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琴
小蝸牛的大秘密
劉琦琴
一連下了幾天的雨,今天雨終于停了,小朋友們高興地來到操場上活動。玩著玩著,我看見一堆小朋友圍在草叢邊,發(fā)生什么事情了?“你別碰,這是蝸牛!”“我輕輕地拿,沒事的!”“大家快來看,有蝸?!边@時好多小朋友也湊了過去。我想既然孩子們如此感興趣,那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蝸牛吧。
為了滿足幼兒探究蝸牛的興趣,我給大家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回家和父母一起去尋找蝸牛。
并注意觀察:
1.你在哪里找到的蝸牛?
2.你找到它時,它在干什么?
3.它是怎么爬的?爬過的地方留下了什么?
第二天,孩子們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跟大家進行了分享,并一起完成了觀察記錄表。
劉子航:我在油菜地和蠶豆地里各抓到了一只,它們喜歡躲在葉子的下面。
錢雨婷:聽說蝸牛喜歡晚上出來,我就拿著手電筒去田里找的,結果沒找到。
劉宸帆:早上有露水的時候好抓,我早上一大早和媽媽一起去青菜地里抓到的。
孩子們把抓到的蝸牛帶到了學校,與大家相互觀察、相互比較。“我的蝸牛比你的大!”“我抓了4只呢,比你抓的多?!薄翱炜?,我的蝸牛在爬……”看著自己親手抓的蝸牛,他們各個興奮無比,都想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趁這個機會,我通過實物、課件等方式,讓幼兒了解蝸牛的小秘密,如蝸牛的外形是什么樣的?它是怎么行走的?它吃的食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等。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我們一起從課件中尋找答案:
外形:蝸牛有一對長長的觸角,那是他的眼睛,還有一雙非常短小的觸角,
長在長觸角的下方,兩個觸角都用來探測,就像貓的胡須一樣。
行走:蝸牛沒有腳,脖子較長,通過腹部肌肉伸縮前行,會分泌粘液,
留下痕跡。
食物:蝸牛以吃各種綠色植物為主,主要吃蔬菜、雜草、瓜果皮和農作物。
用途:可以做美味的菜,如爆炒蝸牛;還有藥用價值,還可以做蝸牛面膜
護理皮膚……
下課時彤彤跑過來對我說:“老師,蝸牛喜歡吃蔬菜和嫩葉,它是個壞蛋……”邊上的小朋友聽見了也開始議論了起來:“我也覺得蝸牛很壞,它破壞農民伯伯種的莊稼?!甭犞蠹业漠愖h,我對孩子們說:“蝸牛雖然喜歡吃蔬菜和農作物,但它對藥物學家來說全身都是寶貝呢,能用它來做許多的藥材,治好很多病……”聽了我的分析,彤彤說:“原來是這樣,其實蝸牛很可愛,我也很喜歡它的!”“老師,我也喜歡小蝸牛。”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表達對小蝸牛的喜愛。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中,我們還圍繞小蝸牛開展了各項活動,如用橡皮泥捏一捏蝸牛、在沙畫臺上畫一畫蝸牛、在自然角里養(yǎng)一養(yǎng)蝸牛、在大自然中看一看蝸牛等,在一系列探索蝸牛的過程中,孩子們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與嘗試,樂于想象與創(chuàng)造。而這些積極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品質正是他們終身學習和發(fā)展的,讓幼兒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