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的頒布實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黨內(nèi)法規(guī)。學習條例,就要充分認識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科學內(nèi)涵,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關鍵詞】問責條例;重大意義;科學內(nèi)涵;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把監(jiān)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法規(guī)制度執(zhí)行強大推動力?!?016年7月8日,《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頒布實施,《條例》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從全面從嚴治黨出發(fā),規(guī)范和強化黨的問責工作,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使問責實現(xiàn)了由黨內(nèi)事務和行政事務并軌向圍繞黨的制度建設再到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轉變。
一、充分認識重大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黨內(nèi)法規(guī)。那么問責條例的出臺還有何重要的意義呢?筆者認為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1、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
“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這是中央政治局對問責條例的定位。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損害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又追究班子成員的領導責任,并把責任壓給各級黨組織,分解到組織、宣傳、統(tǒng)戰(zhàn)、政法等黨的各個工作部門,向全黨釋放了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
2、是管黨走向成熟的標志
《條例》頒布的時間節(jié)點定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5周年前夕。可以說《條例》的頒布,是我們黨在黨的建設,特別是管黨治黨方面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自我們黨成為執(zhí)政黨后,就面臨一些老大難問題,如反腐敗斗爭的問題,《問責條例》的頒布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將發(fā)揮無可替代的作用?!稐l例》的生效實施提升了制度治黨和依規(guī)治黨的水平。
3、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法寶
有了《問責條例》之后就意味著,權就是責,權越大,責越大。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標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管黨治黨的責任擔當起來。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各級黨組織都要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
二、準確把握科學內(nèi)涵
《條例》的篇幅不長,一共13條,1700多個字,但內(nèi)容極其精煉,結構科學合理?!稐l例》整體結構非常清晰,從一開始問責依據(jù)、目的,到后面問責決定的做出、執(zhí)行、效力,邏輯關系非常清晰。
1、問責的目的、依據(jù)、指導思想和原則
全面從嚴治黨,這就是目的。《條例》的依據(jù)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稐l例》確定的黨的問責工作的指導思想,就是黨的問責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落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督促黨的領導干部踐行忠誠干凈擔當?!稐l例》第三條規(guī)定了四項原則,也就是黨的問責工作必須堅持四項原則。這四項原則從四個方面揭示了黨的問責工作的規(guī)律和特點。第一項原則,依規(guī)依紀、實事求是。第二項原則,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第三項原則,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第四項原則,分級負責、層層落實責任。
2、問責的主體、對象和問責的責任劃分
問責的主體、對象就涉及誰問、問誰兩個要素?!稐l例》第四條規(guī)定,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按照《條例》規(guī)定,責任劃分的第一類是全面領導責任,這主要是指黨組織領導班子在職責范圍內(nèi)的責任劃分。第二類,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承擔主要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由誰承擔?由領導班子的主要負責人和直接主管的班子成員。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就是書記。第三類,參與決策和工作的班子其他成員承擔重要領導責任。
3、問責的情形、方式、決定和執(zhí)行
《條例》規(guī)定了六個方面的問責情形,就是六項事由。第一,黨的領導弱化。第二,黨的建設缺失。第三,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第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第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第六,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六個方面的問責情形都是根據(jù)管黨治黨的幾大事項,而這六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各自的重心。《條例》規(guī)定了兩大類問責方式。問責對象從構成主體上有兩類:一類是組織,一類是個人,也就是領導干部。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檢查。第二種,通報。第三種,改組。對組織和領導干部個人,一個是三種,一個是四種,一共是七種。問責的決定和執(zhí)行,是“如何問責”?!叭绾螁栘煛本褪谴胧?。問責決定應當由黨中央或者有管理權限的黨組織做出。問責決定之后就要執(zhí)行。所以《條例》第九條就談問責做出決定后,應當及時被問責黨組織或者黨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黨組織宣布并督促執(zhí)行。
三、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p>
1、要領會精神學以致用
各級黨委、紀委與全體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學習《問責條例》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之中,先學一步、深學一層,精心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掀起學習貫徹熱潮。要逐條逐款、逐字逐句地研讀,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zhì),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無論對于問責的執(zhí)行者,還是問責對象,只有對問責原則、問責情形、問責方式、問責執(zhí)行等規(guī)定了然于心,才能更好地遵循和執(zhí)行《條例》。
2、要共同承擔政治責任
《條例》明確指出,黨的問責工作是由黨組織按照職責權限,追究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yè)中失職失責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的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和領導責任。制度的生命在于執(zhí)行,執(zhí)行離不開責任擔當。問責既要對事,也要對人,要把責任具體到組織和個人。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籠子,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需要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干部來共同承擔。
3、要以身作則自覺擔當
執(zhí)行制度最終靠人,離開了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自覺擔當,再好的制度也不過是“稻草人”。黨的領導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問責條例能否起作用,關鍵在于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敢不敢較真、善不善于落實、有沒有原則性。各級黨委(黨組)、黨的工作部門都要把自己擺進去,聯(lián)系實際、以上率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讓失責必問成為常態(tài)。
【作者簡介】
韓伯成(1962—),男,漢族,河南上蔡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駐馬店市委黨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黨史黨建。