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瀟含
當蘇曼殊在革命中激流勇退,他放下了權(quán)力;當嵇康在濁世中隱居山林,他放下了浮名;當三毛在亂世中苦行沙漠,她放下了享受;當我們放下心中的桎梏,我們選擇了快樂和云淡風清。
高瞻遠矚方能放下一時的坎坷。齊白石有言:“飽諳世事時,猶覺菜根香?!敝良冎梁啠畔率朗碌牧b絆才能獲得生命中如涓涓細流、潺潺流水的愉悅。人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何必讓過眼的云煙遮住視線?既是千里馬,何必與駑馬爭一時短長?泰戈爾曾說:“螢火蟲對群星說:‘學者說你的光芒早晚會消失。群星笑而不語?!蔽灮鹣x的心中掛念著光芒消失之日,所以在它短暫的一生中必然無法快活地享受月夜的寧靜、朝露的沁潤、鳴蟲齊唱的閑適。
生活的道路常常是崎嶇而泥濘的,愚人僅能看到眼前的荊棘,所以他們唉聲嘆氣,怨天尤人,而智者卻能看見遠方初生的朝陽,所以他們不在乎一時的得失成敗。多年之后,世人自知誰更高明。
放下繁華紛擾也許反能別具一格,遺世獨立。放下并不意味著消沉,沉默并不代表遲鈍。放下摩肩接踵的大道并不是自我放逐、一事無成,而是獨辟蹊徑,在內(nèi)心修籬種竹、自我沉淀,同時在平靜與沉默中積累,默默在自己選擇的小路上行走,不懼世俗風雨?!靶嵌菲湮模嘧悠淙恕钡纳驈奈木驮谖母镏胁粣啦辉?、焚膏續(xù)晷地研究民族服飾,不求名利卻反獲世人的高度褒獎。柳永“奉旨填詞”于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放下,并不是放任自我,而是不僅有靜心賞花一朵、品茶一杯,更是厚積薄發(fā),以苦求功名庸庸碌碌的人不曾想到的方式立于世間,這豈不兩全其美?
放下是一種勇氣。古代的隱者,他們比常人有著更大的“欲望”,所以他們才能摒棄世俗的“欲望”。他們的“欲望”在于享受生命的意義,好風無盡,清景無限,撿盡寒枝,歌盡桃花,在無人問津的角落潛心研究,不論是儒釋道亦或是詩曲詞,必然比沉湎于喧囂中的人們深邃清麗。
勇于放下空名繁華,重拾生命本真的愉悅,棲身于杜甫的草堂,歸心在陶潛的田園,在至簡中賞閑庭花開花落,望碧空云卷云舒,怡然自得,其樂無窮。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