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一個輪回,變化最大的不是賣肉的陸步軒,而是圍觀陸步軒的人們
時隔13年,“北大學子”陸步軒又一次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
當年,陸步軒從北大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了陜西一家小型國企,之后這家國企倒閉,他就以賣豬肉為生。2003年“北大學子賣豬肉”的新聞登上媒體頭條,“陸步軒現(xiàn)象”引發(fā)了人們對就業(yè)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等眾多問題的思考。翻一翻當年的報紙雜志,檢索一下彼時的論壇跟帖,會發(fā)現(xiàn)當時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認為出現(xiàn)這樣的事“不應該”,言辭激烈者更是拋出“人才浪費”“北大蒙羞”“教育之恥”等論斷。而陸步軒本人也認為自己當街賣肉有辱北大盛名,以至于2013年4月受邀回母校演講時,還幾乎哽咽地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闭驗槿绱耍?014年,出名后的陸步軒終于瞅準一個機會進入體制內(nèi)的西安市長安區(qū)檔案局從事地方志工作。
但如今,在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工作10多年的50歲的陸步軒宣布辭去公職,重操舊業(yè),又一次成為一些媒體關(guān)注的焦點。他的理由很實際,“賣豬肉10年賺了200萬,當公務員12年分文不剩?!苯?jīng)過親身比較,陸步軒對公職不再有幻想。他說,體制里的工作,“與想象差距太大”。他想要出來再“蹦跶”幾年,不過這次他把肉攤弄大了,和合伙人北大校友陳生一起趕互聯(lián)網(wǎng)大潮,在網(wǎng)上賣豬肉?!艾F(xiàn)在的心情和過去不一樣。以前是為了混生活,不得已才為之,現(xiàn)在則把它作為事業(yè)看待,這是我的主動選擇?!彼f。
而對于“北大屠夫”的稱號,他已不覺突兀,反而覺得自己沾了北大的光,“我這就像碰瓷一樣,這輩子跟北大碰上瓷了,一次‘碰瓷,終身受益。”“之前我不喜歡這個稱呼,現(xiàn)在不介意了,甚至有點兒自豪?!?/p>
●媒體評點:13年一個輪回,變化最大的不是賣肉的陸步軒,而是圍觀陸步軒的人們。談論“人才流失”“人才浪費”的聲音雖然還有,但已不是主流,而支持、點贊、表示敬佩的不少,更多人則表現(xiàn)得非常淡然。時代在進步,每個人的認識水平也在進步。時過境遷,同一個人看待同一件事,感受和判斷可能截然不同,看到這種不同所折射的時代變遷,我們就會感知到我們思想的解放,就能更主動地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多元的時代,成功的標準不再單一,殺豬賣肉也沒什么羞于啟齒。一個時代越是文明,就越不講究所謂職業(yè)的高低貴賤,只要他的工作對社會、他人、自己有利,就值得大家尊重。(李思輝《光明日報》)
◎話題拓展:多元與自由;成才與成功的標準在變化;為勇氣點贊;找回自己的尊嚴;尊重個人的選擇;情懷;觀念的進步;思想的解放……
(資料來源:《華商報》《新京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