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紅強
【摘要】在高校教育教學深入改革的狀態(tài)下,對于美術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如何深入挖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學文化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畫作為我國獨特的文化,對于美術專業(yè)學生更有其學習必要,國畫教學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發(fā)展,為此,本文主要從幾點建議出發(fā),探索激發(fā)美術專業(yè)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關鍵詞】高校美術專業(yè);中國畫;學習興趣激發(fā)
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繪畫,中國畫是經過悠長的歷史文化演變逐步形成的,并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深厚的土壤當中,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的累積發(fā)展,最終鑄造出了獨樹一幟的民族文化。中國畫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彰顯著我國民族燦爛的美學文化。所以對于高校美術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學習中國畫是很有必要的。而高校生較之中學生來說,在其思想層次、見解上也逐步趨向成熟和理智化。因此,在中國畫的學習上也會達到一定的思想境界,為此,教師如何抓住學生這一特質,有效激發(fā)美術專業(yè)學生學習中國畫興趣有其探究性有意義。
一、經驗教學,吸引目光
中國畫從創(chuàng)作手法來說,包含了文學基礎、書法基礎、學識涵養(yǎng)、謀劃布局及筆墨技巧等等,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具備豐富的經驗。中國畫最突出的表現(xiàn)形式便是詩、書、印、畫的結合,彼此間相互融合,而這種融合顯然需要畫家蘊含濃厚的文學修養(yǎng),正如古人所說:“舍筆墨無以成畫”,筆墨語言乃是中國畫之根本。而一副好的畫作,配之相應的筆墨,又能夠以畫風之所需來配比書體,筆墨揮灑之間,畫作成、語言美,在印下相適應的刻章,所謂是相得益彰,美感十足。而這樣一個既會書法又會作詩、刻章且經驗豐富的中國畫教師,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自然是不在話下,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這主要是在對教師的欽佩心理下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繼而對教師所教的課程上心。
二、情景教學,美學滲透
美術不僅是一種造型藝術,更是視覺藝術,主要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來獲取信息,這也意味著,為了吸引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教師應當充分運用較為直觀且靈活的多媒體工具來為學生演示美的藝術。多媒體教學融合了光、形、色、聲于一體,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感官能力,這是傳統(tǒng)的教學所無法比擬的一種高效教學方法,對于提高中國化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有其益處。所以,教師便可以多運用多媒體工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來體驗和感知,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喜歡富有生機、變化多樣的東西;或是喜歡聲圖并茂、色彩明亮的東西;亦或是形象鮮明、具體直觀的東西等,教師應當盡可能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優(yōu)秀的范畫作品、或是相關的中國畫動畫,創(chuàng)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美學感染力,最終充分調動學生的中國畫學習興趣。
三、語言教學,生動風趣
教師的語言對于學生和作品間的溝通起著重要的作用,更是展示美術課堂魅力的途徑之一。教師富有風趣、生動,亦或是細膩、直擊人心的語言,對于中國畫的描繪、加深學生的作品理解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教學本身就是一本藝術,若是整個課堂皆是枯燥式的理論講解,亦或是純粹的讓學生進行練習而缺乏教師凝練、形象生動化的知識概念講解,只會讓學生對該課堂興致乏乏,甚至是對本專業(yè)產生厭惡感。為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快樂,陶冶學生品質情操,加深學生對于中國畫的美感體驗。例如分析郭榕亭《水木年華》國畫作品時,教師此時的語言應當偏向細膩、溫馨的言語,將學生引入一幅草木蔥蘢、半隱老樹、詩意盎然的潑墨圖中,讓學生深切感受畫家所傳達出無窮的意蘊和詩韻。又如在分析王世會《豐收場上》作品時,教師應當運用生趣、靈動的語言為學生描繪一幅農民糧食大豐收的喜悅的場面,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切地感受到華中所畫描繪的豐收景觀。
四、加強溝通,激勵學習
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較為自由且無拘束的環(huán)境,使課堂教學能夠徹底活躍起來。因此,教師可通過講評國畫、探討作品等多種形式,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國畫評價,據(jù)此,師生間的了解程度也能有所加深,教師對于學生的美學思想和興趣也能得到有效溝通,在這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深受鼓勵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鑒賞國畫《中國民間美術》時,教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草編、剪紙、年畫以及具有民間特色的玩具等資料,并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加深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及其藝術特點、用途。如此,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尊重和熱愛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在課堂上讓學生根據(jù)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作者、創(chuàng)作風格等進行分析和欣賞,生生間加強交流。民間教學知識不僅能迅速被學生吸收,學生對于中國畫的理解也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畫作欣賞,而是更加深入中國畫的文化背景和本質,從而提高了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致。
五、結束語
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與發(fā)展的時代,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林的瑰寶,在高校美術教學中更應當被加以重視。所以如何引導美術專業(yè)學生進行學習,以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是有其必要性的。本文只簡要提出幾點建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師應當不斷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中國畫學習潛能,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涵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吳京蔓. 淺談如何激發(fā)高校學生學習中國畫的興趣[J]. 現(xiàn)代閱讀: 教育版, 2011,07.
[2] 趙 ?云. 美術教育對提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探討[J]. 藝術科技, 2015,11.
[3] 周宏偉. 大學美術教育教改方法探析[J]. 美術文獻,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