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娜
[摘 要]由于受家庭環(huán)境、智力水平、遺傳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基礎知識掌握、認知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優(yōu)選有效策略和方法,引導不同層次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實踐體驗,親歷學習發(fā)現過程,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關鍵詞]小班化情境 小學數學 差異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1-035
小班化差異教學是指在小班級教學中圍繞學生個體差異而展開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對此,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小班化情境下的小學數學差異教學談幾點看法。
一、 把握教學目標的差異性,有效分類設計
在數學小班化差異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目標的差異性和層次性,注意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巧設教學目標,從而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一般而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思維水平等情況將學生分為優(yōu)等生(A層)、中等生(B層)和學困生(C層),然后根據課程標準,緊扣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確立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主動參與,自主完成學習目標,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圓的面積”時,筆者從學生實際和教材要求出發(fā),針對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如(1) A層學生:能夠完整表述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能夠適當拓展知識深度和廣度,靈活運用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B層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夠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3)C層學生:只需熟記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有關的基本習題。這樣,設計差異性教學目標,既面向了全體學生,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有助于激發(fā)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二、 注重教學方式的差異性,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
在數學小班化差異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差異,靈活巧妙地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實踐體驗、交流討論,自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和能力的提升。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注意分層指導。對于高、中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注意指導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創(chuàng)造性學習,發(fā)散思維,開拓思路,多角度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對于學困生,教師要注意指導他們進行模仿學習,進而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教學“有序的排列與組合”時,筆者設計了以下作業(yè):①模仿練習題:用1、2、3三個數字,一共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重點指導學困生先確定百位上的數字,然后再按順序依次排列出來,如123、132; 213、231; 312、321;②變式練習題:2個好朋友見面彼此握手表示問候,共需握1次手,那么3個好朋友共需握手多次?4個?5個?n個呢?你能從中找出規(guī)律嗎?③拓展練習題:甲班開學第一天每兩位同學見面互相握手問候一次,全班40人共需握手多少次?指導高、中層次學生拓寬思路,從中探求出規(guī)律,從而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二是注意以點帶面。即在課余時間,教師將班級內的學困生召集起來進行補差。先由這些學困生共同選出三到四個代表,然后教師將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共性錯誤”單獨挑出來,直接對學困生代表予以重點講解,接著讓學困生代表充當“小老師”,對其他學困生進行講解和指導。這樣通過以點帶面,不僅可以幫助學困生深化知識理解,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而且可以縮小學困生與高、中層次學生的學習差距。
三、關注教學評價的差異性,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在數學小班化差異教學中,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評價,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共同進步。例如,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一些成績差的學生提出簡單的問題,要求他們去發(fā)現、去分析、去討論,大膽發(fā)表看法和見解,然后教師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以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斗志。同時,教師還要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結合學生表現情況設置不同顏色的星星來獎勵和表揚學生,如紅星代表表現出色,創(chuàng)造力強,進步顯著,作業(yè)完成率高;黃星代表認真聽講、積極參與回答、作業(yè)完成情況良好等。
總之,在數學小班化差異教學中,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的差異性,有效分類設計;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差異性,引導學生親歷學習過程;要關注教學評價的差異性,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