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鵬
中國證監(jiān)會9月9日就《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通讀《辦法》全文,核心內容是要求經營機構依據一定的評判標準對投資者進行科學分類,并據此向不同的投資者提供差異性服務。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是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重中之重
資本市場在現(xiàn)代金融中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中國資本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成績斐然,其產生發(fā)展是我國30多年改革發(fā)展的豐碩成果和重要的經驗總結。
在資本市場中,證券期貨產品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證券期貨產品由于存在流通性溢價,其交易價格往往遠遠高于賬面價格,一旦價格從高處下跌懸差必定很大,自然存在高風險。同時,中國的廣大個人投資者一味注重證券價差所帶來的收益,不重視股息和紅利的分配,傾向短期操作以博取差價,投資的盲目性比較大,投資行為很難做到理性。
構成金融交易市場風險的因素非常復雜,中小投資者是其中的弱勢群體。證券期貨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往往既有宏觀、微觀層面的原因,也有利用信息人為操縱等不合理因素。中小投資者沒有足夠的信息、技術、資金,往往會成為市場中被掠奪的對象,甚至因此而傾家蕩產。
《辦法》的出臺有利于資本市場科學化、法治化建設
從主體上講,首次科學性地對投資人進行了分類管理?!掇k法》根據投資者的專業(yè)水平、風險承受能力,由監(jiān)管機構將投資者分為普通投資者和專業(yè)投資者,將此基本分類作為底線要求,解決了投資者分類無統(tǒng)一標準、無底線要求和分類職責不明確等問題。
從客體上講,對產品或服務也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分級管理。《辦法》要求經營機構應當對其向投資者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有所認知,評估產品的風險,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風險等級劃分。《辦法》建立了監(jiān)管規(guī)則確立底線要求、自律組織規(guī)定產品名錄指引,經營機構制定具體分級標準的層層把關、嚴控風險的產品分級機制。
明確了對普通投資者進行適當性管理的特別義務?!掇k法》突出了對普通投資者的特別保護,要求向投資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及差別化服務,普通投資者在信息告知、風險警示、適當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別保護。
突出了監(jiān)管自律職責及法律責任。此次《辦法》明確規(guī)定了證監(jiān)會及其派出機構、自律組織在制定適當性法規(guī)、確保適當性制度落實、重點關注高風險產品適當性安排等方面的監(jiān)管自律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