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蓮
[摘 要]馬鈴薯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富含淀粉、蛋白質、糖類、礦物質鹽類、粗纖維和各種維生素。由于馬鈴薯糧菜兼用,深受人們的喜愛。為此提出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使馬鈴薯的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馬鈴薯;栽培技術;埯田種植;銷路
中圖分類號:S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222-01
馬鈴薯為一年生草本塊莖作物,俗稱土豆、洋芋等。起源于南美洲,但它從南美洲傳播出來的歷史迄今只有450多年,現全世界已有125個國家和地區(qū)栽培,成為世界人民所喜歡的糧食、蔬菜、飼用和加工等多用途的主要經濟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種植好馬鈴薯具有一定的意義。
一 馬鈴薯的栽培技術
1 精細整地。
肥沃、深厚、疏松的砂質土壤環(huán)境,是創(chuàng)造馬鈴薯豐產的土壤基礎,肥沃是靠多年的培肥,而深厚、疏松就是農事操作問題,應在上茬作物收后選擇比較適宜的墑情深耕,并適時耖耙二至三次,增強土壤保水能力,讓耕作層充分熟化,加速土壤礦殖化進程,提高土壤速效養(yǎng)分含量,有利于馬鈴薯出苗和加強幼苗根系建成。
2 選用優(yōu)質種薯作種薯。
一是種薯體內不帶毒或帶毒輕;二是種薯生理年齡佳,具有充實的內含物。使用優(yōu)質種薯才有利于形成壯芽和健株,實現高產。馬鈴薯脫毒,馬鈴薯三季串換留種,是培植馬鈴薯種薯的良法。生產上就應推廣上述方法生產種薯,并在種薯的貯藏前后剔出帶病蟲的、破爛的、畸形的薯塊,并選擇大小適中的整薯作種薯。
3 嚴格選地,精細整地。
馬鈴薯喜排水、通氣良好的砂壤土,要選擇土層深厚、中等以上地力的地塊種植,切忌澇洼地。要探翻25厘米以上,及時耙壓,使之達到土暄、細軟、平整的要求。
4 加大肥量,供足營養(yǎng)。
該品種喜肥,土壤中有足夠的營養(yǎng)才能滿足它的生長要求。一般每667平方米(1畝)施用農家肥3500千克以上。忌用人糞尿和垃圾肥?;室磁浞绞┯?。其參考數量為:每667平方米(1畝)施用尿素1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氯化鉀或硫酸鉀25千克,硫酸鋅4千克;或每畝施馬鈴薯專用肥60千克。同時,每畝施用殺蟲劑呋哺丹2千克。
二 馬鈴薯埯田種植
1.1 深翻整地,拖耪保墑秋季及時深翻,深度要25厘米以上,并且要拖耢保墑。
1.2 密度適宜。
要根據土地肥瘦情況和選用品種的豐產性,成熟期等,合理確定種植密度,挖埯時,鄰龔的埯要插空錯開,形成鍋撐腿狀,以利于透光,便于取土。一般行距60厘米左右,埯距50~55厘米,每668平方米(1畝)挖2000~2200埯。
1.3 選種促芽,健薯下地。
確定品種后,要挖小種薯的規(guī)格選塊,每塊重量為50~100克(1~2兩),并且要符合本品種的特征。然后,按催芽方法進行催芽,淘汰病塊,使播下的種薯都是健薯。此法既能保證出苗率,又可使植株生長健壯。
1.4 挖埯施肥,精細播種。
按預定的行距和埯距挖埯,埯深25~28厘米,直徑為30厘米。埯挖好后,把事先備好的農家肥和化肥施入底部,與土壤混合均勻。把催好芽的小種薯播入埯中,播深為10厘米,以邊覆上15厘米,使表面成小土堆狀,并用鐵锨輕輕拍實。
2 合理密植,適時播種
合理密植才能很好協(xié)調植株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形成豐產群體,可以采用馬鈴薯平衡配方施肥,并增施農家肥,畝施馬鈴薯區(qū)域專用復混肥60~100千克,優(yōu)質農家肥1000~1500千克,一次性作底肥比較經濟有效。
3 中耕培土
馬鈴薯出苗后,應及時中耕耗鋤,曬死田間雜草,之后在植株封行或開花前培土2~3次,使根際土層疏松、深厚,促進根莖葉茂盛生長,捕奪雜草生存空間,同時創(chuàng)造塊莖形成和膨大的有利環(huán)境。
4 加強田間管理
4.1 水分管理,一般在出苗期灌水1~2次。
4.2 防治病蟲害,馬鈴薯晚疫病,一般防治方法是開花期后用甲霜靈錳鋅、大生等500~600倍液噴,施2~3次。
4.3 對開花旺盛或結果多的品種進行摘花、去蕾、除果,減少光合產物的無效消耗,增強經濟產量。
4.4 分次培土后,當苗高10厘米左右時,結合滅草,淺培土1次。培土厚度為3厘米左右。苗高20厘米左右現蕾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厚度為7~10厘米,使芽塊距莖基部25厘米左右,培土堆要寬、要大。花期可噴磷酸二氫鉀及防治晚疫病和蟲害的農藥。
5 適時收獲
在馬鈴薯成熟后,應及時采收,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以及秋雨造成的田間腐爛和貯藏過程中的腐爛。馬鈴薯最好在莖葉未完全枯死前,就提早收獲。
三 馬鈴薯的銷路
不少企業(yè)開始來買馬鈴薯了,有的供應食堂,有的發(fā)給員工。馬鈴薯色澤金黃、個頭大,吃起來粉嫩潤滑,然而卻遭遇市場銷路不暢。如何為農民拓寬銷售渠道,解決馬鈴薯的銷路問題呢?
1新鮮馬鈴薯直接上企業(yè)餐桌
為了幫助村民盡快銷售馬鈴薯,不少鎮(zhèn)政府已發(fā)動當地企業(yè)、商會來訂購馬鈴薯,銷往各個企業(yè)的食堂,成為盤中美味。新會區(qū)農業(yè)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馬鈴薯的銷路成為了當前各鎮(zhèn)最關心的問題,目前,除了司前鎮(zhèn),各鎮(zhèn)已經采取行動。而新會區(qū)農業(yè)局、鎮(zhèn)政府等有關部門,除了保持和廣州、本地批發(fā)市場聯系外,還發(fā)動新會各大企業(yè)、商會乃至江門地區(qū)的企業(yè)來購買馬鈴薯,希望通過大家群策群力,幫助經濟薄弱村解決燃眉之急。
2“農超對接”讓馬鈴薯銷路有保障
農戶首嘗農業(yè)機械化帶來的甜頭,同時“農超對接”也讓農戶無需為馬鈴薯的銷路有后顧之憂。
大型超市的負責人查看馬鈴薯的收成情況后,他認為“農超對接”有效地保證了超市賣出的都是最新鮮的蔬菜,所以超市很愿意與農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3.電商交易會為馬鈴薯尋找新銷路
不久前,第一屆北方馬鈴薯供應鏈電商交易大會在首府舉行,來自山東、黑龍江、甘肅等80多家馬鈴薯種植、加工、農資供應等企業(yè)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大會。此次大會為呼和浩特市建設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培育電子商務品牌、發(fā)展跨境電商業(yè)務、打造馬鈴薯電子商務供應鏈注入了新活力,也為首府銷售馬鈴薯提供了一個新渠道。
結束語:
馬鈴薯具有高產性和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耐冷涼和耐瘠滿,是許多栽培作物無可比擬的。馬鈴薯的營養(yǎng)價值遠超過一般蔬菜,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產生熱量高,在農業(yè)生產中具有優(yōu)勢地位。市場是將農村家庭經營式的小生產與馬鈴薯大產業(yè)聯系起來的紐帶通過市場,種植者不僅銷售處自己的馬鈴薯產品,實現經濟效益的轉化,而且可以直接感受市場變化,獲取市場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種植計劃。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和抗御市場風險的雙重能力,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建立市場信息網絡,幫助農民實現增收。所以說,我們要種植好馬鈴薯,促進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孫慧生.馬鈴薯育種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3.
2.張平,孫增富,馬強。馬鈴薯的出口標準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8(5):33-34.
3.譚宗九,丁明亞.馬鈴薯高效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4.張長生.中國優(yōu)質專用薯類生產與加工[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