grami,2005)將其定義為:“為語言學習者是否正確使用語言所做的、各種方式的反饋。”Younghee Sheen(2007)認為,糾正性反饋是“其他人向語言使用者提供的反饋信息,以提示其語言錯誤?!蓖ㄟ^對不同定義的分析,本文提煉出關(guān)于糾正性反饋的關(guān)鍵定義詞,即:語言使用者、反饋提供者、語言的錯誤使用和反饋信息。
糾正性反饋的類型包括:(1)書面和口頭糾正性反饋。書面糾正性反饋指“對于語言使用者書面語言中產(chǎn)生的不恰當用法,提供反饋信息”。需要而口頭糾正性反饋則指,對語言使用者口頭語言錯誤進行反饋。需要注意的是,書面糾正性反饋并非指:反饋者提供的、呈現(xiàn)在在書面上的反饋。同理,口頭糾正性反饋并非反饋者的口頭反饋形式。此兩種反饋方式,均是從語言使用者角度進行定義,分別是對語言學習者書面錯誤/口頭錯誤進行反饋。(2)間接和直接糾正性反饋。間接糾正性反饋不為語言使用者的錯誤提供直接說明,而直接糾正性反饋直接指示語言使用者的錯誤。(3)聚焦和非聚焦糾正性反饋。聚焦糾正性反饋“只針對一種或兩種語言形式提供反饋”。而非聚焦糾正性反饋“對大量的語言與結(jié)構(gòu)錯誤提供反饋”
國外對于糾正性反饋的高度關(guān)注始于1996年,Truscott稱:大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糾正性反饋(原文使用“語法糾錯”)無效、有害。鑒于此,“二語課堂需放棄語法糾錯?!弊源耍m正性反饋引發(fā)關(guān)注與研究熱潮。國外對于糾正性反饋的研究可總結(jié)為三個方面。
第一,糾正性反饋的有效性研究。Bitchener(2008)、Bitchener & Knoch(2008,2009a,2009b,2010a,2010b)、Ellis,Sheen,Murakami,& Takashi-ma,(2008)、Sheen,2007;、Sheen,Wright,& Moldawa(2009)的研究發(fā)現(xiàn),書面糾正性反饋能夠提高學習者對目標結(jié)構(gòu)的控制能力。但是,由于目前的研究范圍有限,糾正性反饋效果的程度很難決定。而且,因為只有少數(shù)語言形式(例如,英語冠詞、一般過去時等)得到研究,所以,很難就此確定地認為糾正性反饋對所有語言形式都有效。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更加復雜的語言形式和結(jié)構(gòu)。
第二,何種類型的糾正性反饋更有效。大量研究對不同類型的糾正性反饋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結(jié)果也不盡相同。首先,多數(shù)研究對比直接與間接糾正性反饋效果。Lalande(1982)、Semke(1984)、Robb,Ross,和Shortreed(1986)認為兩種方式的效果并無明顯區(qū)別。但是,最近Bitchener & Knoch(2010)Beuningen et al.(2008,2012)所做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某些語言結(jié)構(gòu)的學習方面,直接糾正性反饋更有效。不過,多數(shù)研究翻修,間接糾正性反饋對于高級語言學習者更有效。直接糾正性反饋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習者更有幫助。其次,聚焦與非聚焦糾正性反饋效果的對比。Ellis(2005)和Schmidt(1994)的研究證明,聚焦糾正性反饋對于低水平的學習者更有效,因為此類反饋對學習者的語言處理能力要求較低。Ellis et al(2008)和Sheen et al(2009)的研究發(fā)現(xiàn),聚焦糾正性反饋比非聚焦糾正性反饋更有效。但是,由于試驗設(shè)計的限制,研究結(jié)果有待進一步驗證。
第三,糾正性反饋效果影響因素的研究??偨Y(jié)以上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糾正性反饋的效果、不同糾正性反饋類型的效果的研究,都存在分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將糾正性反饋效果的影響因素考慮在內(nèi)。盡管有學者意識到,目標語言結(jié)構(gòu)的難易程度和個體差異可能會影響到反饋效果,但是并未深入研究。只有Sheen(2007a)的研究,將個體差異(學習者的學習背景)作為調(diào)節(jié)因素,探討糾正性反饋對學習者冠詞習得的影響。然而,影響糾正性反饋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學習者個體因素、目標語言因素等),此類研究有待進一步完善。
總之,國外關(guān)于糾正性反饋研究,較少關(guān)注糾正性反饋效果的影響因素。正是因為未能將此類影響因素進行深入探究,所以,對于糾正性反饋效果、不同類型糾正性反饋效果的結(jié)果才會產(chǎn)生分歧。這也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Grami,M.A.The Effect of teachers written feedback on ESL students writing:A Study on a Saudi ESL University-Level Context,Language Teaching,2005,9-22.
[2]John Bitchener.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for L2 Development: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Research.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4(46),2012,855-860.
[3]Loewen.Direct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Learner Differences,and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rticle Use for Generic and Specific Plural Reference.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99(2),2015,263-282.
[4]Somaieh Abdollahzadeh,The Effect of Metalinguistic Corrective Feedback on EFL Learners Grammatical Accuracy.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7(1),2016,185-191.
[5]Sheen,Y.The effect of focused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anguage aptitude on ESL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articles.TESOL Quarterly,41,2007,25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